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物聯網:新興產業騰飛的引擎
2011/12/08 07:59:51瀏覽54|回應0|推薦0

2009年,奧巴馬面對美國經濟的低谷,積極響應IBM提出的“智慧地球”,其核心是把新一代IT技術充分運用在各行各業之中,具體而言,就是將傳感器部署到電網、公路、汽車、農田、湖泊等各種物體中,并且實施普遍的連接,通過與互聯網的對接,實現人類社會與物理系統的整合,使人類可以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管理生產和生活,達到“智慧”狀態,提高資源利用率和生產力水平,改善人與自然間的關係。

簡單來說,這種具備一定感知能力和計算能力的物與物之間連接所形成的網絡,就是物聯網。物聯網,相當於再造一個互聯網,由於各種各樣的物體都可以連入網絡,因此物聯網的規模比互聯網大上許多。與傳統產業相比,物聯網的產業鏈相當長,涵蓋了芯片/處理器、感知器件(如傳感器、RFID等)、感知設備(如智能終端、標簽讀寫器)、網絡通信設備、云計算數據處理平臺、應用軟件、系統集成、服務提供等環節。在物聯網十二五規劃中,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工業、智能農業、智能物流、智能環保、智能醫療與智能家居等領域被列為物聯網重點發展領域。

由於物聯網對產業和經濟巨大的拉動作用,全國已有28個省市將物聯網作為新興產業發展重點之一,不少一二線城市都在建設或籌建物聯網產業園。相信在未來幾年,物聯網的產業規模將進入快速增長期,而以下產業將面臨較大的機會。

1.傳感器產業。傳感器是物聯網的核心器件,2010年的市場規模達到630億元。我國傳感器制造企業眾多,但外資企業比重達到67%。國內傳感器芯片研發生產薄弱,集中在低端的溫度、濕度等物理量傳感器研發,中高端賴進口。

2. RFID產業。RFID在國內已有比較廣泛的應用,其中最大的應用領域是電子票證,如電子門票、手機支付、車證及垃圾處理等應用;其次在高速公路不停車收費、港口集裝箱管理、食品安全溯源等領域也有較多應用。目前我國企業在低頻和高頻RFID方面技術相對成熟,但超高頻、有源RFID未形成整體產業能力。

3.基礎設施服務業。云計算是互聯網應用基礎設施服務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物聯網中也是對終端感知到的海量數據進行處理的重要技術手段。目前我國云計算應用相對滯后,云計算市場沒有形成規模化服務,但多個省市都在打造云計算中心,產業機會巨大。

4.物聯網應用。我國的物聯網應用更多地是在行業內部發展和應用,如智能電網、智能交通等,但這些應用的發展將帶動相關設備、基礎設施和系統集成產業的規模發展。以十二五物聯網發展的幾個重點領域為例,可以看到每個領域都涉及龐大的市場規模,充滿了發展機遇。

1)智能交通: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視頻監控系統、GPS+GIS系統、營運車輛調度系統等。

2)智能物流:基於RFID的智能物流系統,自動識別、自動感知、自動定位、過程追溯、在線追蹤和在線調度。

3)智能醫療:醫藥產品、醫藥器械、血液和醫療廢物的電子化管理,遠程醫療信息平臺。

4)智能農業:農業生態環境監測、農業生產精細化管理和農產品(000061)與食品安全溯源。

物聯網的發展,將帶動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新興產業的騰飛裝載了發動機,其中也蘊藏著良好的市場前景和巨大的投資機會,不容錯過。

資料來源: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 2011/12/7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90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