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女性朋友要小心
2009/03/26 17:51:53瀏覽2259|回應1|推薦13


經期過長 當心子宮內膜增生



【李耀泰/臺南郭綜合醫院婦產科主任】



一名28歲婦女自訴經期過長及異常出血,經婦科和超音波,發現子宮內膜肥厚約兩公分。以子宮內膜搔刮術取出送化驗,病理報告為子宮內膜複雜性增生,以黃體素治療3個月後定期追蹤,一切正常。



一、月經的成因



       
月經由腦下垂體分泌濾泡刺激素,刺激卵巢濾泡,排卵後如沒有懷孕,子宮內膜剝落便成為月經。在月經來臨前,子宮內膜的厚度約12毫米,在經期後因內膜已剝落,子宮內膜厚度在5毫米以下,停經後婦女亦應在5毫米以下,如子宮內膜異常肥厚,便有子宮內膜增生的可能性,應做子宮內膜切片檢查。



二、何謂子宮內膜增生



       
子宮內膜增生指子宮內膜厚度增加,細胞出現異常改變,基本上是病理檢查的診斷名詞。其發生類似子宮頸上皮變性(dysplasia),可以持續不變或逐漸進行成為子宮內膜癌,亦可自然或經藥物治療後消失。



       
不同的是,子宮頸變性在無症狀時可藉子宮頸抹片篩檢,而子宮內膜增生則多在子宮不正常出血後才接受檢查。子宮內膜增生可存在於整個子宮腔內膜,亦可局限在子宮內膜的一或兩個部位。



       
子宮內膜增生為子宮內膜厚度增加,內膜腺體有大小和形狀不規則的增殖,及腺體/基質的比例增加。



三、子宮內膜增生分成四類



(一)簡單性增生:長期追蹤變成子宮內膜癌的機會小於2%。



(二)複雜性增生:長期追蹤惡性的機會約3%。



(三)簡單性非典型增生:將來惡性機會為8%。



(四)複雜性非典型增生:將來惡化的比率約29%。



四、子宮內膜增生的可能因素



(一)雌激素:長期接受不間斷雌激素的刺激(中間沒有使用黃體素),雌激素可以使內膜細胞增生,反之,黃體素則有抑制內膜細胞生長的作用。肥胖症、多囊性卵巢、顆粒細胞瘤和黃體卵巢瘤分泌雌激素皆會增加。



(二)泰莫西芬(tamoxifen):可以預防乳癌的復發,但卻會增加子宮內膜增生的病灶,因它對乳腺細胞主為抗雌激素功用,但對子宮內膜仍具弱雌激素功效,會刺激內膜生長。



(三)基因改變:子宮內膜增生臨床表徵主要為不正常出血和經血時間過長,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增厚,最後診斷需靠子宮內膜切片病理檢查。



五、子宮內膜增生的治療



(一)黃體素;



(二)性腺激素釋放荷爾蒙類似物(GnRHa);



(三)含黃體素釋放避孕器(蜜蕊娜);



(四)芳香環轉化酵素抑制劑;



(五)手術:對停經後或已完成生育的婦女,如診斷為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應將子宮全部切除。經子宮搔刮術診斷為非典型子宮內膜增生的病例,在接受子宮切除後的病理檢查,有25%同時存有子宮內膜癌病灶。



       
子宮內膜增生由育齡至更年期婦女皆相當普遍,醫師和病患能密切注意,可以減少或早期診斷許多子宮內膜癌,對增進婦女的健康,必有助益。



最近我媽人一直不舒服 子宮頻頻出血



 



去婦產科看 醫生說是子宮內膜肥厚



今天得知檢驗報告 說我媽得的是子宮內膜癌



必須轉到大醫院去做子宮內膜的檢查



這個交給醫生 我是比較不擔心 我相信醫生給已把我媽治好的



可是我傷腦筋的問題就來了



我媽應該要吃些什麼東西 對我媽比較好 又是什麼東西最好不要碰



有什麼禁忌 是要多多注意的 麻煩各位達人



幫幫我這個憂心忡忡的女兒的忙



因為我真的姐很擔心 所以能幫到我的人 我將給出20分



拜託了~



l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1. 不正常的陰道出血;停經後的異常陰道出血、或經血過多。



2. 帶有異味的陰道分泌物、且常染有血絲。



3. 腹部不適,子宮積膿和貧血等。



4. 病人體質:例如肥胖、不孕、高血壓、糖尿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等,在子宮內膜癌的患者常發現。



l 疑似子宮內膜癌的症狀:



1. 停經後陰道出血的婦女。



2. 停經後婦女疑似子宮腔內蓄膿者。



3. 停經後無症狀的婦女,在抹片檢查卻出現子宮內膜細胞者。



4. 停經前有間歇不規則陰道出血者。



5. 停經前有不正常陰道出血者,特別是在不排卵患者。



診斷



1. 分次子宮內膜搔括術:分別取出子宮內膜細胞及子宮頸內口的細胞,分別送病理組織學檢查,是最有效診斷子宮內膜癌的方法,診斷率達95%。



2. 子宮內膜灌洗法:使用一種特殊的灌洗器來收集標本,做細胞或組織學檢查。



3. 子宮內視鏡:能確定病變的位置和範圍,並可做切片檢查。



4. 以磁振造影(MRI)評估子宮內膜癌對子宮肌層的侵犯程度,其準確性達80~85%。



5. 膀胱鏡、直腸鏡、大腸鋇劑顯影檢查,診斷膀胱、直腸是否受子宮內膜癌的侵犯。



6. 血清腫瘤指標:CA-125,CA-153,CA-199,LSA。



治療方法



  手術為最主要的治療方式,經由手術來確定子宮內膜癌的期別,再決定考慮予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或荷爾蒙治療。手術方式包括切除子宮、部分陰道、兩側輸卵管和卵巢,以及骨盆腔液細胞檢查和淋巴摘除。放射治療約予4000~5000cGy劑量,作為輔助的治療。化學治療對子宮內膜癌的效果並不好,目前常使用cisplatin,adriamycin,cyclophosphamide或5-fluorouracil。荷爾蒙治療使用provera及megace。



子宮內膜癌的治癒率:

























期別



治癒率(%)



I期



85~90



II期



50~60



 


III期



 


30~50



IV期



10~25




l 影響預後的因素:



1. 年齡:年紀輕預後好。



2. 細胞組織學的分類:腺鱗癌、乳突狀漿液癌、透明細胞癌預後最差。



3. 細胞分化的等級:分化愈好,預後愈好。



4. 子宮肌層被侵犯的深度:侵犯愈深,預後差。



5. 血管、淋巴被侵犯:易復發。



6. 荷爾蒙接受器:黃體素受體含量高,預後愈好。



7. 治療方式:不同治療方式會有不同的結果。



8. 血液腫瘤指標Ca-125的濃度:應用於預後之評估。



9. 腫瘤的大小。



10. 腹腔內有無腹水細胞。



不宜服用大豆異黃酮素ˋ易使內膜增厚.



飲食上清淡五分飽ˋ頭腦盡量放鬆靜坐腦無所思.



您好



子宮內膜癌顧名思義是從子宮體的內膜產生出來的癌症。它佔婦女癌症總數的7%,佔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的20%-30%,
與子宮頸癌和卵巢癌並稱為女性生殖道的三大惡性腫瘤。在美國是最常見的癌症,大約有13%的婦女癌症是子宮內膜癌,在台灣因為日益西化的飲食和生活型態, 發生率也逐漸增加,是僅次於子宮頸癌的婦科癌症,但死亡率卻逐年下降,主要是子宮內膜癌可以在早期時做診斷並治療,就會有很好的治癒率。它好發在五十歲以
上或更年期的婦女最常見,若是發生停經後陰道出血就應即刻就醫。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往往與肥胖、未婚、未育、糖尿病、高血壓、乳癌等有關,尤其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關係非常密切,所以了解其好發因素,才能早發現早治療。



肥胖者:在1960年代就發現子宮內膜癌患者的平均體重較正常高13%。到1980年肥胖與子宮內膜癌的關係得到了進一步確定,因為過多的脂肪組織會產生過量的雌激素,造成子宮內膜的過度刺激進而引發癌症。



糖尿病患者:危險性增加2.8倍。



高血壓患者: 危險性增加1.5倍。



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並存者 : 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壓可常會並存,患有此三種疾病的中老年婦女罹患內膜癌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更應小心。



月經失調患者: 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經期紊亂、量多者是正常女性的3倍。月經失調多因卵巢不能正常排卵引起,也就無法正常產生黃體素,所以體內欠缺有效的黃體素來制衡及穩定
雌激素,因而導致子宮內膜增生病變,最終可能引起癌變。例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就是排卵功能不良,子宮內膜癌的年輕患者大多和它有關。長期不規則出血, 藥物調經效果不佳,越是接近更年期子宮內膜病變機會越高,應使用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的厚度後,考慮做子宮內膜切片來確定診斷。



初經早與停經遲者: 女性有月經的年齡延長,增加雌激素刺激內膜導致內膜癌變的機率。



未生育者: 受地位、壓力等因素的影響,現代女性常不育或晚育,要當心子宮內膜癌多發生於未生產或不孕症患者。



卵巢疾病患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或是功能性卵巢腫瘤等疾病都會造成雌激素對子宮內膜的長期刺激。



長期使用雌激素的患者: 長期使用雌激素也會導致子宮內膜癌發生,其危險程度與服用的劑量、時間的長短、是否併用黃體素、中間是否停藥以及病人的特點有關。



子宮內膜增生的患者: 它是子宮內膜癌的前期病變,依細胞異常嚴重程度由輕至重分別有1%、3%、8%、29 % 的機率會演化成癌症,但它的治療比起子宮內膜癌就簡單多了。



有家族史的人: 家族成員中有類似疾病的,也會使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增大。



合併子宮肌瘤或子宮肌腺症(瘤): 不要以為經血過多或異常出血只是這些良性腫瘤所引起的,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腺瘤)有高達五分之一會合併子宮內膜的病變,尤其是子宮內膜異位症有
0.7-1.0% 會合併癌症,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子宮內膜癌。在臨床上碰到的大部分患者,多是經過子宮內膜切片才發現子宮內膜癌。也有子宮肌瘤或腺瘤(症)接受子宮切除或肌
(腺)瘤摘除手術之後才發現子宮內膜癌, 而必須接受第二次的手術



  
子宮內膜癌的診斷依靠內膜切片檢查。最簡單的方法是用一細長抽吸管伸入子宮腔抽取內膜,雖然方便快速且疼痛輕微,但有時抽取的組織不夠或未取到異常的組織 因而容易錯失診斷;較理想的方式是子宮內膜搔刮術,可以將整個內膜組織都刮下來檢驗,有時有息肉或子宮內膜增生,也有治療的效果,缺點是必須要麻醉,不過
只約五分鐘就可完成。



   
極早期的子宮內膜癌,如果癌細胞分化良好,甚至可以荷爾蒙療法保留子宮。隨著微創手術的概念逐漸推廣,腹腔鏡的運用越來越廣,婦科的良性腫瘤如子宮肌瘤、 卵巢畸胎瘤切除、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外孕手術,腹腔鏡手術早已是治療的首選。好處是傷口小、復元快、住院天數少。而在婦癌的應用上,以早期的子宮內膜癌最
為成熟,腹腔鏡也躍居治療的首選,若是病患已完成生育計畫,可以腹腔鏡手術做完整的子宮、卵巢、骨盆腔淋巴組織切除。另外除了手術還要根據真正的分期決定 是否追加放射線治療﹐荷爾蒙或化學治療。其實子宮內膜癌並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能早期發現並治療。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ecialme1009&aid=2785066

 回應文章

古 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該當留意
2009/04/02 07:47

經過一生的月經週期

邁入更年期的女性

大部分都有子宮內膜增生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