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尚明輕鬆談】數學名師分享:讀書的時間長不一定效果好
2018/03/12 19:38:04瀏覽7045|回應0|推薦0
為避免音量太大,本部落格影片均先預設靜音。請閱覽者自行開請音量,以免打擾周圍其他親友休息!

【分享】(讀書時間和成績並非絕對相關)

很多學生會有一個迷失:讀書成績要好,一定要花越多的時間! 根據我的經驗以及教學、心理學上的理論,是不一定的! 當然,在某個小範圍之下,時間的長度或許會和成績有某呈程度的正相關(或正比)。但是超過這個範圍,通常是不見得的! 在大學三、四年級的時候,我可謂是瘋狂接家教賺錢!同時期我基本上都有11個學生,把周一~周五的晚上,以及周六、周日全天的時間佔滿!(每個學生每周上課一次3小時) 因此,在大學裡上課後的自己時間,就變得很少,時間相對彌足珍貴!我更把握這些"稀有"的時間,再自己大學的科目上面。所以,成績一直都還算中上。(通常我在中大物理系的班上名次,排名9~12名) 時間管理的領域裡,有一個定律(帕金森定律),大致上是這樣說的: 你預先打算配置給某項任務(或事件)多少的時間,你就會把那樣的時間用完,用的剛剛好! 舉例而言,如果你打算用3小時完成某項任務,你就會在大約三小時的時候,把這項任務完成;但若你原先打算用一天的上班時間8小時完成它的話,你就會用這一天的時間把它完成。 所以,時間變短,我們心理上會相對珍惜、並有效利用! 另一個例子,是我決定要考數學碩士班的時候,只剩下四個月多一點點。當時我幾乎是從零開始,因為物理系和數學系要說的共同科目,大概只有微積分。但是很不幸的,「微積分」太簡單,不考! 而考試科目當中,還有一科叫做「高等微積分」,超級難!以讀數學本科系的學生來說,平均成績也只有30分左右。而我需要從「完全沒有基礎」到挑戰研究所的入學考試!可見難度相當的高... 當我決定要考研究所的時候,我就和周遭的家人、朋友宣示「我非台、清、交不念!」也因此,我的決心比人強! 但我很了解自己的特性,我當時專注力不強,每次坐下來,頂多專注2小時。而一天,頂多專注兩個時段!也就是,我每天讀書時間,僅有2或4小時。 那我其他時間在幹嘛?用各種方式紓壓,做自己喜歡的事!可能逛書店或看一些一班人所謂的「閒書」... 因為我認為,如果情緒不好、狀況不好,專注力一定不夠,讀書效果一定不會好!與其那樣「ㄍㄧㄣ」在書桌前恍神、發呆,不如幹一些「有意義」的事。 就好像,你一天讀10個小時,只有30%的專注力,不若我3小時讀書,卻完全專注其中! (當然,讀書的時間之外,我花很多時間在思考,比如:吃飯、騎車、交通...的時間) 後來,我報名了淡江、中正、中央、政大、清大、交大、台大...等七間學校,每一間都考上,其中清交大還是榜首!(當時沒有非數學系的考試組別,我是硬碰硬拿到榜首的。) 其中最難的「高等微積分」,我除了中正和台大只能了50幾分,其他沒有一間低於90分! 所以,我要用自身的兩個例子,和大家來分享: 讀書的時間長短,不一定會決定你的成績! PS:其實我還有很多例子,除了自己的還有同學、學生的例子,但我這次只分享兩個例子。未來有機會在分享我一些學生的故事!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mean178&aid=111024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