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此生最值得投資的標的?
2011/06/24 15:09:42瀏覽277|回應0|推薦0

我是有錢人-迷思313》此生最值得投資的標的?
 
‧李雪雯 2011/06/23 11:06 
 筆者仍然堅信,與眾多金融投資工具相比,子女絕對是最佳的投資「工具」,因為金融商品儘管花上許多時間及精力投資,卻不見得保證可以獲得正的報酬;然而,天下父母如果用真心與對的方法,再加上耐心及時間,鐵定是會有正向的收益的。 
 
美國的父親節前夕(美國父親節訂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天),美國總統歐巴馬18日在例行電台暨網路演說中,大談為父之道。他說,當老爸「有時是我最艱難的工作,但回報卻最豐碩」。

這句話對於天下父母來說,應該會特別有感觸。然而,在子女成為父母「報酬率最高的投資標的」之前,到底是「重要資產」?還是「大吃老本」的「劣等負債」?恐怕還有賴更多的心血投入,以及正確的方法才行。

話說筆者的幾位身為父母的朋友,最近卻不約而同地出現頭痛的問題。其中一位單親媽媽,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拔長大。兒子大學就已經延畢了兩年,退伍後不出去找工作也就罷了,不想跟「碎碎唸」老媽同住的兒子,還向媽媽伸手要錢在外租房子及吃住,理由是「妳既然要把我生下來,就得給我錢花用」!

另一位過去從事外銷生意而賺了不少錢的老闆,從小經歷過沒錢吃飯與寄人籬下的苦日子,所以把一生辛苦賺來的錢,都投資在房地產上。退休後,他光是當「包租公」,每月至少都有近百萬元的收入。

然而,他的獨生子在大學畢業之後,就一心只想著快速發財夢。至今開店無數,且虧本連連的兒子,雖然老爸已經斷絕了他所有的「創業夢」,衣食依舊無缺的他卻也並不擔心。因為,這個兒子早打定了主意:父母就他這麼一個子女,等他們百年之後,所有的財產(包括大批的房地產以及高額的保險金),仍會一毛不缺地轉給他…。

還有一對夫妻朋友,雖然是膝下無子,但是最近這位太太因為外甥嗆聲的一句話「你們沒有子女,未來所有的遺產再怎麼說,也該給我這個唯一的親人吧」,而準備在退休後,儘量花掉所賺的錢,「就算財產還有剩,我也要捐給慈善機構,絕不留給這樣的『敗家子』」,她氣憤不平地說。

相信每一位讀者聽了以上的三個例子,一定會有「養錢防老最可靠」,但「養兒防老最難靠」的結論。然而事實上,不管是各種投資工具,還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親生子女,是否成為個人的資產還是負債,其中的區別並不在於它的「屬性」是保守、積極?或是它在資產負債表上的位置是左、是右?

因為不管它是投資工具項下的哪一種標的—股票、共同基金、銀行定存、黃金,或甚至是可以拿來自住的房地產,隨著時間的流逝,其價格絕不100%保證不跌價。若不是受到無情水火的減損,就是因為投資價值不再,而出現大幅折價的情形。

相信許多讀者都有這樣的感嘆:有時候,明明是擁有一項資產,卻常常「受制於」對方。不是要常常繳交保證金,就是付出與所得完全不成比例,再不然就是飽受價格大幅波動,心情上下起伏的煎熬之苦,最後還慘遭投資標的「拋棄」的命運…。

筆者認為,好的投資工具應該具備以下的特色:隨著時間的演變,除了保值之外,還能有更高的增值;付出與所得間的關係,必須符合「低投入,高收獲」的槓桿極大化;以及「投資後的高度成就及滿足感」。

筆者記得前幾年,一位原本在外商公司任職的朋友,應先生的要求回家專職做家庭主婦,帶兩個還沒上小學的小孩。朋友原本薪水收入不錯,除了大部分挪做家用之外,剩餘部分偶爾還可以替自己買買衣服,犒賞自己的辛勞。

但這位朋友也曾算過,過去薪水之所以高,也是靠自己經常加班,「賣時間給公司」而來。再加上中午多半在外用餐、衣裝打扮,以及把小孩交給褓母帶的費用(還包括逢年過節的禮金與禮品)…,儘管賺得多,花費卻也更多,實際算下來對家庭的貢獻也並沒有增加。

更重要的是:由於小孩交給褓母帶,說話語氣完全一模一樣外,還只有兩歲的老二,居然把她們夫妻當做外人,只要一帶小孩回家,老二就開始哭鬧不停,直嚷著「要回家」!

這位朋友辭職後,也經歷過「沒了收入,又要向先生『伸手要錢』」的倍感委曲的尷尬期。但是,隨著小孩與父母的關係日益親密,舉止投足與言談間,常常受到親朋好友及鄰居的誇讚下,筆者的朋友也逐漸開始感覺「一切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也認為這項「投資報酬率」,比其他任何投資工具還要高。

由於年輕人找工作不易,再加上薪資水準持續維持低檔,對於辛苦了一輩子的退休父母來說,未來有限的退休金恐怕不只是給自己一個用而已,可能還必須同時養活兩代的人。

至於辛苦了一輩子,沒想過「養兒防老」,但卻不想退休後還被「子女綁架」的天下父母,就算是要「養錢防老」,恐怕也給提防兒女將辛苦一輩子的錢「搜刮一空」。

因此,除了透過信託方式處理,可以為自己的後半輩子,留下一筆不需要仰賴他人的「養老金」外,假設自己的財產還不少,也許將錢花在社會上更有需要幫助的貧苦兒童,也比留給「完全不肯努力,一心一意只想『躺著領』父母遺產」的子女要有意義得多。

但筆者仍然堅信,與眾多金融投資工具相比,子女絕對是最佳的投資「工具」,因為金融商品儘管花上許多時間及精力投資,卻不見得保證可以獲得正的報酬;然而,天下父母如果用真心與對的方法,再加上耐心及時間,鐵定是會有正向的收益的。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535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