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編輯觀點:當機器與機器開始對話…
2011/12/07 14:50:13瀏覽55|回應1|推薦0
無論你稱之為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或是機器對機器通訊(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s),還是它們的英文簡寫 IoTM2M,這種利用目前相對為主流的IP位置與無線通訊技術之應用,將會永遠改變這個世界。

讓許多──甚至是大多數──物體嵌入「雲端」功能,將改變這些物體的本質以及其衍生物;而且這些機器與機器之間的對話會是在暗中進行的,摻雜如手機竊聽事件一般的、令人不安的回音。有些人可能認為「人類好、機器不好」;或者是比較實際一點,認為「有些人類不好,但機器是中立的」;但無論如何這些都是簡化過的想法,在做出結論之前我們要記得,M2M這樣的技術擁有為世界帶來無限好處的潛力,只要能夠適當地控制利用它。

飛思卡爾半導體(Freescale Semiconductor)最近在英國蘇格蘭舉行了一場研討會,邀集甲骨文(Oracle)、IBM、Google等產業界跨領域高層,試圖探討如何創造出有益的、可靠的且具安全性的 M2M / IoT 應用。飛思卡爾舉例指出,每年全球因交通事故意外身亡的人數高達120萬,但如果能利用車輛與車輛之間的通訊技術,就可以在駕駛人反應過來之前,更快地啟動車輛的煞車系統、或是更好地利用ABS,及時阻止碰撞事件的發生。

如此的考量以及其他潛在應用,導引出一個必然的結論:那就是 M2M 革命若真的發生,將會明確地以無線網路與安全性為發展基礎。

除了說汽車內的M2M技術將會實現,飛思卡爾的人還告訴我,目前市面上部分高階車款內的線路總長達6公里(kilometers),也就是說未來汽車內的子系統將朝向「無線化」發展,才能減輕重量、節省能源。但車輛與車輛之間、車輛內部的無線通訊,再加上各種合法/不合法的干預、以及惡意軟體等等問題,仍會帶來有關安全與可靠性的挑戰。

此外,還得考慮IoT應用將如何登場;其中有很多恐怕只能利用現存的無線通訊基礎建設,例如 Wi-Fi 、 3G 與 LTE,但IP位置本來就有限,越來越多對專用IoT頻道的需求,有可能會嚴重排擠一般人與人之間的通訊。所以屆時我們可能得問,到底有哪些應用是如此具備經濟上的吸引力,可以證明其需要專用無線基礎設施的正當性?

現在已經有一個利用M2M的計畫,叫做「電子羊(Electric Sheep)」;這是一種集體創作的抽象藝術,是安裝在數以千計一般PC中的軟體。當那些安裝了軟體的電腦進入休眠狀態,「電子羊」程式就會相互進行通訊,進行抽象動畫的創作(編按:請參考http://electricsheep.org/)。

而除了安全性議題,我認為 IoT / M2M 技術的另一個問題,在於人類的信任與感覺。當車輛可以因為它知道「這麼做比不做更好」,而自發性啟動煞車系統,人類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人們正想著改變一下口味,但家裡的冰箱已經按照一個重複性規則自動訂購食材,心裡又會是什麼感覺?或者是當智慧電網自動自發地關閉/開啟家裡的電器、只因為它認為現在該是睡覺時間,我們又會有什麼感覺?

你可能喜歡或是不喜歡,但機器不會在乎這些。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Do machines dream of IoT?,by Peter Clarke)

資料來源: eetTaiewan 2011/12/7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8830209&aid=5907332

 回應文章

apple
2011/12/07 15:14

不錯。。。。

票貼 借貸 借錢 借款 借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