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0 23:49:44瀏覽2934|回應4|推薦23 | |
甜蜜無比的蔗糖 《蔗糖》 作者:陳學聖 剝棗忙時研蔗漿,荒郊設廍遠聞香。 詩意說明: 讀詩心得: 「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兒開在春風裡,開在春風裡,在哪裡在哪裡見過你,你的笑容這樣熟悉 ,我一時想不起,啊---在夢裡」,這是巨星歌手鄧麗君小姐的拿手歌曲之一,而鄧麗君小姐的出生地是雲林縣的褒忠鄉,那裡就是台灣昔日蔗糖產業的重要產地,我喜歡吃甘蔗,一想到甜甜的甘蔗,就想到這甜蜜蜜的歌聲! 我家菜園中也曾種過幾株甘蔗,從前阿公阿媽、爸爸媽媽都會把硬硬的甘蔗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讓我們小孩子也可以輕鬆享用甘蔗,我常常不知不覺就吃了很多,所以我那充分練習咀嚼功能的牙齒也都長得很好,甘蔗與我一直有著深厚甜蜜的情感。 當然我也喜歡所有甜食,吃到任何糖果點心都會露出笑容,上次參觀台北市大理街的糖廍文化園區,看到影片中播放著台糖的蔣公列車,更讓我想起小學時期散發淡淡甜香的紅糖饅頭!因為小時候家裡都是吃飯和米食製品,也很少吃到零食糖果,而我也沒有上過幼稚園,小學時期在營養午餐吃到第一口白胖可愛的饅頭時覺得很新奇很美味,更幸運的是在遠足那天和慶祝蔣總統生日時我們都會有特別口味的「甜饅頭」,那閃閃發亮的紅糖饅頭令人雀躍不已,在我小小的心靈中很不平凡,後來營養午餐不知道為什麼就停辦了,這滋味也就特別難忘了!
由甘蔗壓榨製成的糖含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蔗糖含量,很容易被人體吸收,可以迅速補充體力,又稱為「東方的巧克力」,而台灣蔗糖產業的起源也很早,荷蘭人還沒來到台灣之前,明朝天啟元年(公元一六二一年)顏思齊、鄭芝龍就已登陸笨港(今雲林縣北港鎮),設十寨進行開墾。我們從雲林縣的地名加以考證,目前褒忠鄉的大廍、廍前寮、舊廍等村名,皆與製糖有關。也許在當地可以找到這首詩中所寫的古老「糖廍」古蹟。 荷蘭人在台灣的時期也大量引導漢人投入甘蔗種植與蔗漿製造,糖漿已是台灣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在1636年明朝崇禎時一年的產量中有白砂糖 1萬2042斤,紅砂糖11萬461斤輸往日本銷售,賺取大筆收入。
19世紀中期臺灣開港,歐美洋行進入臺灣,茶、糖、樟腦都是出口大宗。 日本明治35 年(1902)公布糖業獎勵規則,在臺灣高雄橋仔頭設立第一家新式糖廠,新式製糖業亦由此開始,大量輸往內地與日本諸國,故臺灣有廣大的田園種植甘蔗。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糖廍里有三棟倉庫建物和鐵路遺址,1911年北台灣的第一家新式糖廠見證台灣曾經璀璨的糖業發展史。 日據時期1925年發生二林蔗農抗暴事件,臺灣話說的「第一戇,吃菸歕(吹)風;第二戇,吃檳榔吐紅;第三戇,插甘蔗給會社磅。」就是表達了臺灣人民對日本政府和製糖會社的不滿情緒,後來引爆了一連串的農民運動。我在台北糖廠文化館內看到了台語寫的「農場相褒歌」,還有李應章填寫的台語歌詩「甘蔗歌 」,我們摘錄其中幾段歌詞看一看: 「種作甘蔗無快活,風颱大水驚到大, 「甘蔗咱種價咱開,公平交易才應該 「蔗農組合是咱的,同心協力救大家 再讀另一首《詠蔗糖》,詩句中說:「蔗糖加酷例,一擔九輸將。賓筵失旨甘,畫餅充饑腸。」這是名詩人洪繻先生的作品,原來日治後臺灣所產之糖,因受公賣制度所箝制,官方大量徵收外銷,還導致島內反而無糖可用的怪狀。詩中更抨擊,縱使栽種高產量的蔗種,並改採機械化的生產機具,但在制度化的無情剝削下,終究無法滿足官方無窮的欲望與需求。製糖會社和日本政府賺取利益,辛苦的蔗農卻過著苦日子,我沒想到甘蔗、蔗糖和臺灣政治歷史文化有這麼重要的關係。 每次面對無情的環境,可憐的臺灣人民總是無語問蒼天,希望政府能善盡為民服務的職責,建立完善的制度提供甜蜜快樂的生活環境,看看圖片影片中勞動者的身影,我們也更要珍惜現在的生活,繼續努力為臺灣民主自由奮鬥不懈!
詠蔗糖 作者:洪繻 炎洲孳大利,豫樟及蔗槳。 美洲傳異種,空聞一丈長 美國蔗殊高大。
本詩為五言古詩,收入《全臺詩》第拾柒冊。 【作者】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