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來自中國的編輯組副主任周兆呈批王丰(大毒草)論
2008/12/07 14:35:31瀏覽1063|回應0|推薦0





 


}" href="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4633964¤tPage=5&reply_order=#">
1






}" href="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4633964¤tPage=5&reply_order=#">
0






 
  

據時代的臺灣人可以前往大陸經商、讀書、甚至參加抗日,1949年後兩岸徹底隔絕,臺灣本省人對中國本來就沒有記憶,中國對他們來說只是地圖上的某一張
紙,看不到也摸不到,而存活在臺灣的這個小中國卻又來沒收他們的土地,過去的日本人雖然把臺灣人當次等公民,可是日本人不在臺灣搞土改,不打破臺灣原有的
社會格局,臺灣地主階級和滿清時代一樣,擁有最高的社會地位,日本這個殖民母國對臺灣這些被沒收土地的地主階級來說,是個更可靠的祖國,於是台獨問世,電
影『海角七號』的背景就是這麼誕生的。

陳雲林說『海角七號』皇民化,其實皇民化遠遠不足以表達『海角』所隱藏的臺灣親日意識,臺灣早
就脫離日本殖民超過60年,『海角』的觀眾以年輕人為絕大多數,這些臺灣年輕人根本沒有幾個會講日語;我有一位本省好友,母親今年78歲,抗戰勝利時正好
初中畢業,受過皇民化教育,日文說的很好,平日在家最喜歡看NHK,可是她老太太看『海角七號』,沒多久就看不下去,還直說難看,請問『海角』和皇民化有
什麼關係?可是陳雲林不這麼說,又能怎麼辦?如果真要清算臺灣人親日的那筆爛帳,就必須先清算國民黨在臺灣的反動統治,可是這會兒要搞第三次國共和談,怎
麼能揭開這些瘡疤?如果揭開了瘡疤,共產黨多年來宣傳的『大陸臺灣血濃於水』又要如何自圓其說?

我們來研究研究『海角』的隱藏意識,
影片中有一位年老的臺灣本地的友子和一位年輕的日本友子,老友子的日本情人因為日本戰敗而遣返日本,二人被迫分開超過60年,年輕的友子則是在臺灣打工,
交了臺灣男友阿嘉,友子準備回日本工作,阿嘉要求她不要走,否則就要和她一起走,看起來彷佛是替臺灣的老友子圓夢,背地裏則是臺灣人呼喚日本:『上回你走
了,這次不要走,要走我跟你一起走』;電影的最後,一群臺灣人在碼頭歡送日本人離去,船上船下離情依依,上了刺刀的國民黨士兵擋在中間虎視眈眈,象徵中國
以武力分離了臺灣和日本,一旁則插了疏疏落落的幾支青天白日國旗,這幾面國旗在電影裏的意義不是代表臺灣回歸中國,而是提醒觀眾,上刺刀的士兵是中國人。


據說『海角七號』在香港大賣,道理不難理解,11年前英國撤出香港,殖民地餘孽們在碼頭機場送行的肯定不少,這會兒香港人看到『海角七號』,真是心有戚戚焉。

1912
年民國推翻滿清,把滿清當權者掃地出門,剝奪他們原有的階級利益,滿清遺族們心理憤恨不已,於是部分滿遺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滿州國,延續大清國的香火,我
們的教科書上稱呼這些滿遺為漢奸;1949年共和國推翻民國,把民國當權者掃地出門,剝奪他們原有的階級利益,民國遺族們心理憤恨不已,於是在美國的扶持
下,在臺灣延續中華民國的香火,不知道未來的中國教科書要如何稱呼這批民國遺族?

這批民國遺族在臺灣建立他們的小中原,把一張紙上的
地圖當成虛幻的故國,臺灣人實在看不懂這張紙和自己有什麼關係,而這張紙上的古老國家,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改造,一批飽讀詩書卻又離經叛道的共產黨人,以
人類歷史上最非凡的勇氣,希望能讓奄奄一息的古老帝國重現往日的光芒,在復興重建的道路上跌跌撞撞的前進,有血也有淚,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正確也有錯誤,
可是臺灣人完全無緣參與,臺灣的外省政權更以咀咒、看笑話、雞蛋裏面挑骨頭的心態來看待新中國,把中國人所有自立更生的成績當成土八路的土法煉鋼,把中國
人在戰場的勝利當成人海戰術來嘲弄,甚至成立黑貓、黑蝙蝠中隊,駕駛美國的偵察機來協助美國偵測新中國的各種發展,而臺灣的本省人只能在外省政權極盡醜化
的宣傳下接受這些最惡毒的批評,本來就對紙上的中國沒辦法產生共鳴的本省人,如何能夠理性清楚的看待中國的一切?

就在前不久,外省人龍應台,還大肆要求臺灣當局應該加強紀念黑貓、黑蝙蝠中隊。靈長類動物中最醜惡者莫過於此。

滿
清與民國的兩位遺族,張愛玲和李安跨時空的合作來糟蹋中國的抗日戰爭,共同發□被中國人民掃地出門的惡氣,臺灣的黨國遺老遺少們卻甘之如飴,那麼又如何能
夠阻止臺灣人把日本當祖國,『上回你走了,這次不要走,要走我跟你一起走』。陳雲林簡單的一句皇民化,根本無濟於事,現在的中國政府,也早就失去毛時代的
巨大勇氣,一切以和為貴、絕不強出頭,更不能揭瘡疤,除了禁演『海角七號』,好像也沒別的辦法,儘管網路下載速度奇快,大陸老百姓想看都能看得到,但是畢
竟不是公開上映,不公開上映也就不需要公開評論,不公開評論就不需要揭開過去的瘡疤,更何況這些瘡疤根本無法痊癒,而這些無法痊癒的瘡疤,就是我看『海
角』笑不出來的原因。

.............................





 


}" href="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4633964&reply_order=¤tPage=4&type=&date=#">
1






}" href="http://dignews.udn.com/forum/post.jsp?news_id=4633964&reply_order=¤tPage=4&type=&date=#">
0






 
  

轉貼.....海角七號被指鼓吹皇民化意識 星媒抱屈



  • 2008-12-07
  • 【中央社】







金馬獎頒獎典禮。圖為海角七號演員群。(影視中心攝)



加坡「聯合早報」兩位資深編輯今天不約而同針對台灣最紅的電影「海角七號」撰文評論,對中國大陸只因為電影中有日本元素就指責是「鼓吹皇民化意識」感到抱屈。


「聯合早報」編輯張從興,今天以「七封日文情書和武士刀」為題,替「海角七號」打抱不平。


文章說,「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可能沒想到,「海角七號」竟會在台灣海峽兩岸引發熱烈辯論,爭議焦點,竟是這部電影是否有「鼓吹皇民化意識」的「媚日」之嫌。


文章指出,如果說「海角七號」有什麼日本元素,大概就是那七封遲了60年才寄出,卻貫穿全劇的日文情書。


如果從日文情書這樣的「日本元素」,也能聯想到「皇民化意識」和「媚日」,日本大導演黑澤明的黑白經典片「七武士」,想都不用想,就可輕易舉的定性為「鼓吹軍國主義」了。因為電影的主人翁揮舞著的,正是在「南京大屠殺」期間由上海一路殺到南京的武士刀。


另外,文章說,廣為人知的日本導演山田洋次,最近帶了五部電影參加上海電影展,其中「隱劍鬼爪」是以德川幕府末期下層武士生活為主題,自然也有鼓吹軍國主義之嫌。


文章強調,相信頭腦正常的人,都不會因為黑澤明和山田洋次拍了以武士為主題的電影,電影又出現武士刀而認定他們是軍國主義的鼓吹者。否則那些拍板讓武士刀日本電影在中國放映的人,就是軍國主義幫兇了。


文章認為,既然如此,也不能因為「海角七號」片中有幾句日語、台語,以七封日文情書貫穿全劇,請日本演員田中千繪當女主角,拍些日劇時代的往事,就無限上綱到「鼓吹皇民化意識」和「媚日」的地步。


另一位來自中國的編輯組副主任周兆呈,則在今天的「聯合早報」同樣談到「海角七號」被政治化了,但有趣的是,先從意識形態角度批判「海角七號」的,不是來自對岸,而是台灣內部。


生於台灣南投、曾擔任多家新聞機構總編輯的傳記作家王丰說,「海角七號」是一株「大毒草」,即使目的不在頌揚日本帝國主義,但至少也在一定程度上帶著一種感傷式的懷舊。


周兆呈指出,「大毒草」如此聳人聽聞、帶有強烈大陸特定歷史時期特徵的辭彙,竟然會成為台灣人對本土電影的形容詞,可謂奇聞;這種形容在如今經過改革開放30年洗禮的中國大陸民眾來看,也未必盡然苟同。


文章最後談到「海角七號」一部如此徹底的台灣本土片,大量的閩南方言,小鎮的本土情節,在香港、新加坡電影公映,中國大陸透過網路下載先睹為快,三地觀眾的口味、背景、對台灣的理解和接觸存有差異,從而讓影片展現出不同的文化滲透和感染力。


文章認為,台灣本土片的成功,引發華語區觀眾對自身本土片的思考。香港觀眾說:「看看人家的集體回憶,漫天感地的感情,香港人卻只能集體拍出黑社會電影和家嘈屋閉電視劇作文化記憶」。中國大陸觀眾也在追問,何時能有不再依靠數億元也能打動人心的精心製作?


文章指出,同樣,新加坡也拍過小人物的心聲、努力、夢想,在本地紅過,但為什麼在國外華文文化圈就無法取得同樣共鳴?這裡面的深層文化因素在哪裡?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l2366&aid=245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