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平日荒塚無人問,今日孝子何其多
2005/06/14 00:37:18瀏覽2501|回應3|推薦16

* 圖片來源:轉寄信。

(如有朋友知道出處,煩請告知,讓我打上來源)

  前些日子,正好逄阿嬤離開之際,看到下面這則新聞,感慨很深,想到家裡那掛大人們。

  這年頭,當真孝心是稀有寶物,已經可以列為故宮為珍藏了。

  其實要談孝,我是最沒資格談的人。

  因為我自身的環境因素,我和父母的關係並不好。

  我個人認為人和人是相對的,不管對方那個人是誰,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誰待我差,我也同他一般。一種相對的互動。

  至於父母,稱不上給臉色看或好不好,只是為了保護自己,我選擇保持距離。

  每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與成長環境,或許多多少少心裡都有傷害在。

  用同一個標準來要求每個人都做到孝,或許是太難。 

  只是,我覺得如果你真覺得你父母的所為不足以讓你孝敬他們,那你也沒有理由要求你的父母給你什麼。

  既不認父母了,又哪來立場要求父母給你什麼?

  雖然我沒有正常的家庭可以養育栽培我,可是我覺得人生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肯努力,沒有活不下去的理由。所以,我從不遺撼或埋怨我的父母沒有留給我什麼,(不過事實上,他們留了,留了一堆債物給我們三個孩子)。

  因此,我對我的孩子也是一樣的想法,我可以栽培他們到長大,但,成人後,他們必需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留給他們的將是永恆的意義,而不是金山銀礦的揮霍。

  我一直不懂台灣的遺產文化,父母拚命的賺錢養小孩,然後累了一輩子再把一生的努力全留給小孩。

  他們有真的活過嗎?他們的人生真的只為了賺錢而來的?

  拚命賺錢的同時,忽略了小孩的教養問題,然後在養成了和小孩的疏離關係後,再拿遺產填補小孩。

  好奇怪的循環?

  我不懂,這樣的人生意義何在?

  因為愛嗎?

  可是這年頭,愚愛養出一堆不肖子。

  富不過三代不是沒理由的。

  想我阿公小氣的要死,不准我阿嬤花錢,自己也很少花錢,然後,辛苦攢來的錢全在他們身亡後全給兒女們敗光。而他們的兒女也天經地義的覺得父母本來就應該留財產給他們,所以兄弟姐妹裡個個計較誰分的多誰分的少。

  好離奇的想法啊。

  好愚蠢的遺產文化。

  所以,造就了今日平日荒塚無人問,今日孝子何其多的可笑畫面。

  父母在世時不孝,身亡時不敬,等有錢可領時突然間就冒出了無數孝子。

  好呀,好一個孝心啊

  能不能,父母在忙碌之餘,多分點時間給小孩表達他們的愛,聽小孩說話。

  能不能,小孩在忙碌之餘,多分點時間關心父母表示他們的愛,聽父母說話。

  我想,孩子要的只是一份關心。父母要的也只是一份有心。

  如果這樣的角色可以互相來互相去,相信孩子不會和父母疏離,父母也不會和孩子變成仇敵。

  聖經說,兒女要孝敬父母,父母也不要惹兒女的氣。

  所以說,親子之間確實也是需要一個良好的互動關係的,那是權利也是義務要做的。

  只不過,看似簡單的道理,卻很難做到就是。

  "教養"這玩意兒本來就不是可以便宜行事的東西,要簡單打發它,只得付出莫大的代價。

  咦,好像又不知不覺的嚴肅了起來了。

  歹勢啦,講這些東西,不是想糾正什麼,只是純個人抒發,也是自己提醒自己的一些生命問題。

  文字這東西實在很奇妙,在試著將心情訴諸文字時,心情也跟著流轉好幾回,所以,文字對我來說比真實的說話要更能幫助自己的生命,就像我寫小說一樣,每完成一部作品,就是讓自己又更了解自己一層。

  不過,一連講了好幾篇很剛硬的話題,我想,可能有些朋友也受夠了,歹勢啦,明天再講點輕鬆的話題嘍。

  一連失眠了兩天,要去努力睡覺了。祝我有個無夢的好覺。

【聯合新聞網 記者吳文良/台北縣報導】 

台北縣土城市公所要遷移兩處公墓蓋公園,事關祖先遺骨和補償費,通知四百多名家屬開說明會,昨天竟來了一千多人,許多人關心墳要怎麼遷,也有人更關心補償費該怎麼領。

民政課長祝養廉感慨地說,這兩處共有無主墓超過五百個,有主墓八百個,不少有主墓即使是清明節也乏人聞問,到了遷葬時,後人都出來了,甚至還出現一個墳多人爭,怪罪承辦單位只通知大房子孫,未通知也有繼承權的其他房子孫。由於秩序大亂,市公所後來決定以郵寄墓照確認,才平息爭端。

禁葬十二年的土城市第三、五公墓在明德路、永豐路,市公所規畫待年底金城路的「靈恩寺」納骨塔落成,就將這兩處公墓骨骸遷入,原地則建八千坪的公園。

土城市長盧嘉辰就任即積極推動這項計畫,為正確查估墳墓數,市公所承辦員從民國九十二年起在公墓設告示牌,如今已完成「通知送達」,期間家屬們陸續向市公所辦登記,累計四百多人;市公所造冊後,通知他們昨天上午到土城國小開說明會。

說明會是希望家屬就「領取補償費自行遷墳」及「不領補償費,由市公所協助遷至納骨塔」做選擇,雖只通知辦妥登記四百人,不知為何突然擁來千人,許多還從台中、花蓮遠道趕來,不少人抱怨未收到通知,會令他們錯失領取補償費。

這項作業依規定是不用召開說明會,但認為補償費不過一萬元,若家屬將祖先遺骨遷入公有納骨塔,只須繳數千元管理費,市公所就會定期幫他們祭祀,因此才開會宣導;但盧嘉辰看到群眾擁入,部分人士不關心遷葬,卻關切補償費數目、領取對象和方式,讓盧嘉辰感慨「平日荒塚無人問,今日孝子何其多」。

市公所民政課將要遷移的墳都拍照,依姓氏筆劃造冊,攤在台前要家屬看「墓照」指認和辦登記;這時秩序開始大亂,群眾擁到台前,自行翻閱,甚至有人還用口水在上頭作記號。祝養廉這時透過廣播,將群眾數度請回,但有人不買帳,硬和工作人員「嚕」;後來改五大姓氏的人先看,遭「少數民族」抨擊,民政課再改「唱名」方式,又有人認為沒效率。

許多人開始以遠道而來等各種理由,要求先看,還有人惡言相向,有些人甚至霸占「墓照」。祝養廉後來決定當下不再處理這個部分,改以寄墓照供家屬確認。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fsuf&aid=14186

 回應文章

維他命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5/06/19 20:25

"孩子該找消基會告"

哈,這話真好!妙妙妙。

我也是選擇保持距離的那種人,要我拿錢養壞人,更是不可能!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東方西方
2005/06/19 01:10

我一直被教到孩子是沒有選擇從天會降到哪個家庭 也不一定想被生下來 所以每對已經可以制造嬰孩的父母 有必要對自己的產品負責倒底 尤其不可破壞 否則孩子該找消基會告

人應該是互相的 誰對我不好 我可以不讓他斷手斷腳 但我逃開可以吧 更不要提讓我拿錢養壞人


維他命熙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孝順不等於孝敬
2005/06/15 15:04

我個人是覺得,孝順不等於孝敬。

而我推崇也學習"孝敬"。

孝順的順,一昧的順從父母,哪怕父母的選擇與決定或要求是無理的。

但,孝敬是,尊重尊敬,但不是全然的順從。

孝敬需要更高的智慧,是艱難的課題,自私的我,仍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