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灣茶花種類與分佈
2014/05/09 18:20:39瀏覽7573|回應0|推薦0

(一)、茶花之分類:

1依花色而分

依照花色來區分,茶花可分為紅色、粉紅色、白色以及混合等四大花色系。

1)、紅色系:包括原生茶花、山茶、雪茶、肥後茶與茶梅等五類。

2)、粉紅花系:山茶、肥後茶、茶梅等屬之。

3)、白色花系:原生茶花、山茶,肥後茶、茶梅等。

4)、混合花茶:如山茶、雪茶、茶梅、南山茶、金茶花等。

二)、依原產地面分:

第二種的分類方法是依產地來源。

1、台灣原生種:如台灣山茶、油茶、阿里山茶、光葉茶梅等。

2、大陸原生種:主要為山茶類。

3、日本引進種:茶梅、山茶、雪茶、肥後茶等類。

4、西方引進種:南山茶、山茶、茶梅類。

三)、台灣茶花的分類

楊紹溥先生依據JRSeaiiyEKJanaki Ammal的茶花分類法,將茶花分為四區。

1、真山茶區:以觀賞為主,凡花大而色豔者,多屬此區。如山茶、雪茶、肥後茶、香港茶、台灣茶、南山茶等。

2、油茶區:偏重實用價值,花朵若經碰觸,鱗片與花辯都容易掉落,包括茶梅、油茶、苦茶等類。

3、假茶區:育種的價值高,花小,且多為腋生,像小葉茶梅、光葉茶梅、能高山茶等。

4、擬山茶區:同樣是育種價值高,花小色白,雄蕊有毛(假茶區雄蕊毛居多),包括柳葉山茶,銳葉茶梅等。

(四)、茶花在台灣的分佈

茶花在台灣的栽培,可謂相當普遍。其中以山茶在台灣的栽培,種類及數量為最多,尤以陽明山、台北分佈最多,宜蘭、桃園次之,新竹、台中又次之,但彰化、嘉義以南則甚少栽培。尤其是陽明山一帶之山仔后、山豬湖、陽明山、新安里等地,分佈栽培的茶花品種最多,因此陽明山上可說是茶花在台灣之栽培中心。

茲將台灣原產及現有栽培之茶花特徵分述於下:

1柳葉山茶 

別名生毛胡桃或金毛山茶

學名為C. Salicifolia Champ.
英名為Willow leaf Camellia.

為常綠性小喬木,枝幹纖細,有下垂性,幼枝有黃褐色絹毛。葉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尖銳或鈍形,葉長6.51l公分,寬1.52.5公分,革質,葉面粗糙無毛,葉背則疏生黃褐色的細柔毛,葉緣細鋸齒,中肋表面微現,有毛,背面則微凸,亦有毛,葉芽有鱗片、卵形,覆以疏生黃褐色的絹毛。花腋生,下垂性,近於無梗,白色以至淡黃色,花瓣56枚,圓形,萼片5枚,長卵形,花徑1.52公分,有芳香,雄蕊多數,基部合生,上部有毛,子房卵形有毛,花期十二~一月。果實為蒴果,桃形,青白色,具有一粒種子。原產於台灣中南部中央山脈之闊葉樹林內,南投、霧社、蓮華池,巒大山及南部之阿里山等地尤多見之,中國廣東、廣西、湖南、香港及琉球亦是原產地。

2武威山茶 

學名為C.buisanensis Sasaki.英名為Wuwei Camellie.

為常綠性小喬木枝幹纖細,褐色或黃褐色,光滑無毛,葉橢圓形或倒卵形,先端銳形或鈍形,基部銳形或鈍形,葉長6.510.0公分,寬33.7公分,葉薄革質,葉面暗沈無光澤,兩面平滑無毛,葉綠具細鋸齒中肋於上表面,向頂部者微凸,往基部者微凹下,在下表面有明顯的凸出,兩面光滑,葉柄上有微溝,但光滑無毛,葉芽尖銳,覆有鱗片,光滑或有白色的纖毛。原產屏東瑪家鄉真笠山、來義鄉棚集山、台灣西南部低海拔山區

武威山烏皮茶最早在1892年由英國人亨利(Augustine Henry)採集於台灣南部;之後,日本植物學家佐佐木舜一於1918年再次採集並命名為武威山茶(Camellia buisanensis Sasaki)。後來佐佐木舜一採集的武威山茶標本遺失了,從此以後,沒有人見過這種植物,大家只能依據佐佐木舜一的文字描述,來想像或是懷疑武威山茶的存在。在消失八十多年之後,在2003年年底,武威山茶被登山客和屏東科技大學在屏東的真笠山區再次發現,武威山茶經重新鑑定之後,因為具有山茶科烏皮茶屬(Pyrenaria)的特徵,更名為武威山烏皮茶(Pyrenaria buisanensis)。目前發現的武威山烏皮茶只有兩棵,台灣大學,靜宜大學與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都分別以扦插的方式繁殖,而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更進一步進行組織培養,希望以多種方法來保存並繁殖這稀有的台灣特有植物。2005年年初,科博館的學者專家再進入山區採集種子回來播種,當年3月之後,種子發芽,先前的扦插苗也長出新葉子,失蹤八十多年的台灣特有種武威山烏皮茶,終於復育成功。有關武威山烏皮茶詳細的情形,請參考20046月號的科學人雜誌。

3后果山茶 

學名為C.furfuraceaMerr CohnStuart.

英名為Scurly-fruit Camellia.

為常綠小喬木,枝灰色,嫩枝灰黃或灰褐色,平滑。葉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8.5l6分分,寬3.56公分,乾燥時葉片表面凸出,而中肋及葉脈凹入,葉緣有細鋸齒,葉柄平滑,長0.40.9公分。花無柄,頂生,12朵,徑約4公分,單瓣,白色且稍具芳香,花瓣內面基部色微黃,外面為黃色,至基部則呈濃黃而其先端梢帶紅,通常58枚,長2公分,寬0.91.2公分,花後不脫落,邊緣遂漸外捲,又花瓣基部合生,且與雄蕊連生,雌蕊4555枚,花絲為黃色,平滑,基部稍合生,雄蕊1.22公分,子房長0.16公分,密生絹毛,花柱自基部作23分歧,長11.8公分,除先端外,幾均具短毛,花期在十一~十二月。果實為蒴果,呈球形,果皮黃色,內具45粒種子,種子深黃色,平滑。

4賽能高山茶(泛能高山茶)

別名光葉茶梅

學名為C.transnokoensis Hayata.

英名為Smooth-leaved Camellia.

為常綠性小喬木,枝幹細長,灰褐色,幼期有細柔毛,成熟時光滑或近於光滑。葉長橢圓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銳,基部鈍形或圓形,葉長2.54.5公分,寬1.01.5公分,厚革質,兩面皆光滑,葉緣細鋸齒,中肋上面微凸有細柔毛,下面明顯凸出而光滑,側脈在兩面微現或不明顯的凸出於上面,葉柄上有溝槽之部份有細柔毛,下面光滑。花白色,花辦5枚,但不等長,花平滑無毛,雄蕊無毛,雌蕊亦無毛。原產台灣能高山海拔2,400公尺左右地區。新竹、南投山地亦有原產品種。

5阿里山山茶

別名小葉茶梅
學名C.transarisanensisHay.Cohn-Stuart.

英名為Small-leaf Camellia.

為常綠性小喬木,枝幹很纖細,小枝厭褐色,覆有柔毛。葉薄革質菱狀長橢圓形或菱形披針形,先端漸尖,鈍頭,基部菱形,尖銳或甚少為鈍形,葉長24公分,寬1.01.5公分,葉綠鈍鋸齒,兩表面光滑,中肋平垣或微明顯,密覆淡灰色短毛及輕微凸於葉面,葉柄微現溝槽,全覆有短柔毛,葉芽具鱗片,長橢圓狀卵形,光滑所近更光滑。花腋或近於頂生,單一或二、三朵叢生,無明顯的花梗,花白色徑約1.52公分,花瓣5枚,基部癒合成筒,雄蕊多數無毛,雌蕊長無毛。原產於台灣中部中高海拔的闊葉樹及針葉樹混淆林內,如阿里山(樂野山茶)、巒大山、大雪山、新竹、台中、嘉義等地。

6苦茶

別名:短柱山茶

學名C.brevislylaHayCohn-Stuarto

英名為Short-styleCamellia.

為體型修長之常綠性小喬木,高約58公尺,立性,枝幹纖弱,初生有短柔毛,長大時光滑無毛。葉為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銳形,鈍頭,基部尖銳或鈍形,長5公分,寬1.52公分,革質,葉面粗糙無毛,葉背有細斑點,葉緣有凹凸不平的細鋸齒,中肋在葉面有短柔毛,葉背光滑無比,中肋明顯地凸出於上下兩面,側脈非常微細,不明顯,葉柄有溝痕及短柔毛,葉芽卵形,具有鱗片及短柔毛,花有小鱗片保護,單生於葉腋,小鱗片早落,花白色,花瓣45枚,先端呈凹形,花徑1.5公分,雄蕊離生,較短,不等長,基部相互癒合而成環狀,萼片及子房有毛。苦茶主要用途是榨「苦茶油」,商業價值頗高。原產於中央山脈中,高海拔地區如羅東大元山,花蓮太魯閣、竹東檜山、阿里山、塔山及蓮花池等地。

7能高山茶

別名:柃木葉山茶

學名C.euryoides Lindl.var.nokoensisHay. Y.C.Liu.

英名為Nunkao Camellia.

為常綠性小喬木,樹幹纖細,小枝細長,灰褐色,具有細毛。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尾狀漸尖,鈍頭,基部尖銳或鈍形,葉長3.05.5公分,寬1.01.5公分,厚革質,葉面光滑,葉背初期有短毛,成熟則光滑,葉緣具細鋸齒,中肋微現,有灰色短毛及微凸起於上表面,下表面微凸起或有柔毛或光滑,側脈微現於上面,幾乎不現於下面,葉柄上方有溝槽及鬚毛,下方則含有細毛或光滑,葉芽尖卵形,有鱗片及密生的長絨毛。花腋生,一朵或二朵,花白色,花瓣5枚,基部癒合,花徑約1.52公分,雄蕊有毛,花柱平滑。果實球形,徑約l公分,是台灣固有品種。原產本省中部地區,南投縣山地、埔里、能高山、阿里山、台中及恒春等地。

8細葉茶

別名:細葉山茶

學名:C.tenuifoliaHay. Cohn-Stuart.

英名為Slender-leaved Camellia.

為常綠性之小喬木,枝幹細長灰色,幼期有毛,成熟期則光滑。葉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約4公分,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多或少含微細的斑點於兩面,葉緣近頂有易顯的鋸齒,愈近基部則愈不明顯,微下捲,上表面中肋微凸出,初期有毛,至老期則近乎無毛,在下表面中肋凸出,無毛,葉柄上有廣闊的溝痕及濃毛,在下則光滑,葉芽卵狀,柔毛覆有鱗片。花單獨腋生,無柄,花辦5片有毛,橢圓形,大小不一。頂端有凹缺。果實球形,徑約l公分。原產於台灣全島闊葉林中。

9 山茶   

學名為C.japonica Linn.

本種在台灣可見有二變種:

1、山茶花:學名為C.japonica Linn. var. japonica。原產中國、日本。台灣現有栽培之園藝品種有白花及重辦花。

2、台灣山茶花:學名C.japonica Linn. var. hozanensis Hay. Yamamoto.英名為Taiwan Camellia.

為常綠性的小喬木,枝幹灰褐色,無毛。葉橢圓形,或為倒卵狀長橢圓形,葉端成尾狀的銳尖形,頂角(Apex angle4060,鈍頭,基部尖銳少有鈍形,葉長810.5公分,寬3.55.5公分,葉厚革質,葉面淡紫綠色,葉背淡綠色,兩面光滑無毛,而葉背有微細斑點存在,葉緣有缺刻,微向基部下捲,中肋微凸葉面,而明顯突出於葉背,兩面光滑無毛,葉芽長橢圓狀卵形,光滑無毛,有鱗片。花單生於頂端,或有雙生,花冠呈漏斗狀,頂端寬約l公分,基部寬約0.5公分,花紅色或淡玫瑰色,花瓣圓形,花絲為紅色,無毛,子房圓錐狀亦無毛,四月開花。果實球形。台灣山茶為山茶的一個亞種,由於前者具有漏斗狀花冠之淡紅色小花,花呈喇叭之特徵,此與山茶有顯著的不同,故被提升為另一種類。原產台灣高海拔闊葉樹林中,如宜蘭、台北、台中、南投。

10茶梅

又名山茶花

學名為C.sasanqua Thunb.

常綠小喬木。原產中國、日本及琉球,台灣現有栽培。

於上述種類中,山茶、雪茶、肥後茶、南山茶、茶梅、香港茶皆為栽培種,它們雖然不是台灣原產,但因為引入年限甚久或引入不久而很適應台灣的環境,故可視為台灣的花木。此類種類皆是台灣原產。雖然原產種在園藝觀賞上的價值不高,但可做為育種的親本,嫁接用的砧木,以及工業植物油等均有不可忽視的功用。

◎台灣茶訊編輯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195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