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客家源自周代的「客省莊」
2010/10/01 22:38:19瀏覽2524|回應0|推薦0

客家源自周代的「客省莊」,這是很新的論點,而這論點是有證據的。「客省莊」在西周時代叫「客省宮」,位於西安市西南20餘公里處的灃河西岸,地處古代西周都城豐京所在地。「客省宮」的「客」是客人的意思,「省」是探望、省親之意。周王朝對南方吳越(百越等地)派駐官吏,特別是分封諸侯及其賜姓而遷徙人口,令其「本土化」為地主,而回京時則稱他們「客」。因此「客≠外來者」,而是「客=回鄉省親的本地人」也。關於「客省宮、客省莊」的來源,請看下面文章的說明。


周代豐鎬遺址「客省莊」


長安是客家先祖省親地 2008-10-18

  西安一個普通的村落都可能與客家文化密切相關。西安長安文化研究會和陝西師範大學的專家經過數月考證,昨天向本報透露了部分研究結論:長安區馬王街道旁「客省莊」,在西周時期是客家人先祖回家省親的居留之地。
  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黨總支書記傅功振研究認為,「客省莊」地處古代西周都城豐京地區,從來歷看,至少有四點與客家文化有關:
  一是在西周時期,此處名為「客省宮」,是各地諸侯回京覲見天子、省親祭祖的臨時居留之所,到了東周則改名為「客省莊」。
  二是據文獻記載,西周時「客省莊」所在地繁華熱鬧,來往旅客、商賈極多,他們從這裏出發到各地從事營生,又散居各地,而外地商賈旅客又不斷來此彙聚、定居,久而久之,自然形成了客家省親之地。
  三是研究《史記》《資治通鑒》等歷史資料,可以斷定吳王乃周代後裔,且有吳王四子季劄三讓帝位的記載。而贛州客家民系人群中姓吳人家的祠堂大門上方,有「三讓傳家」的刻匾,正好印證了客家人是周代的後裔,體現了客家人至今仍然繼承、弘揚著先祖虛懷謙讓的美德。
  四是從地名延續看,「客省莊」和客家人的「客」以及省親的「省」緊密聯結,和客家文化不無聯繫。從「客省宮」到「客省莊」,這一名稱的演變似乎保留著遠古先民們來陝省親的信息,珍存著難以泯滅的記憶。
  傅功振表示,在客家起源的說法中,就有一種觀點認為「根在關中之地」,即客家人先祖是周代後裔,很多客家族譜也都記載先祖居住於關中之地。而長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各地客商常來常往,客家先民把長安的「客省莊」選為當時活動的主要場地是可以理解的。 
=================================


長安「客省莊」是客家先祖省親的居留地

  長安「客省莊」位於西安市西南20餘公里處的灃河西岸,地處古代西周都城豐京所在地。周朝時,「客省莊」是京畿重地,熱鬧繁華,來往的旅客及商賈很多。「客」就是客人的意思,「省」則取探望、問候、省親之意。據當地老人講,「客省莊」這個村子在西周時期名爲「客省宮」,是周天子分封各地的諸侯回京覲見天子、省親祭祖的臨時居留之所,到了東周改名爲「客省莊」,它的遺址就是現在的灃河水文管理處所在地。據《史記•吳太伯世家》記載:「自太伯作吳,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後爲二:其一虞,在中國;其一吳,在夷蠻。」這裏的夷蠻之地乃南方諸國,是周代後裔統轄之地。《史記•吳太伯世家》中正義江熙云:「太伯少弟季歷生文王昌,有聖德,太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傳國於季歷。以太王病,托採藥於吳越,不反。太王薨而季歷立,一讓也;季歷薨而文王立,二讓也;文王薨而武王立,遂有天下,三讓也。又釋云:太王病,托採藥,生不事之以禮,一讓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歷主喪,不葬之以禮,二讓也;斷髮文身,示不可用,使歷主祭祀,不祭之以禮,三讓也。」從《資治通鑒》中也可以得到佐證:周太伯就是吳王壽夣先祖,太伯作吳,吳王乃周代後裔。後有吳王四子季劄(《史記》稱季歷)三讓帝位。贛州客家民系人群中姓吳人家的祠堂大門上方的刻匾題詞「三讓傳家」正好印證了客家人是周代後裔,也體現了客家人至今仍然繼承、弘揚先祖虛懷謙讓的美德。在國外,馬來西亞客家人中彭氏始祖,相傳爲黃帝第七代孫陸終公的第三子,名錢,帝堯封他於大彭。正因如此,馬來西亞客家人每年都要來我國黃帝陵祭拜。
  「客省莊」位於馬王村西1公里,歷史遺跡不少。「客省莊」村口灃河沿的石拱橋,巍峨壯觀。修橋者爲清末大臣趙舒翹,長安灃西大原村人,曾經官至刑部上書、軍機大臣等職。鑒於舊橋行旅不便,他矢志修通雙車之石拱橋,惠於桑梓,方便群衆。光緒二十二年動工,歷時二年餘,光緒二十五年八月竣工,並立碑記其事。橋成後,趙舒翹親手書歐體十六個大字,刻於橋東西兩端土石相接喇叭口處的牌樓中間上方。其字大於鬥,由東而西共四面:東頭刻有「漢鯨秋臥」、「影射昆池」;西頭刻有「周芑春萦」、「晴連渭澍」,十六個字描繪出了當地四幅美麗的圖景。無上款,下款書「展如趙舒翹」。
  另外,「客省莊」還有石拱橋橋頭處的龍王廟遺址--廟台。據說這座龍王廟建造年代久遠,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重修,在西牌樓西南方約30米處,其大門面北,門房大殿各三間,陝甘總督魏光燾於光緒庚子孟冬(農曆十月)親書「大德川流」一匾,懸於龍王廟上殿前檐,並捐資撰碑文,該匾現存於村民傅思雲家中。

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一支漢民族
  「客家」是漢族民系中重要的一支。「客家」是南遷漢人,同時融合有「客化」的畲瑤等少數民族,所以這支民系不是純漢族血統,其文化也不是純北方漢文化。作爲一個群體,其中包含相互融合、享有共同文化特徵的不同民族的成員。因此,「客家」並非種族概念,而是文化概念。
  客家人先祖是黃帝或周代後裔,很多客家族譜都記載先祖居住於關中之地。長安作爲十三朝古都,各地客商常來常往,於是客家族把長安的「客省莊」選爲他們當時活動的主要場地。客家先民由關中、中原大批南遷始於何時,學術界衆說紛纭,一般認爲客家大規模爆發式的遷移有5次;其遷移模式和路線總的來看是從北到南、自東到西,從平原到丘陵山區、沿著河流到核心地區、由國內走向國外而散居世界各地。
  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區最廣的民系之一,客家人遷徙到亞西亞的歷史,可上溯到700多年前,客家族群對東南亞諸國的開墾和建設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新加坡客家人有20多萬,是該國6個主要華人族群之一。現在散居全球各地的海外客家人,已經成爲民間的友好使者,他們以血緣、族緣、鄉緣、地緣和業緣爲紐帶,加強聯繫和交往,顯示了海外客家人珍重親情友誼的傳統美德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在我國,客家聚居省區有19個、縣市265個,總人數約5500萬。另外,香港客家人約125萬、澳門約10萬、台灣約460萬。

客家精神是傳統文化中的寶貴財富
  客家精神是千百年來,由客家人一代又一代經過艱苦卓絕的拼搏而打造出來的一種精神財富。它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客家人長期以來繼承著中國的儒道傳統文化,對弘揚民族優秀文化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他們秉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傳統,現今客家民間仍然沿革許多漢民族的風俗習慣,最具代表性的是祠堂。祠堂對聯的一般格式是,上聯歌頌族功祖德、輝煌事業,下聯則是勉勵後代宏開家風、大展宏圖。客家文化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最大限度地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即使在歷史動蕩時期,客家文化也在其夾縫中頑強地發展著。
  第二,在幾千年的遷徙過程中,當客家人繩繩相引離開故土、置身於異域文化中,爲了生存發展,他們同舟共濟、團結一心,表現出強烈的群體意識,並且始終對北方故土抱有一種真摯的「尋根」情懷。客家先民深受北方傳統文化教育的影響,宗族、家族、鄉土觀念根深蒂固。雖然「漂」在世界各地,但始終對故鄉有著強烈的歸依感。他們非常重視敬祖睦宗:聚族而居、修族譜、建宗祠。尤其在飽嘗離鄉背井之苦後,他們更加眷戀家鄉,並深刻體會到家、鄉、國和民族命運一體、榮辱與共的關係。愛家愛鄉愛國的思想已經深深地熔鑄在他們的骨髓裏、血脈中。
  第三,客家歷史不僅是一部客家先民、客家人的流浪史,更是一部拼搏史、創業史。爲了生存、發展,客家人在長期的遷徙、流浪中,逐步確立了「四海爲家」的思想,大大激發了他們的聰明智慧和執著創造力,在政界、商界、學界等,他們都敢於拼搏和冒險,在逆境中依然奮力抗爭,最終到達勝利彼岸。歷史上湧現出不少名人賢士,外交家黃遵憲、新加坡內閣政要李光耀、民主革命先驅孫中山等都是客家人。
  總之,客家人堅守著先人的優秀文化精神,在創業中,充分體現出了堅忍不拔、吃苦耐勞、克勤克儉、崇文重教、求實進取的高貴品質。無論在內地或海外,客家人都爲其所在地的建設和發展立下了不朽之功。
=================================


周秦嫡傳形成客家文化根脈
2008-12-10 徐群貴 河源日報

  多年來,客家研究的主流觀點一直認定,客家民系及其客家文化,是逃難民系和「難民文化」,把客家文化定位為「草根文化」;今日客家文化熱潮,實質上又是「難民文化」轉為「商業文化」。筆者認為,客家人的民系形成有一個過程,但如果沒有中華主流文化的民族遷徙與民族「大融合」之一貫理念傳統,就不會形成漢民族及其各大民系;不能因為客家人沒有像歐洲人成為美洲殖民主義者,沒有在遷徙地成為統治族群和建立政權稱王,而以「客」定位就忘記和忽視中華民族形成過程當中「客家人」淵源的「正統主流」文化根脈。中國沒有形成殖民文化,而是「和為貴」的民族大融合文化,這是客家文化的中國特色之要義。

「客省宮」應是客家人淵源之一
  著名客家學研究者--羅香林的觀點是「在漢族形成之後」再有漢人南遷,與當地蠻族(尚未融合為中華民族主流的南方土著族群)之間形成「漢族正統主流文化之難民開發落後地區」的差異關係,標志著「客家人」這個漢族民系窮困避難而文化高於南方本地中華族群,於是自身就有一個悖論:漢族主流文化的代表者是客家人還是歷代中國王朝在南方本地的統治者?中國的南方統治者從來都是在中華統一文化的大前提下作為正統,而處於強勢地位。與客家人的人口主體和文化主體之比較,難免存在一個問題,即誰在代表中華文化及漢族文化主流導向?筆者認為,中華民族從炎黃二帝戰爭走向融合的進程中,形成了漢民族為主的中華民族、也形成著「客家人」等民系,同時奠定了族群大融合的開放性同化模式之漢族形成基礎。這種基礎之上的客家民系並不是要等到漢族形成之後,也不是要等到統一的秦王朝「書同文,車同軌」之後,而是早在炎黃二帝就開始,並以中華文化的「和」文化意識來傳承決定了整個漢族形成格局或歷史軌跡。
  正因為如此,客家文化不是難民文化和商業文化,而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文化??周文化及其他繼承發揚者之儒家道家文化。在有文字可查的歷史證據及文物面前,應該界定為周王朝豐鎬遺址展現的文化。周王朝對南方吳越(百越等地)派駐官吏,特別是分封諸侯及其賜姓而遷徙人口,令其本土化為地主,回京即稱「客」,在西安的豐鎬遺址建設有「客省宮」,應該是最早的客家人淵源之一。當然這不包括黃帝八代之中的第八代已經遷徙發展到湖南、廣東等地而形成最早的「客家人」祖先。周王朝「客省宮」如今則成了「客省莊」,標志著漢族和中華民族是以族群流動與融合作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道路來形成自身主體,是「客」變為「主」和「主客融合」才形成漢族及中華民族的,這種客家文化是典型的王者風範?熏是直接的皇家淵源。

客家話起源周代官話
  阿姆域作為客家人的文化載體之一,與客家起源直接相關,它究竟是魏晉漢話還是周秦語彙呢?我們的研究更傾向周代官話。
  客家人恪守:「寧賣祖宗田,莫忘祖宗言」的誓言並世代相傳,原因之一是「敬祖宗」,這是周王朝的周禮之一。用客家話讀詩經比普通話押韻,尤其是《大雅》、《小雅》與《秦風》、《幽風》等。雅,即「正」,指朝廷正樂,是西周王畿的樂調;秦風等為周王族封過之風。《詩經》、《尚書》是周王室留下的僅存典籍。《詩經》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除《商頌》、《魯頌》屬於東周(即春秋戰國時期)時的作品外,其餘大部分是西周的詩歌。其中15國《風》是從各諸侯國之地所采,《秦風》「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湄」,普通話念「眉」,客家話念「mi」,更為押韻,此其一。其二,用普通話讀《詩經》慢且拗口,但是用客家話讀起來則快而順暢,如用甯化客家音比用普通話讀《詩經》更入耳,平仄更順(參見《客家魂》2001年第6期)。其三,《詩經》中的許多動詞、名詞,至今仍在客家話中使用,如《幽風•七月》篇中「八月載績」的「績」,普通話讀「ji」,意為「紡織」;「九月叔苴」中的「苴」,普通話念「ju」。「績苴」,客家婦女紡織麻布叫「績苴」,並有「績苴歌」傳世。
  客家話發源的時間、地點應該是以西周時的山西為源泉。西周有71國,其中53國是周室王族,這53國地域多在今日陝西省境內(除周武王弟周公旦封於魯,召公封於燕),且靠近周王朝京都豐鎬遺址(今西安市長安區),部分在山西西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這些靠近陝西的地帶。當時的陝州是一大分界線,其他異姓封國有陝西的西部秦國先祖、有山東的齊國等等。周天子對各個諸侯擁有按地名賜姓的權力,實質是讓諸侯成為當地的主人,也就是周王室的客人,不再具有僭奪王室繼承人權力的族姓條件。周天子借助於這種權力,把殷纣王的遺民貴族從原先駐地遷徙到南方新地域,不但徹底瓦解了殷商王朝幾百年的地理政治統治基礎,而且開發了長江以南新的疆域,任命這些諸侯國的重要官吏,在諸侯國內實行周王朝的行政命令,推行周文化的周禮。這些諸侯國雖然語言各有不同,即各有方言,但必須通行周朝的官話,即豐都鎬京的普通話,事實上就是西安的古代漢語,這也就是先秦時代前後南下的中原漢民的所用之語,也是秦王朝統一文字的基礎。客家話與周王朝、秦王朝以及古今陝西頗有淵源。

屬周秦嫡傳非難民文化
  還有更多的歷史證據表明,客家人的文化是周秦嫡傳,根本不是難民文化。例如,作為廣東省名山之一的霍山,其山名就是秦王朝早年的中原文人霍龍從吳越向南粵避亂隱居而誕生的。霍龍到此結廬講學,傳播周王朝和秦始皇統一文字的中原文化,後人為紀念他,將此山命名為霍山。但是霍龍並不是為了逃避「焚書坑儒」之難,而南逃至今之客家人祖地而後成為客家先民的。事實上「難民文化」不同於土生土長的「草根文化」,而是官方主流文化當中被那些中下層破落族群以逃難方式帶到異地他鄉的「拾人牙慧」之文化,於是其獨特文化便在立論之際就已經被客觀上貶低和否定了。
  客家學研究表明,客家人的奮鬥發展軌跡是炎黃一體化融合精神的生動體現。在西安舉行的世界客屬22屆懇親大會,把客家人淵源起始點從西晉推進到秦漢,而又飛躍到西周文王、武王的「客省宮」,給客家人挖掘到了樹大根深的始祖基礎,完全能夠在一個形神兼備的客家先祖聖地,建設全世界客家人的聚義廳堂和宮殿廣場。這就使客家文化從逃難者文化,走向王權征服者文化,並進一步上升為中華文明第一個有系統化典章文明的周文化之嫡系直傳文化。為此,應該在西安的周王朝首都豐鎬遺址客省莊進行遺址考古發掘,重新恢複興建「客省宮」。無論主張東晉難民到南方而成客家人,還是主張秦人趙佗及其50萬官兵隨員開辟客家人天地,但在文化上都是衣冠南渡,是來自於周文化的語言文字(秦王朝統一文字是以周王朝文字為底本),都是周文王武王的嫡傳文脈,應該在周王朝的「客省宮」暢所欲言,共話客家。

(本文發表時有刪節,標題為編者所加)
=================================


「客省莊」遺址

  中國黃河中遊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1956年從統稱的龍山文化中區分出來予以命名。又因最初(1955)發現於陝西省西安市客省莊,也稱「客省莊」二期文化,或客省莊文化。主要分布於渭河、泾河流域。西安「客省莊」、鬥門鎮、米家崖、長樂坡、趙家灣,岐山雙庵,興平張耳村,武功趙家來等是其代表性的遺址。據放射性碳素斷代並經校正,年代約爲公元前2300~前2000年。

文化特徵
  最能反映陝西龍山文化特徵的是陶器。主要是灰陶,多爲泥質,有大量籃紋、繩紋。三足類炊器中,鬲、斝較多,鼎、鬶少見;飲食器中,罐、碗較多,盤、盆稍少;特別是有一種折肩小平底甕,爲其他文化所罕見,是代表性器形。在制陶工藝上使用了空心錐體形的陶內模,或以原有的陶器袋足爲模子,外部敷泥拍打,制作出鬲、斝、鬶、盉等器物的袋足部分。「客省莊」有些陶鬲袋足的內壁,發現了由帶紋內模遺留下的「反籃紋」或「反繩紋」印痕。在鬥門鎮發現一件長10多厘米的光面空心的內模標本。這種用內模制造陶器袋足的方法,目前只見於陝西龍山文化。「客省莊」出土的許多長方形石刀,穿孔的部位靠近刃部,同其他地區石刀穿孔多在背部的情況有別,這也是該文化的一個特點。

與其他文化的關係
  陝西龍山文化與齊家文化關係很密切,客省莊的高領折肩罐與甘肅永靖大何莊的同類器相似,客省莊的高領雙耳罐也與永靖大何莊、秦魏家、武威皇娘娘台的同類器相似。與河河南龍山文化聯系也較多,客省莊的繩紋單把鬲便見於河南陝縣三里橋。與山東龍山文化的關係極少,大概是由陝西龍山文化的地理位置所決定的。
  在趙家來遺址,陝西龍山文化直接疊壓在相當於廟底溝二期文化的遺存之上,可作進一步探討兩者關係的依據。陝西龍山文化的直接發展去向目前尚不明確,有待通過深入工作解決。

 

( 心情隨筆校園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person2&aid=446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