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採訪「強盜犯家屬」和「被害人」
2009/07/29 18:07:26瀏覽1149|回應1|推薦1

「希特勒的母親是個可怕的人嗎?」美國暢銷作家茱蒂‧皮考特的經典著作《事發的19分鐘》描寫在校園飽受霸凌的高中生,某天帶槍到學校掃射,報復欺侮他的同學。而兇手的母親,是個善良、溫柔的婦產科護士,面對自己生了一個殺人犯的事實,在傷心絕望下説出了這句話。

五月底在台中犯下13起搶案的賴建村等三名嫌犯,只得手一萬多元,卻害多名被害人受傷,最嚴重的成為植物人,其他分別有骨折、挫傷等。前天嫌犯被檢方起訴,賴建村求刑30年、楊富全24年、夏國安3年多。

昨天我奉命採訪賴、楊二嫌的家屬,以及太平市中平國中兩名被害女教師。首先到賴嫌在大里市的家中,應門的是他父親。他對兒子判刑,只木然的説了句「沒意見」,賴母在一旁聽到後問:「他被判刑30年嗎?」

她說他們家庭很正常,想不透孩子怎麼會變成這樣?小學時成績優異,國二時卻因交到壞朋友而中輟,犯下竊盜、毒品等案,「都是一夥人一起行動,才有膽犯案。」

賴嫌從十多歲開始,大部分時間都在監獄裡度過。出獄後曾在飯店工作,去年辭職。前陣子遇到當年的獄友,才偕同犯下多起瘋狂大搶案。

「他的個性容易衝動、受朋友影響,加上染上海洛因毒癮,可能才因此無法控制行為。」賴母說,兒子其實在家裡對長輩很貼心、會幫忙做家事。他一直想戒掉毒癮,但總是無法成功,還因此在家裡企圖燒炭自殺。賴母傷心的説:「如果不是因為他在家裡很乖,我不會這麼不捨。」說到後來,她開始哽咽。

賴父早就放棄兒子了,賴母卻一直沒有放棄,但這次對兒子很失望,「事發後我常在家裡掉淚,老公說我看不開,鄰居也都勸我想開點。」賴嫌被判30年,她表示,「若以法律的角度,我對刑期輕重並不了解,但以一個母親的立場,我覺得判太重了,想想看,30年後我還在人世嗎?」雖然曾想向被害人道歉,「但沒那個臉」。

另一方面,被害人卻說:「應該要判重一點,才有警惕效果」、「即使判得再重,也無法彌補已發生的事實」。中平國中的女老師,被飛車搶劫撞到在地,肩、腿骨折,可能很難百分百恢復,目前手舉不高、也蹲不下。事發後她走在路上,每當聽見背後有摩托車聲,都有很深的恐懼感。

更嚴重的是台中市癱瘓的女教師,當時一度命危,現在卻成了植物人。搶嫌為了一點金錢,卻造成嚴重後果,讓被害人和家屬情何以堪?對被害人而言,嫌犯已經不是「可惡」二字可以形容的了。

採訪這件案子,不禁令我想起去年讀的《事發的19分鐘》。作者描寫人心的糾葛、人性的掙扎,筆觸非常細膩。被掃射的學生有的往生、有的毀容,受到一輩子無法復元的傷害。拿槍掃射的學生行為固然可惡,但他從小到大被嘲弄、被欺負的過程,對一個年輕人心理造成徘徊不去的陰影。而對一個母親而言,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頭地、飛黃騰達?誰希望自己的兒子會成為一個殺人犯?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但孩子的行為,有時候卻無法完全在父母的掌控之中。一般的社會案件,嫌犯大多是來自不健全的家庭。但也有少數,是在正常家庭長大、卻讓人無法理解的做出許多出軌行為。社會環境不斷變遷之下,現代父母真的難為。

家庭、朋友是造成社會案件發生的主要原因。家長和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須在教育孩子上多花心思,也必須重視孩子交友的情形。發生這樣的事情,不論是對被害人或嫌犯家屬,都是永遠的痛。

(fish/很囉唆的一篇文)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aichungshen&aid=3178008

 回應文章

柏舟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灰色地帶
2009/07/29 23:36
人世間充滿了無奈的灰色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