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才教育』好?還是『全人教育』好?
2007/09/10 05:50:17瀏覽3102|回應12|推薦16

馬克丁的兩個小孩終於在這星期順利入學了。

美國的小學說來真有意思,開學前會提供你一張Back to School的List,清單上詳細記載了各年級小孩這學期所需要準備的文具及生活用品,甚至包含了數量跟品牌(?),這真是有意思!因此開學前的一星期左右時間,每到各shopping center總是有一大區的Back to School販售商品,天天都擠滿了家長跟小孩,人手一清單的選購著開學用的東西。直到開學第一天大包小包的帶到學校,馬克丁終於了解:原來是學校建議家長需要準備什麼東西?以及希望家長能提供給學校哪些東西?到了學校之後,這些希望家長提供的東西(譬如衛生紙、密封袋等)將會是班上共用的。

美國小學的上課時間是早上8:30到下午2:40,1到6年級皆如此,甚至中學跟高中也都是一樣的下課時間(只是早上提早到7點上學)。開學前幾天,馬克丁一直納悶學生那麼早放學後要作什麼事呢?一天晚上七點多(其實天還是亮的啦),馬克丁吃完晚飯帶小孩去學校吊單槓運動,發覺操場上許多的小朋友正努力的練著棒球跟足球,直到快8點才結束訓練紛紛回家吃晚餐。

另一件有趣的事情是美國小學週末是沒有Home Work的。家庭作業是週一會發下來並要求學生於週五交回給老師,週末則是完全屬於家庭的運用時間。這真是一項體貼家長的措施!讓家長能在週末放心愉快的帶著小孩外出遊玩或參加活動聚會。

單單第一個星期的時間,馬克丁的頭腦與觀念被徹底的翻轉了過來。當然,也聽了許多此地台灣同胞不同的說法,包括課後輔導的安親班、才藝班、英文補習班,等等。在美國的台灣移民小孩,許多也跟台灣當地一樣的天天排滿了課程與補習。然而,馬克丁所要強調的是純美國當地『原汁原味』的教育理念是屬於『全人教育』類型。從開學前的清單選購,讓小孩子學習事前的準備工作(雖然很多都是家長代勞),到開學後的時間安排、活動參與,以及週末的家庭時間。美國教育是希望培養出一個能『思考』的小孩,而不是一個會『唸書』的小孩。能思考的小孩日後會自行思考及選擇該走的路及解決問題的方法,會唸書的小孩只能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及執行他人的命令,這是兩者的最大不同處。

台灣教育所提供及培養出的小孩,似乎是屬於『全才教育』這類型。每位小孩必須努力學習十八般武藝,即使不是樣樣精通卻也多少要唬的住別人,讓別人感覺自己的特殊不同。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小孩所比較的不單是學業的好壞,更是家長的勞心勞力程度,甚至是家長的『胳臂粗細』問題!在如此錯綜複雜情況下,小孩背負了過多家長的期待,也同時背負了過重的書包Size。

馬克丁在此並無法結論是『全人教育』好呢?還是『全才教育』好?馬克丁單純就自己所察及觀點提出論述。如果以馬克丁目前的心態來說,不彷仔細觀察小孩子每天放學的心情,以及每天上學時的臉色?看看小孩子是否開心?每天是否滔滔不絕的說著學校的種種,以及老師同學的種種?那究竟哪一種方式適合您的小孩就不言而諭了,您說是嗎?

馬克丁

9-10-2007

2007/09/11 12:33 刪除回覆
Dear 馬克丁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全才教育』好?還是『全人教育』好?」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venlai&aid=1221929
 引用者清單(3)  
2007/09/15 23:58 【鏡裡臺灣】 一樣米養出的百樣美國父母
2007/09/15 00:03 【鏡裡臺灣】 閱讀書單與語文教學
2007/09/12 19:21 【企鵝爸爸的網誌】 美國教育是全人教育?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不能不再說幾句
2007/09/26 13:53
時季常談教育可以扯出不相干的芝麻舊帳
由此可見其胸襟和見解的偏狹
說明了他為什麼被許多網友"拒於門外"
不過他已引用你的文章去大放厥辭
遭到更多專業人士"撻伐"也不意外
有機會再來拜讀大作
謝謝

恰恰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恭喜
2007/09/23 03:36

電小二

2007/09/11 12:33
Dear 馬克丁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全才教育』好?還是『全人教育』好?」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意見評論|城邦論壇,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

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馬克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這話太沉重了!
2007/09/19 07:45

小孩的教育如果要牽扯上家境能力、老師好壞,以及家長負責任問題。我想全天下都一樣啦!不分美國、台灣,還是其他各國啦!

單純一個心得感想,真的不希望成為大家爭論批判的導火線,尤其演變成人身的攻擊。小弟真的很感謝大家的批評與指教,這些都是我們全家未來在美國生活很好的參考資訊。但是,有些話真的讓我感覺太沉重了!我可承擔不起呢!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是好是壞要看你從那個角度來看
2007/09/19 05:01

是好是壞要看你從那個角度來看,像文具單的事,如果你從增加家長對學生使用文具的了解來看,那就是好事,如果你從增加家長負擔,耽誤學生課業的角度來看,那就是壞事。

最近台灣教育部在鼔勵縮短下課時間,在台灣引起很大的爭議和反感,殊不知,在美國學校,根本就沒有下課時間這回事。有的小學一天會給學生一或二次的活動時間,如此而已。

到底有下課時間是好事還是壞事?從學習的角度來看,當然是好事,學生有了作息的標準,有上課和下課的分別,下課十分鐘有很多的功能。但從學生犯罪的角度來看,有下課時間,就是壞事了。學生可能用這時間去打架,抽煙,甚至逃學。但是,難道沒有下課時間,就不會打架了嗎?這也不見得。

沒有下課時間,也可以讓學校早放學。但早放學是好事還是壞事,那又要看你從那個角度來看。像馬克丁認為早放學,可以讓親子有交流時間,但我則認為,這種交流是沒有保證的,是只有那些有錢有閒階級的人才能利用到的,對大多數的家庭來說,早放學,只是製造問題而已。在美國,很多安親班已經形成了一個企業王國了,這個市場,完全是因為學校早放學所造成的。

從有效教育和人道的角度來看,不下課事實上是很不道德的,對學生身心健康有不利影響,對學習效果而言也不好,更糟糕的是,那會造成學生上下課不分的現象。

馬克丁先生,早晚你就會知道,美國學生「上下課不分的現象」都多麼的嚴重!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讀讀美國報紙吧!
2007/09/19 04:46

美國學校教學生自主?美國教育是全人教育?美國學生比較有創造力?

這些話實在不知道根據什麼,又指的是什麼。太多人對美國教育根本是門外漢,住在美國,小孩在美國讀書,就自以為對美國教育很了解了。求求你們,不要再繼續散播錯誤訊息給台灣的朋友們了。

尤其是123酷媽,你要好好的檢視一下你的美國月亮比較圓心態,情人眼裡出西施,因為這個不科學心態,當比較台灣和美國時,你說錯話的例子太多了,遠的如阮玫芬爭女事件,近的如說美國每一個州都比台灣大的話。

住在美國,對美國教育有興趣的人,我了解絕大部份不可能去做實地的觀察,也不是教育學者,不要求你們去讀學術性文章,但只要求你們平時注意一下美國一般報紙上的報導吧!至少讀個幾篇以後,再來發表你的評價吧!

你不妨報導你的經驗,但是是否等到你真的了解了什麼以外,再來做評論好嗎?

你們對美國有盲目崇拜,我干涉不到。但是由於諸如像你們這樣倒黑為白的報導,可知道已經誤導了多少和你們一樣認為美國月亮比較圓的台灣人了嗎?而且也把台灣教育和台灣學生害慘了。

讀讀美國報紙吧!


馬克丁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各位家長們!輕鬆一下嘛!
2007/09/18 12:30

沒想到馬克丁的一篇文章引來大家的意見不同而起爭論。真是罪過罪過!

無論是那位朋友的回應,馬克丁都先在此說聲『感謝』!因為都是對馬克丁的指教與愛護。同時也都認同是在不同背景下所可能產生的現實,因此對馬克丁來說都是一個收穫。

畢竟馬克丁先前曾於美國留學,只是當時未婚沒小孩。十年後又再度負笈到美定居,身分有了不同,動機也有了大不同,因為希望小孩能有一個不同的選擇機會。是好是壞?馬克丁目前無法下一個明確定論。畢竟還是一個開始罷了!

感謝大家對此議題的踴躍回應!表示大家都非常關心小孩的教育問題!但是希望大家能摒棄歧見,共同為了下一代而貢獻己力,或許這才是真正愛小孩的表現吧!

謝謝!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點不同意見
2007/09/18 05:36

 Alex兄用了撻伐  而酷媽女士則用了以偏概全  我想您們兩位隊時季常兄的不同意見可能反應過度了些  尤其酷媽女士  您的親身體驗不正好說明了您的意見也只是一偏嗎  為甚麼要這麼"撻伐"時兄的意見呢  很不幸的 我的親身體驗與您相去較遠  難道我因此也可以指責您是以偏概全嗎  我想我們大家對美國與台灣的教育應該都是某種程度的"瞎子摸象"  這才是比較公平的說法吧 

其實時兄只是一再的為文闡述  我們台灣自己的教育並非全盤皆非  而台灣同胞對美式教育的盲目憧憬 模仿與認知不足則可能造成台灣教育體系不可逆轉的傷害  而我想這也才應該是我們大家在這裏為文討論的重點

首先 對關心這個議題的網友們  我必須特別指出一點  絕大部分於此為文的朋友對美國的義務教育(k-12年級)經驗都是在所謂的好學區裏發生的  如果我告訴大家我在傳統美國白人之藍領與低階白領家庭聚居的紐約上州學區和紐約市內的東哈林區(以黑人與波多黎各的中低收入家庭為主)與中國城(以大陸新來的福建移民為多)學區親身調查所知道的故事  我想大家對時季常先生的許多論點一定會心有戚戚焉的 

這個暑假  美國有一檔電影  片名是 Freedom Writers  就是描寫 LA inner city 壞學區高中的真人真事  想對美國基礎教育體系做更多方面了解的朋友不妨找來DVD一觀  必有所穫

 



123酷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全才和全人各有利弊
2007/09/18 00:51
酷媽的孩子都在美國接受教育,從學前學校〈Pre-school〉一直到大學研究所,應該算得上完整體驗了吧,酷媽本人也曾在美國學校工作,所以客氣說起來,自認對美國教育的了解還有一點。

馬克丁的認知並沒有太大誤差,只是舉了幾個例子不盡然能概括全人教育的優點,但不用比較也可以看得出來的是,台灣的確是走全才教育的路子,結果就是現在的社會問題叢生,當然最嚴重的就是立法院諸公的水準。

2004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進行電視陳述和辯論,有人提問何謂「教養」?倆位又是博士又是台大律師的候選人,支吾半响竟都答非所問。台灣的教育改革只証明了是一種盲目的投資衝刺。

回應欄裡有人也太胡說八道,什麼美國小學沒有下課時間,也沒有午休時間,真是以偏概全,把他們的小學放大成為全美小學的模式了。至於訂購文具,酷媽這邊的小學是讓父母選擇,願意由學校代購的,繳錢給家長會統一購買,以避免校方壟斷或拿回扣,選擇自己買的好處是可以精挑細選,會打算盤的家長還可以比價,找sale買得更便宜。

有些小學自己設有after school program,也有些小學跟社區中心合作,學校放學早,家裡沒人照顧的小孩可以參加這些課後活動,有些高中生要拿社區服務的學分,也會利用這個時機為小學生做課業輔導,課後活動收費並不高,主要是協助沒錢沒閒的家長。

學校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奠定基礎的「傳道授業解惑」,一方面是培養孩子學習團體生活,這些是許多父母單方面做不到的,但不代表父母就沒有責任教養自己的孩子,如果美國教育的失敗是因為太倚賴家長,那麼台灣教育的失敗要怪誰呢?如果認定美國教育失敗,還把孩子送到學校接受教育,這樣的家長豈非也是根本沒有存在的必要和需要?!

時季常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為什麼會有學校?
2007/09/17 13:47

如果按ALEX所講,學校根本沒有存在的需要和必要。

我們當老師的,當校長的,都要有執照才行。即使是沒有執照的,也要經過一定的審核,才讓你到學校去上課。這個原因就像醫師藥師都要有執照才行,沒有執照是不能替人看病或開處方的。即使如此,爛老師,爛校長,爛醫師還是不少。

但是生小孩是不需要有執照,當父母也不需要有執照,你覺得有幾個父母是像樣的?有多少父母真的是小孩的行為典範?有幾人修過教育心理學?有幾人懂得如何教導小孩如何安身立命?

這些不談,即使是學科都不行。在我們小時候,文盲的父母還一大堆,什麼幾何代數,聽都沒聽過。

為什麼會設學校?古今中外都一樣,那就是家長靠不住。美國教育為什麼會失敗?除了本身體制不好以外,另一個非常重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太過份倚賴家長了。

如何家長靠得住,根本就沒有設學校的需要和必要。

德國和日本崛起的主要原因就是普及教育。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一些體驗與感受
2007/09/14 21:40
馬克丁寫得不錯,依據一些個人的觀察就台灣與美國小學教育的傾向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談不上嚴謹之作,但娓娓道來,另有一番清新的感覺,有不少觀察我也頗為贊成,我在這裏寫一篇過去我在美國生活的一些體驗。

有一年過感恩節,有一位美國朋友邀我到他家吃飯一起過節,那位朋友一家五口,除了他的妻子之外,還有三位小孩子,是個典型的美國中產階級家庭。我們一起吃飯,有說有笑,覺得這個家庭很溫馨。飯後,我與那位美國朋友聊天,聊著聊著,就談到小孩子的教育問題。他說:「我的小孩子是我的老師」,我聽了大吃一驚,於是我問何以故?他回答:「我與我太太以前都沒有養育小孩子的經驗,因此我們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如何做好父母親。」,這一父母觀不是以前我在台灣感受到的,而我也觀察到這一對美國夫婦在要他們的小孩子做事的時候,都不忘說個「請」、「謝謝」,至少就這一個美國家庭而言,父母親與小孩子之間的關係有點像是地位平等的朋友,而他們也努力地以身教代替言教,讓我開了眼界。

另外一個經驗則是相差很大的感受,我在另一個聚會場合中認識一位美國人,他是個藍領階級。由於天色已晚,於是我搭他的卡車回家。途中他問起台灣父母親對小孩子的教育,我說台灣很多父母親對小孩子期待很高,希望他們好好唸書,一般的中產階級家庭都希望能夠讓小孩子至少讀到大學畢業。或許我所說,觸動了他心中的往事,他提到以前小時候看到華人父母親都很呵護小孩子,而他的父母親在他小時候就離異,任憑他自生自滅,說著說著,他不禁留下眼淚,彷彿對過去消逝的光陰有著無限的感嘆。我看到這一位昂藏七尺之軀、身材比我壯碩的美國男士在我面前掉下眼淚,覺得十分吃驚。

還有一個例子也滿有意思,我曾經在美國當過教學助教,班上有一位美國學生是數學系的,因為經濟學是核心課程之一,於是他跑來修課。我與這位學生在聊天中得知,他從進大學開始起算,已經陸綠續續唸了六、七年都還沒畢業,我問何以故?他說,他家裏沒有錢供他唸大學,但是他很想唸書,又對冷門的數學很有興趣,於是他就採取先唸一唸再休學的作法,休學期間到處打零工,清潔工人、小餐廳的廚師等等,反正他覺得可以做都去做,言談中,眉宇之間充滿了驕傲,絲毫不以未能及時畢業為意,反而以他能自力更生為傲。

美國人的教育相當強調獨立自主,自我完成,學校教育也相當強調這一點,或許這就是馬克丁為文的原意。這是美國社會的基本價值,在這個氛圍下,如果沒有做到這一點,反而恐怕會惹人訕笑。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階段,內容都很簡單,其目的也是讓小孩子能夠有時間找出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想走的路,並鼓勵課堂參與,鼓勵實地動手去做等等。當然在這個制度下,可以培養出像比爾蓋茲的人物(他在高中時就往電腦程式寫作上發展),也會看到街頭幫派混混,在校園中攜槍販毒槍稱老大。不論是在美國或台灣,小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其實是家庭教育,而美國學童教育的階段基本上是以不增加小孩子的負擔下,讓家長們能夠好好承擔教養的責任,學校教育不能替代家庭教育,本來就是應該如此。
.
.
.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