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職棒2013專欄~如何贏與不能輸
2013/11/05 05:44:39瀏覽211|回應0|推薦0

如何贏與不能輸 中華職棒 作者:  

「不要只想著贏,要想不能輸。」這是尚未上映的電影「KANO」,在預告裡的一句話。看似沒有差別的句子,其實在觀念上有著極大的差異,或許,這也是統一獅在台灣大賽中,之所以能夠橫掃義大犀牛的原因。

統一7獅奪下中華職棒總冠軍 (中央社)
短期決戰,臨場表現與反應是很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奧克蘭運動家的總管Billy Beane會認為,季後賽拚的只是運氣,因為那並非棒球數據可以推算出結果的。但,到了季後賽,擬定作戰策略後,完整地去執行,當球隊已發揮應有戰力時,球運與手感,就是決定勝負的關鍵,這也是我認為想要贏下短期決戰的唯一方式。

然而,義大犀牛曾智偵所犯的錯,就是只想著贏,想要贏下眼前的那一場比賽。義大的投手調度很靈活,靈活到讓原定第3戰的先發投手林晨樺,在第1戰就先上場中繼;原定第4戰的先發投手陽建福,第2戰就在場邊熱身,第3戰直接拉出長中繼。

犀牛隊先發投手尼克 (中央社)
第4戰的先發投手馬克僅休3天,第4戰的敗戰投手尼克,僅休2天,結果投了3.1局,講好聽點是投手調度很彈性,說難聽點是投手調度沒邏輯,病急亂投醫的總教練,又怎麼讓球員有所適從?

再者,義大的內野防線以陳凱倫與林瑋恩為主軸打了一整個季賽,結果到了冠軍賽,就因林瑋恩的打擊狀況不佳而改變。第3戰義大在8局時,林宗男在游擊區的失誤導致被追平,進而9局被逆轉,當時曾智偵的理由是「9局林宗男還有打擊的機會」,這代表身為總教練的曾智偵,那時候想到的是,被追平甚至落後的話,義大還有反攻的機會,而不是想著「不能輸」,要把守備最穩的陣容換上去。

(自由時報)
反之四連勝橫掃的統一獅,陳連宏在野手安排、費古洛的投手安排都很有條理,因為他們想著的是,「總冠軍賽不能輸」,不是把勝敗只看一場比賽。陳連在該更換他心中的守備組上場時,立刻當機立斷;費古洛早早安排好投手陣容,不會因為一定要贏某場比賽,而改變投手安排。

最顯著的例子,就是第4戰的第9局,費古洛決定讓林岳平上場後援,而非先前表現穩定的傅于剛或是讓終結者坎諾提早上班。在費古洛的心中,林岳平依舊是值得信任的後援投手,不會因為一定要贏這場比賽,改變調度。

倘若費古洛讓傅于剛、坎諾上場,結果統一又輸掉延長賽的話,或許第5戰,統一的牛棚投手在疲憊增加下,也許會比較不利;假設林岳平搞砸了這場比賽,但傅于剛與坎諾多休息一天的情況下,第5戰,統一依舊站在有利的局面。


兩隊調度邏輯的不同,除了球員身體狀況、手感近況外,是另一個決定性的關鍵。不然就算許多專家在賽前都認為統一佔上風,我想四連勝橫掃的結果,應該是沒有人能預料到的。

http://tw.sports.yahoo.com/blogs/cpbl/%E5%A6%82%E4%BD%95%E8%B4%8F%E8%88%87%E4%B8%8D%E8%83%BD%E8%BC%B8-013140606.html

全裕 :陳連宏總教練延續了呂文生總教練的風格,以球員為上,教練站在輔助的角色引導球員,讓球員的潛力得以充分發揮,郭岱琦就是最好的例子,看統一獅老將們打球,除了球技外,還感受到球員自我實現的層次,是一種心靈上的享受.

球員如果不自我滿足,接受不同層次的要求與磨練,想必會付出一些,但收穫更多,或許更有晉升國際舞台機會,畢竟日本職棒的水準在我們之上,日本和中華職棒是競爭力不同的環境,想辦法整合球員才是總教練的職責,如何取得平衡是一種教練藝術吧.

拿大唐的照片來照片編輯一下,好玩而已~~~

 LOST MEMORIES - French Shor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foQNfjJ2_0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ngfou&aid=928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