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逃離敘利亞》愛上未爆彈
2013/09/19 14:30:03瀏覽202|回應0|推薦1

逃離敘利亞      一名歐洲女性—―露薏絲的女兒遭到異國戀的前夫—―摩斯特法綁架回自己的家鄉敘利亞,為了救回心愛的女兒,露薏絲不得不隻身進入戰亂頻仍的敘利亞,委身在摩斯特法身邊,伺機帶女兒逃離。

      雖然過去也看過一些以母性的光輝為發展的社會性小說,但本書特別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而且不是發生在哪個遙遠的年代,就發生在距今約兩年前的時間,因此可看性大為提升,也讓我意識到虛擬小說和真實小說行文的差異性。

      一樣是偉大的母愛,由真實事件而來,不經過改編,而且由當事人親自述說,敘述中透露出真實事件的痕跡,故事簡潔又不失力道,不像虛擬小說有過多的修飾。不多不少的情緒描述,卻能精準地傳達當事人的感受與情緒,不做擴大的渲染,流暢地將故事帶往尾聲,如實呈現真實事件的特質。

      由於它是一個真實事件,因此事情的發展並無法由作者掌控,時間的流動是規律的,作者無法擅自決定要為每短時間填充上什麼,更無法跳過哪一段時間。就算某一段時間沒有發生什麼大事,作者依然會度過那段時間,每個時間點都必然如實經歷,並留下當時的感受。

      本書的出版除了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母親,見識到母愛的偉大之外,儘管不是內容發展的脈絡,在那樣一個背景之下,也讓我人得以一窺中東人民的生活環境,以及當地的文化。閱讀的當下,敘利亞街道的軍事場景,露薏絲逃亡路上的所見光景,伴隨著文字的敘述淡淡地浮出畫面。

       一個歐洲女子本該有著就算稱不上美好至少還平靜的日子,卻因為愛上了一個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異國男子而開啟她那悲慘的命運。見面之初風度翩翩的斯文男,殊不知是恐怖情人一枚。摩斯特法這一個男人,佔有慾、控制慾很強,將女人視為自己的所有物,覬覦女方的財物,有暴力傾向,精神狀況不穩。

      交往時就慘遭暴力對待,見識到對方可怕殘暴的一面,露薏絲卻還是迷戀這個男人,一再相信對方的鬼話、心軟,沒辦法毅然決然的切斷彼此的關係,也因此才有了這次的事件。

      明明從一連串的事情看來摩斯特法都是一個爛人,那麼露薏絲到底是看上他哪一點呢?這個疑問到了最後露薏絲也自己提出了解答。原因是摩斯特法長得很英俊(這點還是公認的喔),心情好的時候是個萬人迷,言下之意就是他具有一種渾然天成的魅力。搞得我很好奇起摩斯特法的長相。不過,我是覺得空有一張皮囊的英俊是英俊不久的。

      從認識摩斯特法到逃離敘利亞,歷經了這一段遭遇後,露薏絲也有許多的體認,她寫下這本與其說是小說不如說是回憶錄的書,在尾聲處記下自己的感懷,希望藉由分享自己的遭遇幫助面對類似情形的人,字字句句非常誠摯動人。也提醒了我們,穆斯林和分非穆斯林婚姻的疑慮與隱憂。

      像具有摩斯特法這種掌控慾大等不良特質的男人,不管哪個國家都一定有,可是在摩斯特法身上,因為伊斯蘭信仰和所屬國家文化的關係,這樣的特性免不了又更上一層樓。在伊斯蘭信仰的文化背景下,敘利亞的女人是非常卑微的,而觀念上的歧見也令人擔心,兩相結合之下,這樣的生活環境對其他國家的女性來說會是很大的磨難。所以露薏絲用自己的親身體驗呼籲面臨此情況之人,在步入婚姻之前一定要有此體認,切勿被愛情沖昏了頭。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ofib&aid=8608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