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友邦投信張一明:親子理財祕方 不給孩子零用錢
2006/08/10 10:54:28瀏覽176|回應0|推薦1
2006.08.10  工商時報

徐秀美/台北報導

    父親節剛過完,忙碌的年輕爸爸們收到孩子禮物外,不妨趁機進行親子理財教育,讓小孩從購買禮物中,從小就培養商品價值和金錢運用的概念。

    友邦投信總經理張一明就是從送禮物中,逐漸讓小孩子建立商品價值的概念。張一明建議,親子理財可從掌握三步驟:

    一、學齡前,建立商品價值概念

    二、小學期間,養成儲蓄習慣

    三、進入國中,建立投資理財的概念及多元的金錢觀。

    灌輸正確金錢觀 從小做起

    張一明奉行機會教育,一抓到機會就趁機給小孩灌輸正確的金錢觀。他的兒子非常喜歡收集模型汽車,每當張一明出差時,會在各國買當地汽車模型送給兒子當禮物,當兒子在幼稚班參加「跳蚤市場」活動時,總是拿著汽車玩具跟同學換他所沒有的模型汽車。

    有一次他兒子拿著在新加坡買的價值一千元汽車玩具,跟同學換一個在便利商店的不到二十元汽車玩具贈品,只因兒子喜歡,並沒有考慮所謂的市場商品價值。張一明就告訴兒子,買東西或換東西,首先考慮喜不喜歡外,也要考慮到市場的價格與否,二十元和一千元的商品差在哪裡,可以評估一下商品的品質差異。

    從那時開始,張一明開始建立親子理財的第一部,訓練自家小孩進行商品價值的評估,到了國小階段,兒子學校又有實際的「跳蚤市場」買賣,依舊是拿著汽車玩具去拍賣,同樣將得到的錢去買手中所沒有的款式的汽車玩具。

    有了商品價值概念後,張一明兒子在小二時,看著汽車雜誌,迷上了二百萬的名車,一直夢想長大要擁有這台名車,張一明害怕小孩認為賺錢容易,開始實行第二階段的親子理財計畫,以大廈管理員的每月薪水為例,要小孩拿計算機計算,要多少年不吃不喝,才買得起一部名車,讓小孩開始知道賺錢很辛苦。

    雖然小孩很聰明告訴張一明,叫爸爸買給他,張一明明確回答小孩,「要各自負責」,父母負責賺錢養小孩,小孩就要負責認真唸書,要買名車,長大後要自己存錢買,因此,張一明的兒子為了買心目中的愛車,從小二開始儲蓄,儲蓄來源都是在「跳蚤市場」中拍賣玩具汽車所得,累積到小五,已經有近二千元的儲蓄款。

    張一明堅持不給小孩零用錢,要買東西或去玩,以「專案申請」的方式跟父母討論,因此,小孩想買東西或跟同學去玩之前,都要自己先想過一遍,再跟父母討論。

    張一明說道,這是訓練小孩在花錢之前,想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買這項東西,有什麼好處,目的是什麼,讓小孩養成不亂花錢的習慣。

    定期讓小孩了解教育金投資

    有了商品價值和儲蓄習慣後,張一明認為,小孩快接近國中階段,給予投資觀念的灌輸,如讓小孩知道父母有以小孩的名義進行定期定額投資,是用於未來的教育費,定期讓小孩知道教育金的投資情況。

    張一明說,雖然小孩只聽得懂二、三成投資概念,但至少知道儲蓄、投資理財,可以幫助達成人生想要追求的目標更近一點。不過,最重要的是,國中階段要開始教育小孩金錢和非金錢衡量的多元概念,並不是每樣東西都要以金錢來衡量,如快樂、幸福都不是金錢買得到的,如此,才能建立正確的金錢觀。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park37&aid=39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