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命名
2009/12/03 18:21:45瀏覽368|回應0|推薦3

    大概,我真的只能用大概,因為那是小時候聽大人在聊天的時候儲存在腦袋裡的記憶,最近看的小說有關於"命名"這檔事,引起了腦袋中記憶的共鳴,但是我不是做研究的,缺少那股衝動去翻找確認泛黃的文史資料,所以我只能用大概。或許也因為我是個自我主義的傢伙,所以寧可說些我所了解以及我所詮釋的話語。

     其實也沒有要說故事,只是命名在我們布農族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以前(現在怎樣我也不知道,我已經離開部落很久了,而且幾乎沒有再回去)族人還會舉行為嬰兒命名的祭典,除了幫嬰兒命名之外,更重要的是介紹嬰兒給族人認識,讓嬰兒成為族裡的一份子,受到祖靈的祝福以及族人的照顧。

     而引起我憶記共鳴的小說片段寫著:命名,決定它存在的意義以及目的。

大學在上語言學的時候,也扯到命名這檔事,很多東西原本都沒有名字,那個這個,然後到底是為了什麼我也忘了,大概是為了方便起見吧,久而久之對於東西的叫喚方式也在大家約定俗成之後有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名字,我們也可以從名字知道它的用途,聽到椅子就知道它是用來坐的、桌子就是用來寫東西放東西的。大致是這樣,但是椅子也可以當桌子用,如果你選擇席地而坐的話,椅子就不是椅子而是成了桌子,可是大家還是會叫它是椅子,大學在上課的時候我就被這種問題困擾不已,最後就以這是約定俗成的而且大家都這樣想所以就這樣吧當作為自己解套,不然陷入所謂的套套就沒完沒了。

   這就讓我想到人的名字,這就不像物品一樣。至少不會因為你取了一個英文名字你就可以變成外國人,人會比較複雜大概是因為還有其他很多的特徵會指涉你是什麼人。桌子椅子大致上就是功能的分類吧。

    命名會決定它存在的意義和目的。好像每個民族每個族群都有這樣的觀念。中國人注重筆畫以及家族命名的習慣以換得小孩子未來的飛黃騰達平步青雲,達悟族的父子連名,男人生了小孩之後,人家叫喚他的方式就會變成誰誰誰(孩子的名字)的爸爸;賽夏族則是以自然的名字命名;排灣族則是有分貴族平民的名字,平民不能取貴族的名子,但是又怎麼知道哪些是貴族的名字哪些是平民的民字,老人家好像對於這些事情都很清楚,但是最初是怎麼分名字的好像沒有人會想去知道,反正就是這個樣子,從以前就是這個樣子。至於我們布農族則是依出生的順序來賦予名字,例如:第一個小孩如果是男生則是和阿公的名子一樣,如果是女生則是和阿罵一樣;第二個小孩則是照父親的兄弟姐妹的名子命名,我是家裡老二而且是女生,我的名字和我姑姑的名字一樣。

   我以前小時候很擔心名字這件事情,因為我ㄧ值在想,我的名字和很多人一樣,那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和他們如出一轍,這問題真的困擾我國小和國中時期,一旦真是如此,那我的未來就已經寫好了劇本,那又有什麼動力和熱情去為我的未來努力?國中有一部分的我挺散漫的;另一個困擾就是我問過我爸媽我的名字怎麼取的,我爸媽說,再懷我姐的時候一值期盼他是個男孩子,所以算命取了男生的名字,但是生出來是個女生,接下來懷我的時候就把我的名子取的女性化,希望能調和一下我姐的名子。其實不算困擾啦,因為我是妹妹所以無所謂,姐姐最大。

   在長大了一點,才發現國小國中擔心的事情很無聊,因為一個人的人生並不是真的會因為名字所侷限,會有所影響,是因為你被那些事情所影響了。有好有壞,就樣是布農族人或是應該說是全部的人,都是以一種期待和祝福來迎接孩子的到來,而具體化的行為就是命名。有些人會將那些解讀成是壓力,說著讓我成長過程背負著家人的期待;有些樂觀的人就開心的擁抱那些祝福,說著我是在眾人的祝福和愛長大的,有些較偏執的人,類似尼采說的那種自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任務在身的那種人會覺得自己的名字是神特別眷顧的。名字決定你對自己的態度進而影響了你是怎樣的一個人。直接說"名字決定了你存在的目的以及價值"也太過於簡單,間單到有點宿命論。

   我有三個名字,第一個名字漢名,不知道爸媽事前知不知道,但是之後去查的時候發現出自於詩經,第二個是布農族的名字叫做tanivu,我姑姑說這名字是皮革的"韌性",第三個是排灣族的名字叫做cemedas,是大地的第一道署光。前面說了那麼多,至於這些名字對我有什麼意義,我現在還不清楚,只是這些名字是我爸媽給我的,去布農族的部落我會介紹說我是hsluman家族的,我叫tanivu,通常是家族的名字會讓他們對我比較親切。就算他們不認識我,也會因為家族的名子而把我當成是族裡的一份子把我當成是自己的小孩子一樣的和藹,以前爸爸就跟我說,不管你是到哪個地方的布農族部落,你說你是husluman的,只要對方也是,對方就會把你當成是家裡的一份子。那時候我意識到,你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哪個家族的,也許對布農族而言單位是家族而不是個人,也許是因為這樣,布農族的族群個性之一就是謙虛;到排灣族的部落,我說我是cemedas,通常不用再說是哪個家族的,因為他們聽名字就知道至少我的家族是貴族,而貴族就是那幾家就對了。至於我的漢名,在面對漢人的時候可以免去我去解釋我布農族或排灣族名字的麻煩。這中間也許會穿插著文化不同而有的好奇,然後就要不停的解釋,有時候解釋會是好的,因為可以增進不同文化的了解,有時候會徒勞的,因為解釋完對方也不見的也將好奇提升至文化交流的層次。

     近年來恢復傳統姓名的運動很盛行,很多漢人的朋友都會問我,你要恢復你原本的名字嗎?我總是很無奈的回答不要。因為很麻煩,至少對我來說是這樣,我爸是布農族我媽是排灣族,而這兩種文化從小就伴隨在我的生命中,雖然因為原住民身分法的關係,我被歸類在布農族裡,但是我也認為我自己是排灣族的族人,而恢復傳統姓名有幾種"標示"的方式,漢名加上傳統名字的羅馬拼音或是中文音譯的傳統原住民名字,但是你只能選擇一個族群的名字出現在身分證上。或許有些人會說,身分證上雖然只載一個族群的名字,但是還是不影響你對自己族群的認同或是歸屬。同理可證,就算不恢復自己傳統的姓名也不影響自己對自己族群的認同和歸屬,也不可能因為你的身分證上沒有傳統姓名,族人就不接受你,畢竟身分證這東西也是主流社會好管理國內人民用的東西。既然恢復傳統姓名並非真正決定你的認同你的文化的必要條件,那就寬容且尊重每個人的決定。

          命名是家人以及族人祝福、喜悅迎接孩子到來所作的具體化行為,也是孩子長大之後在飄渺的世界中的指南針。名字的背後是一個家族一個族群,是祝福是期待,名字的前方是瞬息萬變的未知以及可能,給名字的存在、名字的功能過度的定義和詮釋,似乎.....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ivu1022&aid=355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