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16 06:03:20瀏覽336|回應0|推薦1 | |
隋朝的歷史雖然不長,但是,隋代統一全國後,爲茶業的進一步南北交流和茶業重心的進一步東移,奠定了基礎。 特別是溝通南北的京杭大運河的修鑿,對促進唐代的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 茶法 中國好飲茶,唐代始有茶法,由於利潤萬巨,宋、元、明、清皆實行茶葉專賣制度。 唐朝茶法 唐代針對茶葉課稅之議始於趙贊。唐德宗貞元九年,張滂奏立稅茶,官府開始徵收茶稅。[1] 大中六年(852年)鹽鐵轉運使裴休制訂「茶法」12條,嚴禁私販茶葉,「凡走私三次均在100斤以上和聚眾長途販私,皆處死」[2]。 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宰相王涯奏請榷茶,又兼榷茶使,下令民間所種植的茶樹全部移入官辦茶場,此舉受到朝野極大之反彈。 不久王涯在甘露之變中被殺。令孤楚繼任榷茶使,立即停止榷茶,恢復舊制。榷茶之事遂不了了之。 注釋 [1]《舊唐書·食貨志下》載:「……初稅茶。先是,諸道鹽鐵史張滂啟奏說:『伏以去歲水災,詔令減稅。今之國用,須有供儲。伏請於出茶州縣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有三等時佑,每十稅一,充所放兩稅,其明年以後所得稅,外貯之。若諸州遭水旱,賦稅不辦,以次代之。』詔可之,仍委滂具處置條奏。字次每歲得錢四十萬貫,然稅無虛歲,遭水旱處亦未嘗以前拯贍」。 [2]《新唐書·食貨志》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