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身佛簡介(下) ---- 每日頭條
2025/02/28 07:13:13瀏覽27|回應0|推薦0

2016-07-07 由 捌零小說匯 發表于文化

3.三身佛化身

化身就是變化萬千之身份。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和人事物的境況下,就會有不同的身份。例如:在兒女面前是父母的身份;在父母面前又成了兒女;在配偶面前是丈夫或妻子;在同事面前則成了主管或員工;下了班,到學校在職進修,又變換成學生的身份……。雖然是同一個人,但是場合對象不同、時節因緣不同,自己的身份亦隨之改變。

4.三身佛因果關係

了解了自己的法、報、化三身後,我們可以再進一步地認識佛的三身:清淨法身佛、圓滿報身佛、千百億化身佛。

法身空寂,本自清淨,周遍含融,能生萬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乃至一切物象、心念等,都是法身所現。經云:「心、佛、眾生三無差別。」眾生心即佛心,但因無明障蔽,所以眾生不能自見其本自清淨與佛無異之法身。若能證悟空性,漏盡無明,所謂「無明分分破,法身分分見」,最後必能契悟清淨法身佛的境地。

報身是因智慧心起觀照作用而感得的果報,行一切善法觀照自心修證圓滿,就能成就圓滿報身佛的果位。報身佛位居淨土世界,例如釋迦牟尼佛的報身居於華藏世界,此淨土世界中尚有諸多菩薩,他們是報身佛所教化的對象。 眾生無量,佛也無量;世界無量,佛土亦是無量。

佛應機緣,化現在百千萬億世界中化導眾生,不同世界的化佛,各有其名號,如娑婆世界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此一化現的佛身就稱為化身佛。

法身是萬法的本體,報身和化身則是法身所呈現的相貌作用。體、相、用三位一體,法、報、化不即不離,總不出這一念心的範圍。修行就是要在這一念心上用功,時時覺察、覺照自己的言行舉止、起心動念,是否是善念?是善行?先以世間善法為基礎,修一切善斷一切惡,然後更進一步修善不執著善,契悟空性,觀空不住空,惑破塵沙,終究必能成就法報化一體三身的佛果。

■什麼是所謂的『化身佛』?---- 喇嘛網 宗薩欽哲仁波切   採訪、整理:黃英傑

問1:如果成佛以後,就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救度眾生,為什麼很多的大菩薩卻不願成佛呢?

答:不!他們並不是因為有意保留疑惑、煩惱以致不能成就。佛因智慧故,不住輪迴;因慈悲故,不住涅槃。菩薩並非有意要留下一些煩惱不去除而輪迴;菩薩之所以輪迴,是要以救度眾生的方式,來幫助自己清除最後的那些煩惱。

問2:以業力而言,化身佛根本沒有任何因緣可以使他進入六道,那麼如果要來救度眾生,是否要先經過染污?

答:不是這樣的。佛的化身,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如同耶穌生在世界上是由外界來的。 所謂佛的化身,事實上是因眾生的善業所感生。因此,只要這個世界上的一些眾生虔誠又有信心,那化身佛自然就會顯現;如果眾生貪、嗔、癡等各種煩惱熾盛,那就會看到各式各樣惡形惡狀的人,事實上他們也都是化身。雖然有各種不同的見地存在,但對佛教徒而言,重要的並不是談論何種見地,而是談論見地的是什麼人。談到化身佛,重點不在化身,而是在那些對佛有信心、虔誠的人。我們已經染污的心靈,認為佛來了,在兩千五百年前就已經來了。照小乘的說法,釋迦牟尼佛出生在印度叫悉達多太子時,是住在資糧位;但依照大乘的看法釋尊其實早就成佛了,只是為了要示現給眾生看,所以再來娑婆世界,這是為了要幫助眾生。密宗來看甚至根本就沒有什麼釋迦牟尼佛來了,或什麼是釋迦牟尼佛。這完全是我們心的投射,由於把對他的崇敬、信心投射出去,所以我們便看到或認為有一個釋迦牟尼佛來了,這完全是心識的投射。

問3:依此而言,所謂化身佛,是我們自己心識投射出來的;那麼為什麼有些轉世的喇嘛,被稱為是某某菩薩或是什麼佛乘願再來?

答:那就是因為眾生對他們有這樣的信心。所以說,假如你真的認為嘉華仁波切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他就真的是觀世音菩薩--那是指對你而言。不要說是嘉華仁波切,就像是我自己,雖然充滿各種染污,可是如果一個人對我深具信心,認為我是文殊菩薩或觀世音菩薩,則對這個人來說,我就可以是文殊菩薩,就可以加持這個人,使他成佛。可是如果有人認為我是假的文殊菩薩轉世,是一個罪惡的人,對於抱持這種想法的人而言,我就足以傷害他們了。對佛的堂弟提婆達多來說,佛從來不曾是一個好人;這並不能表示佛是好的,或是壞的,好與壞完全來自於那位看佛的人是採取何種價值觀!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8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