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2/28 15:07:10瀏覽205|回應0|推薦0 | |
2015-12-06 金馬獎今年一如以往,在爭議中落幕。其中,叫好又叫座的《灣生回家》敗給台灣大眾看不到的中國紀錄片《大同》,最讓眾多影迷不滿。無獨有偶,去年引起風潮、各方好評的《KANO》,儘管獲觀眾票選為最佳影片,也得到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肯定,它的六項金馬獎提名卻全數摃龜。 敘述日本時代出生於台灣的日本人重返舊地的《灣生回家》,以及描繪一九三一年嘉義農林棒球隊打入日本甲子園高校棒球冠軍賽盛事的《KANO》,連續在金馬獎鎩羽;「政治正確」、「與社會脫節」、「有中國卻沒了台灣」…,是金馬獎以「華人世界電影大獎」自我標榜,評審又受此大帽子框限的必然結果。尤其馬英九政府去年起花納稅人大把銀子,大肆進行紀念抗戰七十年活動,金馬獎對日本時代故事的偏見,絕非巧合。 有人為金馬獎辯稱,以日本時代故事為情節的《賽德克.巴萊》,四年前曾獲金馬獎若干肯定。誠然,《賽德克.巴萊》描繪賽德克人反抗日本外來統治的可歌可泣事件,得獎堪稱眾望所歸;但只以此為例,正好與馬英九僅強調「抗日」而無視日本時代台灣其他豐富多元的社會百象,其特異史觀有別一般常人,因而只印證了金馬獎政治正確、與台灣脫節的本質。 金馬獎只是文化界尚未落實轉型正義的一例。戰後七十年來,在中國化政策之下,台灣的社會發展,脫離日本,落入中國軌道,舉凡文化、藝術、時尚,無不鄙視台灣,以中國為中心。「脫日入華」的結果,台灣在日本統治五十年所未能建構的文化主體性,戰後受更強勢的外來政權進一步壓制,以致如今在若干文化或社會價值層面,台灣不但主體性仍待建立,就現代化角度而言,也未能與時俱進,有的甚至退步。 語文是戰後「脫日入華」最大的改變。厲行「獨尊中文」的排他政策之後,經歷日本時代五十年仍鮮活流通的台灣各族母語面臨式微或竟滅絕,加上英語教學重考試輕活用,如今年輕一代大都只靠中文理解外在世界。較諸日本時代出生、如今已屆耄耋之年的台灣「多桑世代」至少通曉三種語言(母語、日語、華語),其經由多種語言所形塑的寬廣世界觀及本土觀,戰後世代顯然有不如。 生活教育也是戰後因「脫日入華」而消失的台灣重要元素。同樣是台灣「多桑世代」身上所展現的氣質,他們在公學校或國小課程有「修身」科目,養成從小不隨地便溺吐痰、注意衛生儀容、舉止安靜有禮、替他人著想等習慣,實踐守時、勤勉、誠實、守信、守法等德行,並講求公私分明。這是形塑「多桑世代」現代文明社會個人素質的重要課程,卻為戰後台灣的國民教育所欠缺,以致現今台灣人在公共場合的個人言行舉止,較近似「強國人」而遠不如以「我慢」(自制)著稱的日本人。 「脫日入華」也讓中國封建文化肆虐台灣。日本時代台灣先賢所推動的社會文化改革運動尚未竟其功,中國思想家魯迅所嚴厲批判的欺瞞、卑怯、奴性、和稀泥、分等第、做官發財等封建文化戰後全面來襲,惡化社會風氣,台灣文化向下沉淪。時至今日,許多台灣人仍「見廟就拜,見神就跪」。每到中元節,民家、商家到處燒金拜拜,搞到台北整座城市烏煙瘴氣,但若問所拜何鬼神?許多人一問三不知;而「燒金紙」又是八十多年前「新文化運動之父」蔣渭水所要打倒的惡習之一,顯見文化改革仍須努力。 今年紀念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七十年,馬政府所念茲在茲的是抗戰勝利,並連結「台灣光復」,這種外來政權的心態及作為,與這塊土地、人民顯不相容,難怪官方一頭熱、民間很無感。真要彰顯意義、引發共鳴,除了讓戰爭時期台灣人民所受的苦難,包括空襲、疏開、台灣人當日本兵等往事在湮沒多年之後,逐漸撥開人為障蔽,也應認真檢討戰後台灣社會文化「脫日入華」所帶來的後果,調整方向,讓台灣從文化全面中國化,回復多元豐富的本質,以尊重包容開放尋求新發展。 從本質說,經歷千百年在這塊土地的發展,南島、漢、荷蘭、西班牙、日本、戰後美國及近年的東南亞諸國文化,都是構成台灣整體文化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此而言,台灣不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中國文化反而是台灣文化的一項元素;從早年漢人加上戰後中國政治難民所帶來的,雖在台灣文化構成很大的部分,仍然只是重要元素之一。它不能唯我獨尊,排斥其他文化元素,甚至反客為主,打壓在這一土地上先來後到各族群所融合共創的台灣主體文化。 台灣人民從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之後,政治上已大致達成「當家做主」,但文化上的「當家做主」尚待大力推動;而年輕一代極其顯著的台灣認同,是突出文化主體性的最大希望。在諸多要務中,語言文字無疑是重建台灣文化的基礎。以振興台灣文化為職志的台灣南社近日要求,依聯合國政策,學校教育使用母語、官方語言及世界通用語(英語)三種語言,應力求其落實。同時,包括電影在內的各種藝術,也極其有力;若有更多《賽德克.巴萊》、《KANO》、《灣生回家》引發風潮,台灣文化主體性自可逐漸彰顯。(作者是資深新聞工作者)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