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06 14:51:13瀏覽375|回應0|推薦1 | |
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日前呼籲台灣應比照世貿組織其他成員待遇,平等開放更多中國農產品進口。顯然,國民黨馬英九政府當初簽訂ECFA時,所「打包票」管制進口的中國八百三十三項農產品,在中國施壓下,已有逐漸鬆動跡象。既然中國不再「讓利」,即宣告ECFA的「賞味期」已到期,台灣農民恐怕要「剉著等」! 近年來,台灣的農業關鍵技術嚴重流向中國,根據中國海南省台辦發布的「瓊台農業合作調查報告」顯示,台灣總計有八十多類、五百多種的優良種苗品種流入中國,讓原本處於領先地位的台灣水果栽培優勢,逐漸與中國縮小差距,甚至不少「山寨台灣水果」之口感幾乎和台灣原產水果無異。以中國海南島為例,該地區目前已能生產紅肉木瓜、黑金剛蓮霧、玉荷包、蜜棗、金煌芒果、珍珠芭樂、金鑽鳳梨等台灣品種水果,其種植面積達八萬多公頃,年產量近百萬噸。一旦這些「山寨台灣水果」及中國農產品開放進口台灣,或轉與台灣競爭國際市場,不僅將衝擊台灣的本土農業發展,亦將影響到農民的基本生計。(作者為地方政府農政官員) 創造緩衝時間 調整產業 ---- 朱言貴 兩岸正就ECFA後續協商進行談判,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希望台灣給中國「世貿組織成員間的最惠國待遇」。暗示中國不願對台灣繼續「讓利」,未來原本被管制與禁止進口的二千多種中國農業與工業產品,是否在最惠國待遇的要求下進入台灣,值得密切觀察。 其實將心比心,日後台灣與其他國家之間,若是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同樣面臨開放國內市場的難題。與其突如其來、面對世界各地勞工和農產品之蜂擁而至的局面,不如就從現在開始,採取漸進性、逐步開放中國勞工和農產品來台,創造一些緩衝的時間,足以讓國內產業具有調整機會。 藉由漸進式的開放中國勞工和農產品來台,台灣才能真正的「轉大人」,與世貿組織的規範接軌。試問,所有世貿組織的會員國,只要彼此間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之後,必須各自向對方開放市場,如果台灣僅僅對其他國家開放市場,唯獨拒絕對中國開放,難道不是可議的差別待遇嗎?既然陳德銘已經開口,政府須慎重其事,提出因應之道。 質言之,向中國開放台灣市場,恐怕遲早都要發生,必須儘速做好調適準備,也別再奢望中國繼續對台讓利,殊不知台灣需要因應全球自由化競爭,絕非僅止於中國一地而已!(作者為空大法律課程教師)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