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東部的「十七年蟬」,幼蟲住在地下長達十七年,僅靠吸吮大樹根的汁液過活;奇特的是,同一地點的上百萬隻幼蟲總會在數週內一起爬出地面,蛻變為蟬,並於交配產卵後共赴黃泉。美國南部的「X年蟬」亦是如此。
這種同步且大量的生殖活動,究竟有什麼好處?在自然界,蟬是許多動物的珍饈,所以它們演化出一種不同凡響的避敵策略──每隔十幾年才大方現身,一旦出現,就多得讓掠食者吃不完。套句演化生物學的術語,這是「超量滿足」。
「十七年蟬」的生命週期所以是十七,一是因為這個數字長過潛在敵人的壽命,再則因為「十七」是個質數(除了一及本身外,沒有數字能整除它)。若天敵的生命週期是五年,則十七年蟬就能每五乘十七──即八十五年才倒楣一次。達爾文曾說過:生存就是不停的競爭。事實上,求生的武器不一定是尖牙利爪,生殖方式也可以是不錯的選擇!
改寫自古爾德 達爾文大震撼
1.依據上文,生物的「超量滿足」是以龐大的生殖量,達成何種目的?
A.佔領生存空間,擴張勢力
B.增加優良基因者的出生機率
C.在天敵的掠食下,爭取存活機會
D.用「以眾擊寡」的戰術,消滅天敵。
2.依據上文,推斷「X年蟬」的「X」最可能是:
A.十二
B.十三
C.十六
D.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