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特約記者│新聞】通識沙龍年兩百場 逢甲打造知性文化學園
2007/10/11 16:28:22瀏覽602|回應0|推薦7

【聯合報系校園特約記者蘇治宏/台中報導】

逢甲大學自九十四年起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補助,除了學術研究,並致力提升學生與人文素養,結合通識必修文明史、公民素養及通識選修課程,舉辦各類藝術表演或展覽、通識沙龍與大師講座,積極打造逢甲成為知性文化學園。

通識沙龍配合學校開設的通識課程,以人文的戲劇電影、音樂美學,社會的休閒消費、生活教育,自然科技新知、環境生態等三大領域與相關主題,分別邀請各行各業的傑出人士分享知識、學習心得、人生經驗,期能增廣學生的知識視野。平均一天有兩到三場的座談,每一學年舉辦超過二百場,尤其旅遊類講座學生參加最為踴躍。

國貿系的周劭璇,就因為參加一場分享海外學生度假打工經驗的座談,今年暑假到黃石公園為期兩個半月的海外打工,「如果沒有這場演講,或許就不會有這次打工經驗。」她說。

藝文活動配合公民素養課程,由二位駐校藝術指導聘請國內外團體展演戲劇、演唱,包括雲門舞集、大開劇團都曾到校表演;同時設置逢甲藝術電影院,每週播放一部非商業電影,邀請導演及演員到場與學生分享。這學期並配合教育影展播放影片,許多學生大呼過癮。

然而有些同學表示,想參加活動卻常因衝堂被迫放棄,質疑學校的活動是否流於形式。通識教育中心主任陳介英說,每場活動皆有專人錄影,學生日後有需要時可以借閱,不鼓勵學生為了聽演講而翹課。

陳介英指出,學校舉辦藝文活動、通識沙龍的本意,是期望經由演講者的軟性交談,拓展學生知識,培養學生情意及溝通能力。密集的節目行程,是希望能照顧學生多元性,培養更寬廣的視野,學生在校內就可以見識或請教各種具豐富人生經歷的人。

為了讓學校教育能與社區發展結合,通識教育中心也邀請鄰近社區居民及中小學的老師參加,以促進社區各種學習資源共享與互動。

------

圖一:東海中文系講師李元璋在通識沙龍暢談「大學生的愛情」。(陳思穎/提供)

圖二:藝文活動邀請德國純人聲重唱團體"John Beton & the five HoleBlocks"到校演唱,帶動現場氣氛。(陳思穎/提供)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mmer84&aid=1292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