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五大亮點 看見不一樣的萬山部落
2024/07/20 09:49:11瀏覽841|回應2|推薦10
高雄茂林「萬山岩雕」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訊息?你是否對這台灣最神秘的圖騰充滿好奇心?但卻又無法面對路程遙遠、路途艱辛與野宿的挑戰?現在只要在萬山部落的萬山岩雕模型屋,透過模型、照片與導覽老師的專業解說,能就讓你輕鬆的與萬山岩雕進行第一次的邂逅。萬山岩雕模型、萬山舊部落模型、萬山村石板屋演繹與下潛式石板屋、工寮廚房原民風味餐、超級食物油芒,五大亮點讓你看見不一樣的萬山部落。

[Oponoho 曙光照射的美地 萬山舊部落模型屋]
高雄茂林濁口溪上游崇山峻嶺間,海拔高度 1475公尺的萬頭蘭山下,一個四周盡是懸崖峭壁,被萬山部落族人稱為 Oponoho 「歐佈諾伙」(意指:曙光照射的美地) 的斜坡台地,一群萬山先民在此建屋結社生活,日治時期稱為「萬斗壟社」,民國以後則改為「萬山村」,並於民國 46年 (1957) 由國民政府集體遷村至現址。導覽老師「阿各 (Ake)」表示, 高雄市茂林區有茂林、萬山與多納三個原住民里,雖彼此為鄰同屬魯凱族,但卻各自發展不同的語言,因此言語不通。來自「歐佈諾伙」目前人口數只有約 450人的萬山里族人,心中一直有個期許,或許將來能成為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七族。

萬山舊部落模型屋中,一座萬山舊社模型,是根據實地考察、拍照與記錄依比例所製作。模型上的石板屋沿山坡而建,透過解說台的按鈕能相對找到屋主的石板屋位置 (有燈會亮)。導覽老師表示:民國 46年 (1957) 萬山舊部落集體遷村時,並不是全部落同一天一起搬離,而是用換工方式大家相挺相扶持一家一家搬。他們先將屋頂拆下,並將石板陸續搬到新部落使用,因為他們把石板當作家當。而屋頂要拆下的原因,是因為久無人居的房子沒人生火,沒有煙燻保持恆溫乾燥,屋頂木料很容易腐朽,二、三年內就會坍塌,所以現今去部落舊社還能看見完整的石板屋結構。

導覽老師特別介紹萬山舊部落中,四個重要的設施:
1. 部落隘口位於山脊鞍部,部落四周盡是懸崖峭壁,這裡是部落的唯一的出入口,道路狹窄地處高地易守難攻。

2.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推行理蕃政策,會在每一個部落設立警察駐在所及蕃童教育所,除監控部落活動外,也進行教化工作。(照片:右上)
3. 青年聚會所,禁止女性靠近,是部落男人議事、學習傳統技能與傳遞知識重要的場所,部落出草後,獵到的人頭也會先放在這裡。(照片:右下)
4. 「萬山神石」為萬山舊社的守護神,神石是一片形似百步蛇頭狀的大板岩,以 45度呈斜角崁在石牆之中 (目前因風災樹倒而擊斷,平躺在地上),根據萬山發展協會記載為藍健安家族所有,部落耆老指出萬山神石很具靈力,不小心碰觸非死即傷,故族人每四年都會到藍健安家屋前做祭祀活動。(照片:左)

[萬山岩雕 台灣最神秘的圖騰 是外星人留在地球的訊息?]
「萬山岩雕群」位於萬山舊社 (萬斗籠社) 的傳統狩獵區山林中,首次發現公開於 1978年,是台灣首見的史前「岩雕藝術」,目前推估岩雕年代距今約 500年至 1600年前,其確實的創作年代及創作族群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導覽老師表示自從古道崩塌後,去萬山舊部落路變得很遠,從馬里山溪登山口到舊社來回需時二日,去萬山岩雕群更遠,要走完四個遺跡,至少需要四日。你是否對台灣最神秘的圖騰「萬山岩雕 」充滿好奇心?但卻又無法面對路程遙遠、路途艱辛與野宿的挑戰?現在只要在萬山岩雕模型屋,透過模型、照片與導覽老師的專業解說,能就讓你輕鬆的與萬山岩雕進行第一次的邂逅。

1978年,當時任教於在屏東師範學院的高業榮老師,於高雄市濁口溪上游北岸,發現第一座萬山岩雕遺跡,高老師依帶領的萬山族人所說名稱命名與編號為 TKM1「孤巴察峨」。

「孤巴察峨」萬山部落語意:「有花紋的石頭」,為一巨大之砂岩塊,是萬山岩雕群中紋飾最多,既豐富且具完整性的一座, 在 80餘平方公尺的岩石表面上佈滿了人像紋、人臉紋、同心圓、圈狀紋、游渦紋,以及許多無法解釋的圖形,具有高度的藝術研究價值。次年 1979年發現的 TKM2「祖布里里」則是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依發現者高業榮老師之定義,T:台灣、K:高雄、M:茂林而有 TKM1 - 4之名稱。) 

流水紋 (註:為保護萬山岩雕,目前已明文禁止拓印,踩踏岩石也必須脫鞋裸足,現場裝有攝影機監控。) 

1984年再度發現第三處萬山岩雕,被命名為 TKM-3「莎娜奇勒」 (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1989年內政部將此三處岩雕公告為第三級古蹟「萬山岩雕」。2002年底高老師發現了第四處岩雕,命名為 TKM-4「大軋拉烏」(用發現地的萬山傳統地名命名)。萬山岩雕群遺址目前共計有 4處 14塊岩石,並在 2008年8月22日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公告指定「萬山岩雕遺址群」為台灣第七處國定遺址。

從魯凱族古老的創生神話註釋,推測一號岩雕中全身的人像圖紋代表湖神,或為百步蛇精靈的象徵,以高舉的雙臂伸向廣闊無際的宇宙。

小盯嚀:若要前往萬山舊社或萬山岩雕群探訪,除要依規定向三個單位 (警政署申請入山證、.林務局申請出雲山自然保留區許可證與高雄市文化局申請許可證) 申請核准外,山區路線鮮有人煙,沒有布條岔路多,沿途山壁多有巨大崩塌,地形時有變化,建議與萬山社區發展協會聯絡,協助聘僱嚮導與安排接駁車,有部落嚮導帶路比較安全。
前往萬山社區發展協會的斜坡路,坡崁上畫有放大版的萬山岩雕圖案,並有「萬山岩雕 - 吃蛇的女人」神話解說牌。太古,萬山舊部落,其中拉巴烏賴 (Laba’ulai) 貴族家祖先娶外族女子為妻,她趁家人下田工作時,招引大批蛇類,並把百步蛇和著甘藷一同燜熟,在家人未返家前先食用蛇肉果腹,剩下的甘藷留給家人,不久家人身體日漸衰弱,一天當她到河流取水的時候,家人揭開土窯才發現她有嗜食蛇肉的惡習,很不諒解這種褻瀆神明的愚行。可是外族女子也不甘示弱,便撿取百步蛇納入前襟,逆著濁口溪方向而去,她臨行時約定他的夫婿在祖布里里和孤巴察峨大石處相見,但其夫婿終未履約。她便在岩塊上一面雕刻一面吃蛇肉充飢,所丟棄的蛇骨頭都變成百步蛇,那時岩塊還像小米糕一樣的鬆軟,所以他踩上去就留下腳印,趴下去時就印出了人形。最後便獨自回到自己的村落。

[萬山村石板屋演繹 依年序具體呈現萬山部落石板屋的演化史]
萬山村石板屋演繹,六個縮小版萬山石板屋模型,依年序將石板屋結構演化過程以具體樣貌呈現,完美展示萬山部落石板屋的演化史。

石板屋使用板岩或頁岩作為建材疊砌牆面與舖蓋屋頂,六個縮小版萬山石板屋模型,依演化時序排列,從最原始單邊靠著山壁,以大板岩為天然遮蔽屋頂開始,進而將大板岩屋頂改成以木為橫梁,頂上舖設茅草遮雨防漏的單面式茅草屋頂 (照片:左上)。茅草屋頂下雨時房屋常會漏水,且茅草受潮會腐爛,每年必須更換,為改善茅草屋頂的缺點,萬山先民們開始運用石板舖蓋屋頂,成為單面式石片屋頂,屋頂的外型有如百步蛇的鱗片般,下雨時雨水會沿著石板外緣流下去 (照片:右上)。板岩堆砌期石板屋發展到有橫樑之屋脊式建築,進入成熟的石板屋階段,門、窗也從側邊,移至石板屋正面 (照片:下)。

隨著部落戶數的增加,石板屋進入社會階層期,正面牆壁原為疊砌板岩,進化為前牆立板式石板屋,藉平面石板面積之大小,展現家族人力、財力、物力之階級 (照片:上)。日治時期建築受到影響,學習了屋立柱型態建築,石板屋加入騎樓式建築,增加遮風避雨功能與互動空間 (照片:下)。

[會呼吸的下潛式石板屋 萬片板岩層層砌 山林石屋代代傳]
台灣多颱風、多地震,萬山先民們有智慧,為了防颱將石板屋蓋得很低,屋頂高度不會超過斜坡角度,每當颱風一來,強風都剛好從屋頂掃過,不會掀翻屋頂。但因為屋頂高度不足,為求人體工學及屋內活動空間之便利性,有三分之一就向地平面以下發展,以爭取高度空間。

為提高隱密性,住屋週遭草木蔓藤任期生長,藉以覆蓋低矮的石板屋,若有敵人來犯,低矮的入口讓來犯者入屋時必須彎腰俯首,鎮守屋內的成員即可輕易砍下敵人首級。另有一說,萬山族人認為彎下頭來進入屋裡,這是尊敬屋主的一種表現。

導覽老師表示:下潛式石板屋有三分之一在地平面下,靠重力堆疊的石板牆壁與屋頂,石板間沒有粘著劑,縫隙間形成氣孔,空氣能流通,火煻的煙能順著氣流從縫隙往外飄,所以即使沒煙囪,室內也不會薰眼嗆鼻。冬季室內火煻旺盛,熱氣由屋頂縫隙外飄時,形成的白煙像是噴煙,所以才說石板屋是會呼吸的房子,而且石板厚夏天隔熱、冬天保溫,恆溫效果佳能「冬暖夏涼」。

這座長方形下潛式石板屋為雙室型石板屋,仿萬山舊部落的石板屋格局建造。門的位置在中間偏右 (面對石板屋),俯身拾階進門後,首先看見的是爐灶區 (廚房) 與儲糧間,左邊有一道門,進入後是生活起居空間 (客廳與寢室)。導覽老師表示:魯凱族的喪事處理和埋葬方式,依善死或惡死各不相同。惡死者在處理程序上附帶有諸多禁忌且是戶外埋葬 ,善死者的埋葬方式為室內葬,在石板屋內掀開地面的石板,挖掘墓穴埋葬死者後再蓋回石板。

[青年聚會所 年輕男子傳統技能的訓練中心]
青年聚會所,萬山部落男人議事、學習傳統技能與傳遞知識重要的場所,也是傳統部落男子養成教育及政治、軍事、祭典的所在地,過去部落出草後,獵到的人頭也會先放在聚會所,這個剛強又有神聖力量的場所,向來禁止女性靠近。

導覽老師表示:萬山祖靈祭每四年舉辦一次,現今為配合族人工作求學,乃將祭典濃縮在一天舉辦,並特別將祖靈祭其中一項「勇士祭 」凸顯出來舉辦。勇士祭當天,部落會邀請鄰近的青年會一起來跳勇士舞,展現部落男子的力與美。之後進行「勇士出征」將打獵的技巧及精神簡化為闖關關卡,參加的年輕男子必須通過層層關卡,到達終點用白毛巾擊打石頭,象徵砍人頭動作,並迅速拿起石頭抵達祭典會場,進行「報戰功」得到全場的歡呼,並獲得象徵勇士的羽毛,青年聚會所框架上有四顆代表人頭的石頭,代表勇士祭已辦過四屆 (其間曾有停辦過一段時間),他本人就是第一屆勇士祭得到羽毛的參賽者。

[工寮廚房 原民風味餐 產地餐桌最近的距離]
「工寮廚房」原民風味餐,食材來自萬山社區發展協會自種的「混種區」菜園,以當季菜園生產的蔬果入菜,簡單的調味,搭配原住民特色食材樹豆、馬告烹飪,張顯原民料理特色,並透過擺盤呈現餐桌美學。

特別介紹 「懶惰吉拿富 (Sisia)」,材料同吉拿富 (Cinavu),有豬肉、芋頭粉、糯米與假酸漿葉,不同的吉拿富是用整片假酸漿葉包起來,懶惰吉拿富的假酸漿葉是直接切碎與豬肉、芋頭粉、糯米混合後,一起煮成粥狀。因為不用先蒸煮豬肉、芋頭粉與糯米,沒有假酸漿葉與月桃葉包裹工序,快速又方便,口感、味道同吉拿富,因此被稱為懶惰吉拿富,又被稱為部落咖喱。

[認識超級食物 油芒]
萬山社區復耕台灣原生種作物—台灣油芒,油芒禾本科油芒屬的多年生植物,株高可達 80公分,甚至有 120公分,有時粗莖桿會木質化。油芒能抗旱、抗寒,適應鹽化的惡劣土地,與小米、紅藜、樹豆等,同為原住民傳統農作物,因營養豐富被稱為「超級食物」。

油芒雖然曾經是原住民部落的傳統作物,但因為口感不如小米、玉米與芋頭,在食物豐富、選擇性多的情況下,漸漸的被部落族人所遺忘而不再種植。根據中研院研究,油芒榖粒的蛋白質含量與小麥旗鼓相當,而為稻米的 2倍;鈣、鎂蘊含豐富,為稻米的 7倍;鋅的含量也很高,為地瓜的 5倍。脂肪則是稻米的 8倍,也比小米高出 1.8倍。苯丙胺酸和色胺酸,分別是稻米的 2倍及 1.6倍。

萬山部落超能量籽「油芒」,台灣特有種,植物界的明日之星,也是超級食物的三位明星 (油芒、樹豆與小米) 之一。

萬山社區發展協會,部落特色產品創新研發計畫在油芒顧問徐子富老師的協助下,成功研發數款岩雕圖騰及山中動物模組,並進行了「部落油芒超能量籽下午茶」試賣,品項有油芒手工餅乾、桑芭茶、油芒甜甜圈與萬山岩雕煎餅。

油芒手工餅乾伴手禮盒,最是受到消費者的熱烈歡迎。

遊客透過萬山岩雕造型手工皂 DIY 與油芒餅乾手作體驗,拓印萬山岩雕圖騰,可以將萬山部落美好的記憶帶回家與親朋好友分享。

高雄市茂林區萬山社區發展協會
地址:高雄市茂林區萬山里4鄰39-1號
電話: 07 680 1538
FB 專頁,搜尋:萬山部落

歡迎加 LINE@夫子,追蹤 [夫子。旅食趣] 的新文發表

加入好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ephenchencyk&aid=180827878

 回應文章

秀秀
2024/08/23 11:31
看了都好想去噢!!

皓呆土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4/07/20 10:15
好豐富的資訊 ,很有教學意義 ,值得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