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公投予自我之思考 - 純個人用
2011/04/14 00:50:31瀏覽262|回應0|推薦1

同樣的這只是個人閱讀的心得隨筆札記,無關任何對象之評論!

【公投】二字近期隨日本核電危機再度躍上媒體版面,特別某些牽涉國家永續發展的問題,再度進入政治人物的政見~~  於是民間團體甚致明星藝人也熱衷其中~民間的聲音當然爾以最直接的民生福址生命安全作出發點~ ,而我個人當然也有傾斜的支持方向,但在用文字記錄思考的過程時,是無關支持哪個說法或論點,只是單純的思考方向記錄和咀嚼各種論點… 

  • 我是不是該思考公投二字的基本內涵與價值性?公投又是否能為爭議的話題提供足夠力量的解答?
  • 民國68~70年代的時代背景也曾有過類似的爭議﹕十大建設該不該在國家財政吃緊時推行?老一輩政治領政人物孫運璿/ 李國鼎/及蔣經國........etc,.  最後為何仍在負面聲中堅持施行?結果又造成了什麼影響?他們堅持的是什麼?....
  • 民間的聲音或民意的支持在國家的領導者或政策主事者之中,在今天伴演的是施政的輔助參考價值?亦或是淪為民粹的濫用?成為個人權力魅力的包裝?
  • 沒什麼~ 我只是厭惡透了一堆浮淺的作秀和民粹,卻又不得不接受這樣一個素養失衡的民主環境,特別是掌舵手卻左轉右晃,一整個詭異莫名...到底是船頭要朝向目標或是順應風勢?
  • 於是到最後,是否能所有爭議性議題都可以轉公投作為依歸,那施政的結果到底是誰要負責,還是像一堆既愚蠢又習於濫用文字的人說這是共業~

總之~天災與人禍?  我總是看到!也相信人禍多的數不盡,卻沒人願意相信這不是命中註定。

------------------------ 以 下 為 閱 讀 參 考 來 源(轉載) -----------------------

陳翁平/ 1995年魁北克主權運動的探討: 兼論對臺灣統獨問題的意含與影響, 華立圖書, 民90, p.14

公民投票(Plebiscite)英文一詞, 是由Plebs(普通人)與Scire(暫同)兩字所構成, 即一般國民作出決定的意思. 它源自古羅馬時代, 係指一國之公民針對全國相關之政策事務與特定問題, 舉行全體公民直接投票, 以贊成或反對兩種選擇, 決定政府之施政措施或限制政府之特定作為; 也有使用複決(Referendum)一詞來表示. 事實上, 即使在西方文獻裏, 這兩個名詞並沒有絕對精確的用語界定及統一, 也用得十分混亂, 兩者字詞意含, 至今可謂仍無定論. Plebiscite 一詞在西方國家目前已較少使用, 帶有些許負面色彩, 其本身往往指得是非建制性的投票, 如對有關國家主權, 領土變更等議題進行票決. 大體言之, 公民投票的意含, 常被指稱為不同的類型, 基本上大約可分為幾種: (1) 決定國家前途的公民投票, 例如領土, 主權歸屬, 國號等的便更.(2) 對制憲或修憲的複決投票(Constitutional Referendum) (3) 對重大公共政策行使複決權(Public Policy Referendum) (4) 諮詢式複決權(Consultative Referendum), 此類之複決雖未有法定拘束力, 而是僅供施政之參考. 如奧地利之"公民詢問"
(Volksbefragung), 但其結果往往具有高度之事實拘束力 (5) 則是地方層級之創制(initiative), 複決權, 必須限於地方自治團體之 "地方自治" 事項.
................................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t6art&aid=5044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