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國營宜興紫砂工藝一廠1980年代前中國宜興仍有一些以底槽青純料作胎之壺
2011/05/03 03:03:29瀏覽1167|回應0|推薦1

宜興紫砂礦藏並非遍地皆有,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陽羨砂壺考》曾載:"就土質而論,自明迄今,凡數百載,一山土層開發既盡,不得不向他山求之,產土之穴既異,土質自屬不同,賞鑑亦隨之而別。
"所以紫砂礦脈將來有無斷絕之虞也不得而知,這正是紫砂陶名貴的原因之一。
清人周高起的《陽羨茗壺系》曾對礦脈有如下的形容"出土諸山,其穴往往善徙,有素產於此,忽又他穴得之者,然皆深入數十丈乃得。"
由此可知紫砂泥礦的開採就像煤礦的深挖地層一樣艱難。 
在民國初年以前,開採泥礦的工人大多並非專業的陶工,而是當地貧民或農民的副業。 
一般陶土原料的採掘,分為明掘和暗掘兩種。 
紫砂泥因深埋地底,多采用暗掘(掘井)的方式取得。 
所以文獻曾對清初的採泥方式有"掘井千尋"和"入淵百仞"的描述。

挖了700年,至於數百年無可查,只知早參他山之礦土,關於宜興紫砂礦是取之不盡還是行將枯竭的話題,當地官方發佈前後矛盾,一堆專家們說得吐沫橫飛。

從吃共產大鍋粥配青菜到今日,宜興這30年真的差很大。
我只能說 ...
就壺 = 撇開顧景舟先生所講的論壺四品,早在2000年以降,99%壺只有外表可看,不堪泡茶使用。
就胎 = 添加化工添加劑、金屬氧化物 ... 原礦是天賜寶貝,玩過的才能知一二。
就藝 = 開發創新,天馬行空,仿古抄襲,了無新意。
就心 = 炒作,以名利與聲望 ... 為出發點。
炒得越高,一定摔得越重,台灣走過這一遭,重光期之前的400年,雖高高低低,但仍有原礦,1990年全面開挖後,原址原礦,恐怕只是自欺欺人,2000年以降的宜興陶藝家,名利與聲望的策動也徹底的毀傷始於龔供春數百年來的陶藝之美德。
2000年以降的紫砂礦土,早不知來自何方,反正人工添加物已可亂真,只要有錢賺,牛奶雞蛋都可以假了,胎土算甚麼,現在宜興的人心早不是1970年之前可比擬。
陶藝大師徐秀棠語透玄機,一句不可複製,對一個工藝家而言,不可複製 ... 你相信嗎?
有心無心,工藝品除材料本質外 ... 可以一模樣
不可複製,產自宜興,紫砂原礦才是不可複製。
不談收藏,先說使用,正統紫砂泥是基本條件,其餘一概不要,周遭資深藏家與看得懂的玩家10多年沒壺可買,在重光期之後,會不會進入毀滅期。

無論口沫橫飛只是文字 ...
無論製造使用都是數字 ...
說再多不如賞賞手邊壺 ...


陳腐時間越長則越好抗戰與文革有許多好壺都是經歷長達近10年陳腐期當然也只有少數壺才有一些特徵,玩陶最難在辨泥,而識泥的玩藏者,方能收到珍品。



底槽青泥料在長時間陳腐後使用時從藝人員可能在窯燒成品上產生黑色暈紋因此從藝人員在使用陳腐時間較長的底槽青原料時一定要重新杵打充分才可以製作


( 興趣嗜好收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