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與西(一)
2008/09/07 22:32:47瀏覽430|回應0|推薦10




在台灣,每個人平均會在求學過程中認識8000~12000個繁體字,甚至更多,常用的大約5000字,雖然說可以用永字八法來解析大部分字體的筆畫,或者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六書來分類,然而每個字都各有其型體的巧妙不同,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是用了"記憶"的方式,來儲存每個字的寫法,習慣使用電腦的人,拿起筆來,常常會忘了某些自該怎麼寫,不管怎麼急也推敲不出,事隔幾天又突然想起來該怎麼寫,相信很多人都有這個經驗。其實在大腦儲存的字型,並不是不見了,而是因為少用,被"封存"到連結比較遠的腦細胞裡,急用的時候雖然想不起來,但是潛意識裡卻發出了一個"搜索"的指令,在搜尋記憶細胞間較長的關聯時,花了比較多的時間。

在英語系國家就不同了,基本上要學會了26個字母,再運用語言拼音細胞,便可以將所要寫的單字,以拼讀的方式組合出來,他們是用了"推理"的方式,來拼湊出每個英文單字的寫法,然後再以學習過程中對每個單字的模糊記憶來校正單字的拼法,這樣也能達到8000~12000個單字的均量,不需要死記每個單字怎麼拼法,只要會念就能拼出個大概,八九不離十,所以很多西方人在寫Email時常常拼錯字,但卻一樣能達到表述的目的。

於是我們發明了印刷術,那是需要刻出所有字體銅版的,而他們發明了電腦,那只是用0與1構成的;我們發展了繁文縟節及優美的詩詞,試圖在已經很複雜的文字上更精進其繁複度及優雅度,他們發展了科技人因及數據分析,試圖在複雜的世界裡尋求0與1的簡化規律,以便統計及計算更龐大的複雜數據;我們背九九乘法,因為我們擅於記憶,他們學建構式數學,因為他們擅長推理;我們擅長拷貝並加以量產,他們擅長研發並丟給我們量產,我們在混沌中講求五行平衡太極圓融,他們在混沌中追求真理創建規則。

無關誰對誰錯或者誰比較聰明,中與西因為語言文字不同,訓練出不同的思考模式,在廿一世紀因為資訊進化的快速而進行著核融合反應。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bovis&aid=2198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