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黃斑椿象新生命的誕生
2007/10/02 16:06:02瀏覽641|回應1|推薦2

抱歉啟事: 由於仍屬生手,圖片的連結尚未熟練,如果您無法順利看到文中的圖片,煩請點選下列網址,移駕我的另一個部落格。

http://blog.yam.com/likechen/category/1588928

黃斑椿象新生命的誕生

    達爾文曾讚譽法國昆蟲詩人法布爾( Jean-Henri Fabre )是一位「無可比擬的觀察家」,但是如法布爾這樣一位「熱情的昆蟲觀察家」,在面對觀察他視之為如「優美的收藏品」的樁象卵時,也有著「沒有放大鏡,看不到華麗畫面」的遺憾。

    春天時際,鳥松溼地公園木棧道旁的烏桕樹又開始熱鬧起來。

    黃斑椿象剛產下十二顆卵組成的卵塊,在一片烏桕葉的葉面上排列的整整齊齊。小心翼翼的採擷下來,計畫用剛剛設計、製造出來的簡易型攜帶式顯微鏡 (EZ-Microscope ,如下圖所示 ) 好好的觀察整個孵化過程。以前雖也曾經仔細的觀察過,不過由於缺乏適當的器材,人類的雙眼是無法入微觀察的。

             自行研發的EZ-Microscope(最高放大倍率 25 X) 

    觀察過程,為了拍照紀錄,我為 FUJI-6900Z 數位相機設計了一個能和顯微鏡緊密接合的的連接環 ( 如下圖所示 ) ,有了這個連接環之後,使連續幾天的拍照紀錄工作變的較為輕鬆順利,也比較能掌握拍攝效果。

 

                                       配合 EZ-Microscope 特製的連接環

                                          加裝連接環後的數位相機

  

    經過幾天持續性觀察,透過 EZ-Microscope 的輔助和數位相機的紀錄,終於清楚的紀錄和分析了黃斑椿象的孵化過程,也見識到自然界不可思議的精密巧思。

紀錄一

時間: 94 年 4 月 6 日 10:50

說明:

    一隻黃斑椿象雌蟲剛剛將卵塊在烏桕樹葉上安置妥當,算了一算又是精準的十二顆卵。

 紀錄二

時間: 94 年 4 月 7 日 18:55

說明:

    淡綠色的卵殼,排列整齊,晶瑩剔透,透過 EZ-Microscope 的放大觀察,乍看之下,猶如哪位新娘子珠寶盒內的陪嫁珍珠。

    每一顆蟲卵,在卵殼上端,一圈明顯的圓蓋痕跡均勻而仔細的安排在最適當的位置,椿象媽媽在卵殼上精細的安排製作了個圓蓋,只待時機成熟,讓椿象寶寶能順利頂開圓蓋脫殼而出。

紀錄三

時間: 94 年 4 月 9 日 10:54

說明:

    隨著時間的過去,蟲卵內的椿象寶寶逐時發育。緊挨著卵殼椿象的頭盾顏色變深,由卵殼外漸漸的可依稀見其模樣。

    圓蓋的接縫處,顏色更深了,可以發現接縫不再是單一的線條,似乎發展出騎縫線般的結構。我想,這應該還是為了讓小椿象能更為順利的頂開圓蓋而產生的變化。

紀錄四

時間: 94 年 4 月 9 日 22:06

說明:

    生命孕育的步程似乎逐漸加快。

    經過十二個小時,為了配合頭盾頂開卵蓋的一層薄膜機構,已經發育的很清楚,外型與黃斑椿象頭盾彎曲後 ( 配合卵殼的蛋型曲線 ) 的形狀幾乎完全匹配。

    兩側的紅色複眼逐漸發育成熟,頂在卵殼上的一對複眼,透過卵殼呈現出兩道對稱性的紅色印記,正急著向外看這世界似的。

 

紀錄五

時間: 94 年 4 月 10 日 15:27

說明:

    生命持續孕育,但由卵殼外邊所觀察到的景象似乎稍有停頓,未有太多變化,其實,生命的能量處於蓄勢待發階段,就待那石破天驚的一刻。

紀錄六

時間: 94 年 4 月 11 日 00:28

說明:

    明白一群小生命即將誕生出殼,就著 EZ-Microscope 看守,直到哈欠連連,心想,明天趕早再起來觀察好了,不會就在短短幾個小時內出殼吧。

紀錄七

時間: 94 年 4 月 11 日 06:32

說明:

    一早醒來,匆匆拿起 EZ-Microscope 俯下身子靠近眼睛,被一番熱鬧景象嚇了一跳,珍珠般的卵塊,怎地就在我睡夢中爬滿了椿象幼蟲。

    一時的疏忽,沒觀察到小椿象們出世的盛況。

    有個疑惑未解, 我想知道:

    小椿象是否真如我推理般,在軀體發育成熟之後,因為捲屈的身體開展而拉大了長度,造成頭盾處將卵蓋頂開?

    或者是,時候到了,頭盾出力向外頂,頂開了卵蓋然後才脫殼而出?

EZ-Microscope觀察下的一齡黃斑椿象特寫

紀錄八

時間: 94 年 4 月 11 日 08:30

說明:

    椿象卵塊原本平舖於烏桕葉上,為了方便觀察,連同葉片採下,沒料到由於葉片乾燥後捲曲而稍稍覆蓋在最邊緣的一顆蟲卵上方,一個小小的失誤所產生的阻力,竟然成了椿象幼蟲的生死關卡。

    椿象幼蟲沒有多餘的力量頂開捲曲的葉片一角和卵蓋, ……

樹葉捲區處,一隻未能脫殼而出的幼椿象

紀錄九

說明:

    為了配合頭盾頂開卵蓋,椿象媽媽神奇的創造了一層只是單純的覆蓋在椿象的頭盾處的盾狀物,盾狀物又利用一個長條狀的透明膜片黏貼於另端的卵殼內側,俟椿象幼蟲脫離卵殼後,這片由二個組件構成的特殊結構功成身退,殘留於卵殼邊。 ( 註:以細針輕挑,盾狀物和薄膜隨即分離。 )

    下面二張照片,可清晰看見文中描述之物件與景象。

      

紀錄十

說明:

    下左圖所示為被頂開後的卵蓋,正下方稍凸出之物件疑似卵蓋與卵殼的最後連接點。

    下右圖所示為已經脫離卵殼的盾狀物和透明膜片,透明膜片右上角乃原本黏貼於卵殼內側。

     

後記:

    對昆蟲孵化過程的自然現象抱有極大的興趣,以前曾試圖利用放大鏡觀察昆蟲卵的孵化過程,但由於放大倍率不足,無法觀察到細微處。也曾由市場上購得簡易型顯微鏡,但由於其設計除了放大倍率不足之外,一般都僅止於用來觀察平面,無法調整焦距以利於觀察立體化的物件。為了觀察卵殼這種具有高度的立體化物件,只好自己設計製造出理想中的器材,簡易型攜帶式顯微鏡 (EZ-Microscope)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借由 EZ-Microscope 的使用上的方便性,我看到了許多微觀世界的神奇與美妙,只可惜相機拍攝部分尚未達理想,有些更細微處尚難以清晰表達。如:卵殼表面並非光滑而是有微粒凸出,我判斷這應該是用來增加卵殼強度 ( 猶如肋的功能 ) ,並且可以增加其附著於業片上的黏附強度。

    觀察黃斑椿象卵塊孵化過程之後,雖然解開了大部分的不解處,但還是有些疑惑存在,比如說:何以需要這麼複雜的盾狀物和透明薄膜機構,沒有這些機構似乎也無礙於小椿象的脫殼而出。也許還需多次的細微觀察,使克竟其功。我也考慮設計加裝一個 CCD 在 EZ-Microscope 上,形成一個連續性的紀錄設備,如此一來,就不會漏失任一個鏡頭了。

    如果還有下一次的觀察,我將特別注意,莫讓任何障礙物妨礙了小生命奮力的離殼過程。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0325350&aid=1262200

 回應文章

斐月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蟲蟲
2007/10/02 16:07
請問這樣的觀察過程對你的生命有任何啟示嗎?
把生命給你,換取永恆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