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0 19:32:02瀏覽513|回應0|推薦0 | |
佛教概論 ( 下 ) 釋迦牟尼佛創立佛教之後 天竺人民才漸漸的信仰佛教代替婆羅門教 而佛教又有大乘、小乘之別 小乘有二十部;大乘有「中觀」和「瑜伽」二宗。 中觀宗流入中國便是「三論宗」; 瑜伽宗即等於「法相宗」此兩大宗之間的關係 就像中國儒教中「大學與中庸」的關係。中觀宗創於 14 代‧龍樹 瑜伽宗則立於 21 代‧世親 子思‧之「中庸」是以「允執厥中」作依據 物有中體、事有中則 依此「不偏不倚」謂之「中」 龍樹‧之「中觀」以「八不」來解「如來藏」: 「不生不滅」即是中道之常在。「不常不斷」即是中道之真實。 「不一不異」即是中道之妙化。「不來不去」即是中道之中立。 世親‧之「唯識論」正是曾子眼中之「天下平」; 而曾子之「天下平」在世親‧眼中正是「八識」後之整體。 八識 ~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此五識合屬為‧知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第六識「意識」等同「修身」為知識之主 「格物」雖不足以代表「中道」之體 然儒教之「忠恕」已違道不遠 是以「尊德性」之性處 便是「中道」之正體; 而「道問學」之主旨 即是「中道」之作用 故「尊德性而道問學」二者並兼 這才是「格物」之統體。 如徹悉「格物」之道 在入世便能達 修、齊、治、平、世務之極 如再進修超世務之道 便是超凡入聖之路。如能通悉第八識 暨 格物「轉識成智」便可從心所欲 便是作佛的覺悟 佛之要諦在於「以心傳心、不立文字」之心傳。儒教亦尚「聲色之於化民末也」之心法 不尚多學而識 專注「一以貫之」明白「大學與中庸」的體用關係 則「中觀與瑜伽」之含義也就不言而知 茲證明 凡真理必協調統一 佛與儒 遙相呼應一理 「瑜伽」二字的含義 譯為「相應」一切境行果之諸法均是瑜伽的範圍。此和「發而皆中節」之中則 是大致相同的 換言之 即是境和心相應;行和理相應;功德和成果相應;以德顯道、依行見理之謂。「瑜伽宗」本相同於大學之旨意 佛教有大乘、小乘之分。「乘」者 ~ 運載之意 ( 將眾生運載至彼岸 ) 凡灰心滅智求空寂涅槃者為小乘 ~ 此中有「聲聞、緣覺」之分 開一切智之教曰大乘 ~ 此中有「一乘、三乘」之別 ( 階段法 ) 因眾生之根器本有利鈍優劣之不同 故必按機而施大小深淺之教 對羅漢 ( 聲聞乘 )、辟支佛 ( 緣覺乘 ) 當施以小乘之法。 對菩薩所施之教則是大乘。 小乘之中有 20 部 此乃於釋迦入滅之後 弟子們為防教化之散亡 和 異端的造成 故曾有四次集會以維持佛教之常在 這種集會在佛史上稱作「結集」或「集法」。 前三回是持口頭之傳誦; 第四回始用文字編輯。 釋迦牟尼佛‧創教的動機 便是看到婆羅門教嚴守四姓 與 嚴酷的階級不平等 才以「慈悲」與「平等」 作為佛教之宗旨 教化之本體本不同於政治與世間諸學問 真理亦不會因教主入滅而隨之同滅 然而 卻由於弟子之小見和貪婪來壟斷導致分裂 如 穆罕默德‧故後 回教之教派分爭 與 基督教之新舊約之不相容 均屬此同一性質 執古比今「結集」尤屬適機了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