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14 23:46:17瀏覽578|回應1|推薦24 | |
在祖國邊陲黑河,提起百姓商店王秀蘭,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王秀蘭看起來平凡而普通,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女性,卻贏得了黑河人民的熱愛。解放軍某部八連戰士常年駐守在祖國邊陲黑河,他們在中俄界江黑龍江上巡邏執勤,守衛著祖國北大門。在中俄界江的寒冬裡,王秀蘭無數次送去了讓人難以忘懷的溫暖。她助學擁軍,與解放軍戰士一同進步,與莘莘學子一起成長。在黑河,他們都稱她為『兵媽媽』,她心繫學子、愛灑邊關的感人故事已成佳話。
2016年1月16日,『兵媽媽』王秀蘭冒著零下30度的嚴寒,將自己親手熬製的腊八粥送到正在為祖國站崗、執勤的哨兵手中,她用這樣一種特別的方式為邊關戰士過節。王秀蘭陪著戰士們一起過節已經有20年了,如今,已年過七旬的她依然堅持要給她的『兵兒子』多一些關愛。多年來,王秀蘭時刻不忘邊關戰士,每逢連隊的重大節日、活動,她都帶著慰問品深入連隊,以一個平凡的母親形像,默默地走在擁軍大路上。 王秀蘭與黑河駐軍官兵結緣還要追溯到1996年的冬季,那天,她乘坐開往俄羅斯的旅游巴士駛過邊境江界時,看到了在零下三四十度的寒冬裡,邊關戰士正迎著寒風、滿面冰霜地屹立在江界線上。這些邊關戰士跟王秀蘭的孩子差不多年紀,她深深地被這些戰士感動了,那一刻起,這些邊關戰士的形像深深地刻在了王秀蘭的心裡。她決定為這些戰士們做點兒什麼,哪怕是一點兒的溫暖。沒過多久,她就帶著慰問品來到了連隊,那也是戰士們第一次感受到來著『王媽媽』的關愛。寒來暑往,邊關戰士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王秀蘭對官兵們的關愛卻絲毫未減。
王秀蘭1942年出生在江蘇泗陽。1964年,她投奔親戚來到原黑河地區嫩江縣,並跟海江公社黨委書記李德貴組建了家庭。一家人清貧節儉,王秀蘭靠養豬養雞換些零錢貼補家用。後來,因為他的丈夫工作出現了調動,他們一家人就搬到了黑河。王秀蘭先後在針織廠、麻繩廠、印刷廠當過工人、門衛等。1996年,她的丈夫因為胃癌病逝,她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開了一家百貨商店。王秀蘭用心經營商店,生活也有了很大的起色。
王秀蘭的日子越過越好,但她不忘幫助他人,關注社會。2000年冬,王秀蘭隨民建黑河市委到西崗子煤礦開展專項扶貧工作。她來到困難戶趙連英家中,看到趙連英的孩子趴在還有些熱量的土炕上寫作業,小手被凍得通紅。得知孩子還有可能因為學費的問題而輟學時,王秀蘭急了,她堅持要幫助趙連英的孩子完成學業。第二天,王秀蘭專程趕到趙連英家中,給孩子送來了部分學雜費和一個裝滿學習用具的新書包。從那時起王秀蘭心中時時惦念著那些因貧困而面臨輟學的孩子們,並多次捐款捐物支援貧困學生。
2002年,王秀蘭向14名品學兼優的女生捐贈了14輛自行車。2008年,她捐款10萬元人民幣用於資助5名貧困大學生。2011年,她向愛輝區西崗子捐款20萬元人民幣援建一所希望小學。這些年來,她捐助了大量的資金和物資,用來幫助貧困學生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讓他們能夠完成學業,她圓了孩子們的上學夢,還幫助他們走完人生最重要的階段。她不僅自己經常助學,還影響帶動了周圍其他人一道參與進來。
王秀蘭做好事從來都是很低調的。雖然她做了這麼多的好事,累計已經拿出了七、八十萬的資金來幫助當地的孩子和戰士,但她從不張揚。她做好事更是不求回報的,她用樸實無華的言行詮釋著真善美,王秀蘭在樂於助人的路上,從未間斷過。做好事容易,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像王秀蘭一樣堅持下來。讓我們對這位用真情真愛暖人心的『兵媽媽』說一聲:謝謝你!
責編:弟辰晨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