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 ----轉載
2009/08/07 18:06:23瀏覽5140|回應0|推薦1

荷蘭人在台灣的統治對台灣歷史有四點意涵。

第一,荷蘭以熱蘭遮城為中心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台灣的政權,也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粗具現代國家雛形的統治機器(天下編輯 199412)。

第二,在荷蘭人據台以前,台灣本島上幾乎不存在嚴格定義下的漢人移民。一直要到荷蘭時代以後,由於殖民政權為了開墾土地而急需大量勞動力的投入,因此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入漢人農民移民台灣。因此,周明峰(199427)有這樣的評斷,「台灣的移民和開拓,竟然藉外來的荷蘭人才初具規模」。

有人認為,漢人移民台灣從很早的時代就開始有了,黃昭堂(199681)認為這是一種有問題的觀點。事實上,當時漢人的移民地區只限於澎湖群島而已,而且即使在最盛期,澎湖群島的總人數也只有數千人而已。綜合來講,在荷蘭據台以前幾乎沒有漢人農民移往台灣的原因,大致有下列幾項:

一、中國執政者向來有禁止移民的政策(史明 198069)。

二、漢人移民也受阻於原住民對外來者的抗拒(史明 198069)。

三、荷人據台以前的台灣屬「部落社會」(tribal society),因生產力低,社會閉塞,無法吸收大量人口,故移民人數十分有限(陳紹馨 197926)。

四、在荷人據台以後,由於荷蘭東印度公司有計畫地用大划船將漢人移民載往台灣,在運輸工具上堪稱一大革命,因此使大規模移民成為可能(史明 198070-1)。

五、台灣固有天災頻率多過內陸,及台灣海峽(昔稱黑水溝)湍急阻礙橫渡,皆使信仰儒教、安土重遷的農業漢民族數千年來未作大規模移居台灣之想17世紀以後內陸人口給養已趨向飽滿,始規模移民台灣。)

第三,荷蘭人佔據台灣的時候,對原住民所採取的所謂教化政策,確也收到相當的效果,透過羅馬字拼音法(參見新港文書條目)的傳入,「對幾千年來未經開化並沒有使用過文字的台灣原住民來說,這種歐羅巴文明的傳來,或許可以算是要邁向新世界的開端」(史明 198080)。

第四,由於荷蘭人的重商主義,台灣原本自給自足的農耕漁獵一下子變成商業性的產銷,台灣島內的生產和外洋貿易連結在一起,農業生產者須兼具商人的性格,於是有了台灣商販的興起,出現了初期資本主義經濟的雛型。「台灣形成了獨立的經濟圈和政治體,不再依賴中國,而台灣社會較之古老的中國封建社會,已是脫胎換骨,煥然一新了」

 

這些都是荷蘭人的貢獻 除了安平古堡和赤崁樓這些有形的東西 也包含了許多無形的影響荷蘭治台對台灣未來的發展起了相當大的作用

 

【大航海時期~荷治時代台灣生活教育展】 

文:劉世龍  (本文作者為史前館展示教育組研究助理)

17世紀的大航海時期,歐洲貿易版圖拓展至印度洋及太平洋處,這也是全球經濟網絡形成的第一步。由於太平洋西岸的洋流,南下北上,台灣、澎湖位於經過東海、南海的分界點,這一優勢使台灣一躍而登上國際海上活動的中繼站,成為歐洲拓展亞洲貿易線的重要據點。明天啟4年(西元1624年)荷蘭人獲明朝同意據台,築城大員(今台南安平)即後來熱蘭遮城(Zeelandia),統有台灣南部地區,期間約381624-1662。荷蘭人建立商館、碉堡,展開與中國、日本之間的貿易,與占領北部淡水、雞籠的西班牙人(1626-1642南北分治,最後並趕走西班牙人。

荷治時代因獎勵農業生產,吸引了將近10萬名漢人到台灣,到了明鄭時期(1666年前後),漢人在台灣的人數已有15萬到20萬人之多。荷人開始在台灣實施「王田」政策,所有土地均為荷蘭東印度公司所有,漢人到此開墾只是受雇於公司,提供勞力與技術,而農具、耕牛、種子則由荷蘭人提供。為了方便管理以及防止漢人反叛,荷蘭人對漢人的言論及行為都嚴加控制。另一方面,荷人於卑南覓(現今臺東)建立「轐社」制度,經由漢人社商之手獲取原住民鹿皮專賣之經濟利益。荷人因此對外輸出了米、蔗糖、鹿皮、硫磺等,並轉手出口絲織品、瓷器等貿易品。

  荷人統治台灣期間,也數次發生漢人、平埔族對荷人的抗爭,自西元1624-1662年間漢人及平埔族共起事反抗2030餘次郭懷一起義則是台灣最大規模的抗荷事件。經過郭懷一事件後,荷蘭人統治根基動搖,造成漢人對歐洲外來者完全排斥,終於,鄭成功於明永曆15年(清順治17年,1661)將荷蘭人逐出台灣,以台灣為反清復明的基地。荷蘭人在台灣38年治理的痕跡,被清除殆盡。

  不可否認,17世紀的荷蘭人以開放、民主與冒險精神崛起於世界舞台,不僅為荷蘭東印度公司帶來了可觀的財富,也促成台灣與東西文化的交流,憑藉著系統的策略與管理,一舉將美麗的福爾摩莎寶島台灣塑造成17世紀歐亞重要的交通及貨物轉運站。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20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