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老和尚密傳小故事 ----- 完整版( 22 ∼34 )
2008/10/02 19:21:53瀏覽462|回應0|推薦4
老和尚密傳小故事 ----- 完整版( 22 ∼34 )
發表時間:2006-07-17 00:29:46
老和尚有一回要閉關三個月,弟子們不捨的請示道﹕「師父∼您老人家要閉關那麼久,那麼這段時間誰可以開示我們呢?」
老和尚笑著回答﹕「放心吧!只要你們能每天繼續精進苦行,那麼每次半夜禪定的時候,我會到你們的夢中傳法....。」
弟子們既驚喜交集,又有些不捨的恭送老和尚到了後山石洞閉關。當然,這三個月裡大家都很努力的修行,但是.....卻沒有一個弟子夢見老和尚來傳法。
 
終於,老和尚出關了,眾弟子們雖有滿腹的疑惑,但又怕是自己不夠精進,所以誰也不敢開口請示。老和尚看了看大家,微笑的問了﹕「你們其中有誰在這三個月裡看見師父的?」
在一陣尷尬沉默中,只有一個小沙彌很認真的向老和尚說了一句﹕「老師父∼我每天都有看見您.....。」
一時間,各個大小和尚驚訝萬分,只見老和尚很開心的問道﹕「你是怎麼看見師父的?」
小沙彌吞了吞口水回答著﹕「只要貪玩不用功,想到師父罵人的樣子……就看到了。」
 
***************
 
老和尚有一回對著三名弟子開示「無常迅速,迅速無常」的道理,講了一個段落後,老和尚微笑的環顧他們問了﹕「把你們的體會說出來吧!」
經過了片刻沉思---------
第一位弟子說﹕「無常像風如雲又似水」
第二位弟子說﹕「無常像聲如影又似念」
第三位弟子說﹕「無常像夢如電又似天」
 
老和尚點了點頭,看了一眼在旁邊待茶的小沙彌,微微一笑,問了﹕「你有什麼體會呢?」
那個小沙彌被突如其來的這一問,嚇了一跳急口就回道﹕「師父∼茶凉了……。」
老和尚哈哈一笑,道﹕「然後呢?」
小沙彌紅著臉,小聲接道﹕「它本來是熱的!」
老和尚越聽越有趣,追問道﹕「所以……?」
小沙彌鼓起勇氣,回道﹕「熱茶•不喝•很快凉 
 
******************
 
某日,老和尚獨自在夕陽中漫步於寺廟的庭園裡。
兩位弟子在不遠的地方看著,其中一位說道﹕「不知道師父心中在想什麼?」
另外一位則接腔說了﹕「說不定什麼也沒想…..。」
這時看見老和尚好像疲倦了似的,找了塊大石頭坐下來﹔他們兩個互看了一眼,趨步向前作揖請安﹕「師父∼您老人家有什麼不舒服嗎?」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禮,道﹕「沒有,只是想坐坐看這塊石頭舒不舒服。」
這時,一向服侍老和尚的小沙彌也快步到了老和尚身畔,聽到老禪師說了那麼一句,好奇的問了﹕「那∼師父,這塊石頭舒服嗎?」
老和尚呵呵一笑,看向那兩位弟子,反問﹕「你們覺得這石頭舒服嗎?」
第一位弟子恭敬的回道﹕「此石本無情,能為佛法座,因緣不思議!」
另一位弟子則接著回道﹕「師父本無念,隨緣自在坐,此石即淨土!」
老和尚微笑的摸了摸小沙彌的頭,問了﹕「那你覺得這塊石頭舒服嗎?」
小沙彌偏頭想了想,回道﹕「師父∼弟子是請問您坐在這石頭上舒不舒服?!可是師父卻問石頭自己舒不舒服…….。」
老和尚哈哈一笑,道﹕「那你想怎麽回答?」
「弟子想回答的是……,」小沙彌燦爛的笑著說﹕「晚齋時間到了,師父要不要回去用膳食了?」
 
**********************
 
有位雲遊僧路過老和尚所住持的寺廟,便進來參拜,順道和老和尚研討佛法。
「請問住持三個問題∼,」那位雲遊僧道﹕「眾生難度,您如何能有此心不斷?」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道﹕「此是問題一,另外兩個是什麼?」
雲遊僧見老和尚沒回答第一個問題,有點不高興的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大師您沒出家學佛,現在會是怎樣的人?」
老和尚頷首一笑,繼續不作答的問了﹕「那第三個問題呢?」
雲遊僧更不高興了,哼了一聲﹕「如果和尚不是和尚,那這寺廟還會是寺廟嗎?」
老和尚鼓起掌來,回道﹕「這位師父∼真是有禪意!」
被老和尚這麼一誇,雲遊僧反倒有些不好意思,當然也有點得意。只見老和尚微笑著偏了頭,對身旁侍茶的小沙彌說﹕「剛剛那三個問題你都聽見了。你怎麼回答?」
小沙彌目瞪口呆,好片刻才嚅囁的回道﹕「師父∼這是您的問題幹嘛來問我?」
 
*****************
 
有一回老和尚靠在窗畔,享受著溫煦的陽光,像是睡著般一動也不動。
禪房裡有兩位侍茶的小沙彌悟見、悟心,待久了無聊便相互玩耍聊天起來…….
悟見小沙彌說﹕「大和尚師父動也不動,看來是入定去了。」
悟心小沙彌回道﹕「噓∼小聲點,大和尚師父聽的到…..。」
悟見哼了一聲,不贊同的說了﹕「如果聽見了,那兒叫入定?」
悟心這回可顧不了大聲,辯了起來﹕「就是入定了,聽的才清楚!」
當下,兩個小沙彌你一言我一語的鬥了起來,最後悟見說了﹕「我們這麼個吵法,要是大和尚聽的見,早罵人了。」
「說不定是大和尚定力高呢!」悟心一點也不退讓,做了個提議﹕「不然,大和尚師父出定後,我們來問問他老人家!」
 
不久片刻,只見老和尚伸了個懶腰,很舒服似的說了一句﹕「悟心∼你剛剛自個兒一個人在自言自語什麼?」
 
************
 
在一個夏日的午后,老和尚和幾名新入門弟子在樹下納涼,其中一名弟子問著﹕「師父∼請問您皈依師公時,他老人家有傳授了什麼心法?」
老和尚呵呵一笑,回道﹕「以後要做個好師父。」
「是師父您自己要出家呢?還是師公要師父您出家?」另一名弟子接著問。
老和尚仍舊是一笑回道﹕「我師父叫我最好不要當和尚!」
這個回答,一時間滿座驚疑,忍不住有人問了﹕「這是為什麼?」
「因為你們師公是在家的大菩薩居士啊∼!」老和尚呵呵笑著﹕「所以就希望我也能在紅塵中做大修行……。」
「那…….,」弟子中有人終究是鼓起勇氣問了﹕「那師父您,後來又為什麼出家了?」
老和尚很神秘的笑著,回了一句﹕「這個∼就是禪啊!」
 
**********************
 
老和尚在剛剛應邀接掌某座寺廟住持重責時,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長者前來參見,並對老和尚說﹕「我和前任住持遠知大師非常要好,也常常做了很多佈施。」長者稍微停頓了一口氣,又接著道﹕「現在我想請問大師三個問題,如果大師能解答我的疑惑,必當如遠知大師所住持時那般護持這間寺廟…….。」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道﹕「這位大德∼請說!」
長者問了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遠知大師會邀請大師您來當住持?」
老和尚呵呵一笑,回了﹕「可能是看和尚我"一無所有"。」
長者又問了﹕「和尚"無"什麼,"有"什麼?」
老和尚不徐不疾的同道﹕「無量功德要去做,有眾生相應同行。」
長者沉吟了須臾,問了第三個問題﹕「如果我不做呢?」
老和尚哈哈一笑,回道﹕「那有不做事的菩薩!」
 
据說,那位長者與老和尚一席話後,盡其一生之力護持老和尚的寺廟,直至往生,火化後燒出千百彩色迷人的舍利。
 
************
 
老和尚弘法日盛,難免毁隨譽至,當然前來「談佛論法辯禪機」的各方高僧大德也不少。當時朝中一位大官自許對佛法頗有見地,聽聞老和尚德高望重為天下人所敬仰,但是也有不少流言蜚語四下謗傳,於是起了好奇心,便喬裝為一般的香客到老和尚所住持的寺廟一窺究竟。
 
那位大官到了大雄寶殿,見一名小沙彌正在清拭供桌,問了﹕「這位小師父,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何必擦拭呢?」
那位小沙彌嘻嘻一笑,回道﹕「老和尚師父老這麼做,跟著做了。」
大官到了觀音殿,見著另一位小沙彌也正在清潔殿內,又問了﹕「這位小師父,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何必擦拭呢?」
這小沙彌苦著一張臉,回道﹕「老和尚師父罰我不做功課,來打掃囉∼。」
最後大官到了地藏殿,還是看見一名小沙彌正在整理供桌,有些驚訝的問了﹕「你是自己要打掃的呢?還是被處罰的?」
眼前,這個小沙彌紅著臉很心虛的回道﹕「我……是肚子餓,本來想偷一顆供果吃的,不巧施主您進了來……。」
 
大官最後被引薦到了老和尚禪房,怎麼老和尚也在擦供桌?他實在忍不住又問了﹕「大師∼為何擦桌?」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道﹕「本來沒塵埃的,𓎴知怎的有了?!」
 
<<本來無塵埃,何處惹一物?!」>>
 
*************************
  
老和尚和弟子悟行、小沙彌悟正前往某地舉行消災祈福法會。那數年旱災炎烈,許多人不得不淪為盜賊,到處劫掠以養生計。老和尚他們一行三人經過某處山路,也被攔截了下來。
「和尚身上應該有不少化緣來的錢財吧!」山賊首領大喝﹕「把它交出來,便饒了你們!」
悟行雖然害怕,仍舊是一步奮勇向前擋在老和尚師父和小沙彌面前,對著山賊頭子道﹕「出家人四大皆空,本來就是身無長物,更何況住持大師現在才正帶著我們要去幫大家舉行法會消災祈福,那有什麼供養?」
山賊不信,叫道﹕「出家人不打誑語!你們把衣服脫了,東西都拿出來看看,如果和尚說謊,恐怕就要人頭落地!」
悟行大力揮手阻止,回道﹕「各位大德,怎麼可以如此羞辱住持大師?」他鼓起勇氣繼續說道﹕「你們看,住持大師年歲近七旬,沙彌悟正則年幼才十二,要有什麼貴重之物,也是由我來揹來扛…….。」
山賊們紛紛怒喝大表不滿,便是動手毒打悟行。此時老和尚走向前去阻止山賊,說道﹕「各位施主∼你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山賊首領氣呼呼回道﹕「誰想當山賊?我們要能活下去!」
老和尚點了點頭,扶起倒地的弟子悟行,又說著﹕「那∼各位施主覺得老和尚的這位弟子想不想活下去呢?」
山賊們一陣沉默,終於有人問道﹕「這個和尚為什麼不怕死?」
「因為出家人本來就是為眾生而活而死……。」悟行自己突然接了話。
 
幾年後,當時的沙彌悟正問老和尚﹕「住持大師∼弟子一直沒有悟行師兄當年面對山賊的那種勇氣!要如何才能為法忘軀呢?」
老和尚微微一笑,回道﹕「你問過悟行師兄了?他怎麼說?」
「師兄說……..,」悟正百思不得其解的回道﹕「他自己也不知道當時那來的勇氣!」
老和尚哈哈一笑﹕「這個∼就叫做學 "佛 …….。」
 
********************
 
老和尚曾經經歷過戰亂,不少流亡失所的群眾避居到了寺院來。偶而,土匪也會到寺廟打劫,凡是值錢的東西不管是佛像或是念珠都硬生生的搶奪。
寺廟中的和尚三番兩次受到掠奪,終於忍不住的去見老和尚,道﹕「師父∼我們是不是耍組纖一批護寺隊呢?不但保護我們的寺廟,也可以保護那些前來尋求庇護的施主們........。」
老和尚看著弟子們,淡淡笑著回道﹕「如果我們寺廟中再也沒有值錢的東西,那麼誰來了不都一樣是施主?」
弟子中有人忍不住的問了﹕「住持師父∼可是大家的安危可是說不準的呀!特別是那些施主們,盜賊更是會欺凌他們…….。」
老和尚哈的一笑,說了﹕「說的是∼,那……為了大家的安全,權宜之計就是請寺中各方大德暫且落髮如何?」
這提議一出,弟子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老和尚看了看弟子們的反應,繼續微笑著說了:「如果這個方法不可行,那只剩下一個法子了!」
一時間弟子們趕忙搶問了﹕「請問住持大師,是什麼法子?」
老和尚慢條斯理的回著:「那就等著金剛護法出現來保護我們了。」
在弟子們在一片驚疑中,紛紛離開老和尚的禪房………
 
幾個月後動亂平息了,弟子們忍不住來問著老和尚﹕「住持大師父∼您怎麽知道金剛護法會出現的?」
老和尚哈哈一笑,很神秘似的壓低了聲音回道:「阿彌陀佛∼他們出現了嗎?」
 
*****************
  
老和尚有一回禪定打坐,弟子們也圍繞在四週跟著一道共修。老和尚坐了好一陣子,這才起座,環顧四下弟子們在打坐時的姿態神情,從這其中可以觀察出他們在禪定中身心的境界如何。
這時,老和尚眼角瞄到平常侍茶的兩位小沙彌悟廣和悟遠,只是呆呆的睜大眼望向前方,既沒跟著大家一道共修,也沒做泡茶的動作。老和尚微微一笑走到他們面前,小聲問了﹕「怎麼沒有跟著一起打坐?」
悟廣小沙彌也小聲的回道:「老和尚師父說∼禪定即淨土,這麼多師兄和住持師父您一起禪修,弟子想看看淨土是什麼樣………。」
老和尚差點笑出聲來,又問了悟遠小沙彌:「那你又為什麼睜大眼睛?」
悟遠也好小聲的回著:「老和尚師父說∼禪定生智慧,弟子想看看智慧是怎麼生出來的?」
老和尚忍住笑,問這兩個小沙彌:「那……你們看見了嗎?」
想不到兩人竟然異口同聲的大聲回道:「稟告住持大師父∼看見了。」
這下換成老和尚驚喜了,也哈哈的一笑問著:「看見了什麼?」
兩位小沙彌純真的笑著回答:「老和尚師父……。」
 
***************
 
 
老和尚隨侍的小沙彌悟師十分聰明怜悧,根器銳利慧命深種﹔另一位隨侍小沙彌悟道,則是器量廣大勇猛精進。
有一天某位聞名遐邇又自視甚高的「高僧」,前來寺中與老和尚要辯法論修話禪機。在知客僧的引領途中,先是在經過廊道時看見悟師小沙彌,在外頭大太陽下煽著爐子煮水,決定考他一回,問了﹕「是風滾水?是火滾水?還是水滾水?」
悟師小沙彌邊煽著扇子,邊回頭嘻嘻一笑,應著﹕「是老和尚師父要滾水。」
 
那位高僧一時語塞,到了方丈室外見悟道小沙彌站在門口待客,又問了﹕「是自己要站?是師父要你站?還是佛性要你站?」
悟道小沙彌看著這位高僧,也是嘻嘻一笑,回了﹕「這有不一樣嗎?」
 
那位高僧臉色有些掛不住了,正好又見了悟師小沙彌提著熱滾了的水壺過來,趁機又問了一句﹕「誰決定你們,一個曬日頭滾水,一個納蔭凉待客?」
悟師、悟道兩位小沙彌嘻嘻笑著揮動小手,回答:「猜拳決定的呀!」
 
据說,那位高僧在聽完這兩個小沙彌的回答後,在老和尚的禪房外站了很久很久,始終抬不起腳跨門入內参訪……
 
*****************
  
老和尚年紀很老了,回顧這一生覺得對五寶……佛、法、僧、師、自性充滿了感恩。幾十年的弘法,經歷了那麼多人的護持,一步一 步完成 老師的交代,不禁是感懷萬分。
各地的弟子知道老和尚將要圓寂大化,紛紛從四處趕了回來,不時隨侍在老和尚左右。弟子們齊聚在老和尚的禪房裡,帶著不捨的悲傷問著﹕「師父啊∼請問您還有什麼心願呢?讓弟子們來完成吧!」
老和尚微微一笑,啜了一口茶,緩慢的回道﹕「師父這生弘法,最遺憾的,就是曾經有那些因緣很好的修行者,卻沒有辦法在修行上堅持的修下去啊……。」
弟子們沉默了,好一陣子才有人問:「為什麼他們因緣好,卻又無法堅持?」
老和尚回道:「啊∼忘了宿命,忘了過去世下的決心、發的大願。」
弟子們又問了:「請問師父∼怎樣能讓這些因緣好根器佳的修行者,能够堅定的在正法菩提道上呢?怎樣讓他們記憶起宿命的悲願?」
老和尚微微笑著,喘著氣回道:「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這時,老和尚最後隨侍小沙彌悟通,突然大悟的接了一句:「……。」(下課休息五分鐘)
 

     

 http://www.yuandao.org.tw/

-----摘錄  緣道觀音廟 官方網站 修行通報單元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mmerhand&aid=2266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