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推.......聯合晚報╱社論......矯枉無須過正
2008/06/07 18:48:06瀏覽201|回應0|推薦3
如果馬上繼續亂搞........縣市長大選就知後果...........詳見......
矯枉無須過正



















經歷八年民進黨執政,人民現在最期待政府做的,未必是逆向翻轉民進黨所有政策,而是要讓國家運作回到常軌上。換句話說,馬英九領導的新政府,最重要的使命是「政府正常化」,運用基本常識,並尊重社會上多數人意見,幫助建立台灣社會的主流共識。


民進黨輸掉政權的關鍵,就在於將少數、極端意見硬要凌駕在「正常」事物道理上,蠻橫亂搞,讓人生厭。舉例而言,中華文化因素,從語言文字到宗教習俗,本來
就是構成台灣歷史現實的重要部分,民進黨卻不顧事實,大張旗鼓「去中國化」,弄了許多荒謬情況出來。前任教育部長杜正勝始終是民調聲望最差的閣員之一,就
是因為執行「去中」政策太過火,搞得民怨沸騰。此事的前車之鑑猶在。


然而,新政府欲整治民進黨製造出來的問題,卻絕不是抱持「只要跟民進黨相反就對了」的態度。一味地追求跟民進黨做法相反,很容易就掉入另外一邊的極端。以極端對極端,是出現不了讓大家安心過日子的正常狀態的。


民進黨錯在「去中國化」,但並不表示國民黨執政就應「去台灣化」。「台灣」稱號本身並沒錯,而且「中華民國在台灣」可說是當前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大多數人
民都認同自己是「台灣人」,連蔣經國晚年都自稱「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更不用提馬英九有關「燒成灰都是台灣人」的那番動人說詞了。在國際的認知與理解
上,「台灣」的標示也十分清楚明白。這種種條件下,新政府欲逆轉「去中國化」,可以做也應該做;但如果要進一步「去台灣化」,就顯得矯枉過正了。


外交部的「訪台」和「訪華」事件,實在是「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平白製造出一個讓在野黨攻擊的題目。看外交部數小時之內政策轉彎,加上部長的解釋先
倨後恭,就可看出此事無聊。搞這種小動作,除了帶給社會「去台灣化」的疑慮外,還容易陷入跟民進黨政府一樣愛玩文字遊戲、務虛不務實的泥坑裡。


所謂政策基調既然還未定,外交部實在不必搶先動作,尤其如果出於「揣摩上意」,拍錯馬屁豈不尷尬?歐部長還是站在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立場上,堂堂皇皇辦點正事吧!


【2008/06/06 聯合晚報】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l2366&aid=1939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