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1/21 09:51:14瀏覽260|回應0|推薦0 | |
2017-01-19 在外界不斷敲打之下,擾攘超過半年之久的政府年金改革列車,終於在最後階段決定縮短時間、加速期程,在週日舉行一天的國是會議之後,三月即可將年改草案版本送進立法院討論。 這件重大的改革工程,至少從二○一三年起即已排上議題,是馬蔡兩任政府都知道勢在必行之事,然而延宕至今,國家所付出的重大代價,無端又添加了無數成本。不過,一旦年金改革順利三讀的那天,就是民進黨二度執政得到歷史定位的一刻。 這個時刻,預計將在今年五月前後到來。我們相對有信心的理由是,只要政府版本到了國會,掌握絕對多數席次的民進黨團必然能夠充分體察基層民意,同時善於運用對議事規則與技巧的熟稔,去兌現改革的承諾,可以一掃過去的陰霾。 過去,可以分為兩個階段。前者是馬英九時代,就如蔡總統最近公開批評的:「上任總統也是有國會多數席次,但卻還是不敢做」,講得一點也沒錯;後者則是現在的蔡英文時代,儘管外界一再勸誡施政要化繁為簡、減少撕裂,勿延長戰線,提供少數趁隙添亂、誤導多數的破口,但是幾無社會歷練的清一色學者與官僚型從政團隊,仍然執意程序不可少,非要把全體推向了他們所想像的理想型實驗室中再走一次流程,而受到了萬般的折騰。 有經驗的改革者,針對社會高度共識的議題,必知來龍去脈,從而直搗核心。以十八%的起源為例,最早的「公務人員退休法」第三十一條(現為三十二條),僅規範「公務人員得由臺灣銀行辦理優惠存款」,起初利率也不是十八%,是以兩年期銀行定存利率的一.五倍做為浮動標準,到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才開始固定化,但當時的定存約十二%。 更扯的是,在適用對象上,早就脫離了母法。民國四十九年,當時的考試院制定「退休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辦法」,擴大把軍人與教育人員也一併納入;民國六十年,一紙「民眾服務總社專職暨公務人員服務年資互相採計要點」,從此黨職併公職,相關年資也可領取;到了民國六十一年,再以「退職政務人員一次退職酬勞金優惠存款辦法」,又把退休政務官也放進來。這一再放大的結果,退職政務官就有五百多人,黨職併公職有二百多人,光前者,國庫每年就要支付二億多元的優存利息,財政負擔可想而知。 很清楚的,民國八十四年七月一日之前年資才適用的前述舊制,整個過程都是黨國威權時期,靠著一張又一張的行政命令,甚至只是內部公文,從未經立法,更未與人民溝通,更不談大家是否同意,就在小圈圈裡自行生效。因此,在國家已經實施完全民主制二十年後的今天,要重新檢討這些人治的遺緒,居然不能立即在去年二月一日開始的新國會、五月二十日上任的新政府,透過民意與法治來陸續解決,還要東拉西扯,訴諸民粹,在道理上,在效率上,怎麼說得通呢? 不過,歷經政黨輪替、二任的討論,目前浮現的新政府版本,與馬政府二○一三年送到立法院卻不了了之的版本比較,確實改革幅度比較大。同樣以十八%為例,前朝主張第一年先降至十二%,之後逐年調降一%,並於第五年降至台銀一年期定存利率再加七%,但訂有九%的上限。昨天由副總統陳建仁公布的構想,則是分九%、六%、三%三階段,每兩年降一次,換言之,第六年歸零,但「地板」以下的基層則另作考慮。這是值得正面看待的部分。但即使如此,立法院才是真正的立法與民意機關,農曆年後開展的國會新會期,如果多數委員決定做更超越性的變革,多數國人必當更為期待。 二○一七年,是個變動的大時代,不論是大環境、小環境皆然。這個時代的特性,就是依據國家的最大利益,重新建構新的秩序,使多數人得到多元發展與公平正義,有為者,不會瞻前顧後,而是有能力說服,號召大家前進。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