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2/13 00:40:21瀏覽177|回應0|推薦0 | |
2011.11.06 一項研究顯示,美國把製造業大量外包給中國的時代即將結束。該研究預測,美國製造業將在未來五年裡復興。波士頓諮詢集團(BCG)的此份報告預測,到2015年,美國可能略微領先於中國,成為最終面向北美銷售的許多商品的生產基地,這是基於美國生產率的良好增長,以及尚屬低廉的工資。另一個關鍵因素是,中國很多地區的薪資正迅速上漲,結果是,除非是為了在巨大的中國國內市場上銷售,外國公司越來越沒有動力把生產基地設在中國。 美國政府想必會歡迎這份研究。在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為經濟持續改善所擬定的諸項計畫中,美國製造業的復興是一個關鍵組成部分。近幾個月,卡特彼勒(Caterpillar)、通用電氣(GE)、福特(Ford)等大公司紛紛宣佈計畫,對於在美製造業務投入新資金。據估計,今年第一季度美國製造業實現了9.1%的年增長率,成為美國經濟中增長最快的部門。然而,該研究所預測的美國製造業的時來運轉,似乎不足以讓美國重奪世界最大製造國的桂冠。這項桂冠美國保持了一個多世紀,直到去年被中國奪取。 波士頓諮詢集團高級合夥人哈爾‧西爾金(Hal Sirkin)表示,未來幾十年,中國工業和消費者對商品的“龐大需求”,將足以讓中國繼續在頭把交椅上坐一段時間,因為這些商品大多將由設於中國本地的工廠供應。西爾金表示:“所有跡象都表明,美國仍將是(製造業領域)實力強大的老二,遠遠領先於其它國家,如西歐國家。在西歐,經濟趨勢不那麼樂觀。” 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駐院研究員約翰‧馬金(John Makin)表示,對美國製造業崛起的預測,與美國企業的發展潮流相符:更多的美國企業正在調整方向,轉而生產“可以以節約勞動力的新科技製造的、更為精密的產品”。美國第二大鋼鐵製造商紐柯公司(Nucor)首席執行長丹‧迪米科(Dan DiMicco)表示,得益於美元疲軟,未來十年,很多美國企業都擁有“巨大機遇”來擴大本土製造規模。根據諮詢公司環球通視(IHS Global Insight)的資料,去年,中國占全球製造業產出的19.8%,略高於美國的19.4%。1990年,中國僅占3%。 波士頓諮詢集團的上述研究顯示,未來五年,中國製造業的工資成本估計將每年上漲17% ,而美國的漲幅將僅為3%。過去20年,中國工廠工人的平均生產率已提高十倍,但仍不及美國同項指標的三分之一,從而抵消了中國的低工資優勢——中國工資通常僅為美國十分之一。雇工成本通常占製造業總支出的20%~30%,而購置設備等其他成本,在中國往往並不低於其他地方,因此,到2015年,在許多面向美國市場的產品製造方面,中國不大可能擁有相對於美國市場的成本優勢。這項研究還顯示,看上去在美國生產更有吸引力的產品,包括那些生產批量小、存在許多設計變化的產品,例如建築機械和傢俱。而那些大批量生產、製造工藝相對固定化的產品,如手機和電視,將繼續在中國生產——包括那些最終在美國銷售的產品。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