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觀音法門開示之勇氣/17大寶法王
2008/11/12 12:35:39瀏覽833|回應0|推薦0

日期:2008/3/15 2:30PM
地點:達蘭沙拉 上密院
記錄:噶瑪香色女、噶瑪善界

如果我們把觀世音菩薩當做一個外在的物體,然後我們祈請他,他就出現來消除我們的障礙及解決我們的問題的話,這樣是不正確的,基本上他不是一個外在的物體,而是一個內在的功德。所以當我們祈請時,並不會有一個外在的本尊現前,幫我們解決問題,由於認識他的特質而深信他的功德力,而加以祈請,進而讓我們有面對任何災難及困難的勇氣,這便是所謂的加持。

所謂「觀世」的意思,這邊指的不是眼睛,因為眼睛是被局限在自己的身體的框框裡,再怎麼看,都只能看到自己,無法看得很廣。當自己很痛苦而且上師也不在身邊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很孤單,感覺很痛苦,這時候也許會想跟自己的上師說您的功德力及加持借我三、四天,等我的困難解決後再還給上師您吧,但這是不可能的也做不到的。其實是應該反觀自己,心夠不夠寬廣的來看這個世界,最終上師也只能加持我們面對困難的勇氣,一旦自己有了勇氣面對困難,也能解決困難後,在未來也就能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痛苦。

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有不同的種族、文化、膚色,就像修習觀音法門一樣,就有分二臂、四臂甚或千手的觀世音菩薩,我們不應特別的注重他的手臂要怎麼安排放置才是對的,其實這些都只是外在的物體,我們應該注重的是觀世音菩薩的悲憫心,由於他的悲憫心而有不同的法門及方便,才讓大家都能夠方便的修持不同的法門。就像這次的西藏問題,大家心裡對西藏的情況升起同情及憐憫的感覺,是很好的,但是慈悲心不應因種族文化的不同而有所差別,應該是一視同仁的對這個事件升起慈悲心,同樣的在修行上,也應該將心打開,不因不同的種族、文化,甚或這是我的寺廟,那是他的團體,而有所分別,應該一視同仁才是正確的。

然而修行不是短時間就能成就的,必需累積解決問題的經驗,當累積足夠的經驗,修行才能圓滿,所以修持就是在生活當中去體驗的,而觀世音菩薩的加持力,就是讓您在心中升起勇氣,來解決及面對這世界上因為不同的種族文化及其他原因等,所產生的困難及痛苦,而未來進而有能力幫助別人。當面對別人或自己的痛苦時,總是希望痛苦的人,不要再痛苦下去了,對痛苦好像都視做一個負面的想法,但其實如果能經由這樣的一個經驗,來解決問題及痛苦,便可以獲得如同上師般的功德及能力,也因而獲得相對的勇氣來面對痛苦,這便是修行。

【寫在後面】
這是雀寧初次拜訪上師, 法王噶瑪巴於公開會面時所開示,當時雀寧對佛法尚未入門,幸於上密院遇見香色女,由她翻譯而我紀錄完成。此文已請示過法王是否可公開分享,得法王慈悲應允,感恩上師,噶瑪巴千諾。

引用自 http://www.wretch.cc/blog/ralangattw/12274548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3618&aid=237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