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失蹤時刻 / 捨不得的抉擇 / 海洋深處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2011/10/16 10:55:06瀏覽6132|回應0|推薦0

Michelle Pfeiffer蜜雪兒‧菲佛
失蹤時刻 / 捨不得的抉擇 / 海洋深處
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導演: 烏魯斯葛巴
 
編劇: Jacquelyn Mitchard
Stephen Schiff
 
演員: 蜜雪兒菲佛
       崔特威廉斯
       琥碧戈柏
       強納森傑克森

劇情簡介
貝絲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攝影師,同時也是一個擁有3個孩子的媽。她帶著3個孩子去飯店參加高中同學會,她3歲的兒子─班竟意外地於飯店中走失了!警局派員封鎖飯店一一找尋,但卻怎麼都找不著班。

九年後一個叫山姆的男孩上門應徵整理後院的工作,而他的臉赫然和警方所繪班的12歲預測圖一模一樣!經過檢驗後證實山姆的確就是當初走失的班,然而他對親生父母卻毫無印象,反而惦記著九年來扶養他的養父,這個飽受磨難的家庭要如何因應搬回家後產生的各種問題?

本片是由賈桂琳米察(Jacquelyn Mitchard)所著的暢銷同名小說所改編。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Datm0884044
---------------------
舊電影筆記二:誰打開箱子?--失蹤時刻
2007/11/18 18:20:38 

 「失蹤時刻」有一點吊詭,因為它從頭到尾沒有一個真正的壞人,卻讓兩個家庭都受到傷害。

 可能因為片酬及票房都押在蜜雪兒菲佛身上,所以菲佛的表現有點太過其他人則不及,以致減弱電影的深度。

 劇情從蜜雪兒菲佛所飾演的媽媽貝絲帶著大兒子文森、老二班以及小女兒凱莉參加同學會引爆。遭逢喪子之痛的女明星西瑟洛可,在同學會會場偷偷帶走三歲的班,使得貝絲一家人陷入孩子走失的傷痛中。

 9年後,住在兩條街之遙的班因打工來敲貝絲家門,終於讓一家人重新團聚,然而在不同家庭中成長的班和原生家庭格格不入,家庭風暴再度展開,最後一家人在經過風風雨雨之後,用愛和諒解將破碎的家庭重建。

 「失蹤時刻」讓我感興趣的原因不在於劇情,更不是蜜雪兒菲佛,而是家庭中每一個成員的角色承擔。家裡的成員經常各司其職的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包括:英雄、烈士、乖寶寶、搗蛋鬼、出走的小孩。

 英雄經常是父親所扮演的角色,是家庭裡的中流砥柱,他的特質是勇敢、堅定,權威以及負責任的代表,「失蹤時刻」中的爸爸就是典型的英雄角色。

 烈士是家庭裡的犧牲者,總是扮演著成就別人,犧牲自己的角色,烈士最常有的感覺就是為別人而活,卻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在家庭中媽媽經常就是烈士的典型角色。蜜雪兒菲佛在「失蹤時刻」一開場,為三個孩子忙的團團轉的場景立刻說明她的犧牲者地位。

 每個家庭中總有一個乖寶寶,讓爸爸媽媽感到安慰。但乖寶寶是一個把道德、禮貌、孝順、服從等等美德像盔甲般穿在身上的小孩。帶著這麼多負荷的乖寶寶當然很難表現自我,他其實是一個非常辛苦的角色。「文森」在電影開場就是個乖寶寶,幫媽媽照顧弟弟;失蹤9年後重回家中的班也努力的扮演乖寶寶,卻力不從心。

 搗蛋鬼是個trouble maker ,爸爸媽媽最頭疼的人物,但是家庭中的成員卻不知道搗蛋鬼其實是家中危機的救援者。因為搗蛋鬼其實是藉由製造事件讓頻臨破碎的家庭重新凝聚,例如電影中的文森把妹妹弄哭,是為了解除爸媽爭吵的危機;而酒醉駕車更是讓文森與媽媽、文森與班、爸爸與媽媽重新溝通的轉捩點。

 走失的小孩則是指家庭成員的缺席。當家庭中的角色離開,經常讓家人的互動產生重組與補位。老大離家,可能讓老二有機會獨當一面,但是像班的走失,就可能造成家庭的崩解。家庭裡經常有這麼一個成員,喜歡扮演出走的小孩,證明自己在家中的價值,或者出去尋找自我,或者只是不想一成不變。

 在「失蹤時刻」中,因為班的走失,家人的角色承擔開始發生變化。應該堅強的父母,卻因為變故擁抱傷口消極逃避,退化成小孩子的狀態,反倒是留下來的孩子被迫加速成長,代替大人捍衛家庭。所以我們看到班走失之後,貝絲的反應是終日憂傷,怨天尤人,不理家務;反而文森開始扮演家庭的守護天使,代替媽媽照顧妹妹,也在爸爸媽媽吵架時,故意把妹妹弄哭,好轉移父母的注意力化解一場家庭危機。

 打開箱子救出弟弟的文森比消沈的蜜雪兒菲佛令人感動多了。但是電影的重心仍然偏重在菲佛身上,導致許多可探討的角色及題材被犧牲掉了,例如同樣痛失愛子的父親,除了儘速恢復正常,勇敢過日子外,深沈的內心世界我們完全一無所知;而在誤解中扶養了班9年的養父,面對所謂真正的事實,如何調適?原生家庭和養育家庭中難道沒有一個較為溫暖的互動方式,非得殘忍的讓班二擇一不可?

 這種遺憾似乎總是好萊塢電影無法避免的。

 


出處: 舊電影筆記二:誰打開箱子?--失蹤時刻 - Next stop wonderland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seleneyang/1384176

---------------------
Sep 23 Tue 2008 19:49失蹤時刻 The Deep End Of The Ocean
分享:     

「哥哥,媽媽去買一下東西就回來,你要看好弟弟喔」
這樣的語言,似乎很容易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而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這樣的情境時
那個「哥哥」可能年僅5~7歲;那個「弟弟」可能0~5歲

於是媽媽就匆匆忙忙地去買個東西、或是繳個錢
再回頭,通常兩個孩子依然在原地等待著


【似乎應該補一句以下有劇情。不過其實我看它的簡介好像也跟我透露的劇情差不多】


但電影不是這樣演的
再回頭,孩子不見了

 


焦急的母親、趕來的父親、似懂非懂的大兒子、以及努力的警方都找不到這失蹤的小兒子
結論是:孩子不是在玩捉迷藏,是不見了。可能被綁架了、可能被偷了、可能......無限可能

總而言之,就是不見了

整個家庭渡過了一段難熬的悲傷重建期,最後再漸走回正軌,決定離開傷心地,重新出發

 


誰會想到,在孩子失蹤了九年後,在全家定居到新住處之後,竟又有機會重逢?

在某天的下午來敲門的孩子,長得竟然如此神似警方所繪之預測圖
在警方的協助下,指紋的比對後,竟確定這孩子就是當年失蹤的孩子

原來當年一位母親在孩子夭折之後一直無法接受自己失去孩子的事實
在會場中偷走一位和自己孩子年齡相仿的小孩,然後帶著這個孩子與一位男士建立起新的家庭

這位先生一直將小孩當成是自己的孩子在養
直到這天,才發現原來這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妻子的孩子

 


接著,這孩子是該回到原本的原生家庭,還是...留在後來這因誤解而建立的家庭?

 


在這部電影中一直很容易讓人不小心就把自己代入角色中感染了他的情緒

父親在痛失愛子之後的「正常生活」,背後藏有多少的「不為人知」?
母親在痛失愛子之後心裡除了「自責」是否也充滿著「責備」?
當時年紀還小的大兒子他真的不懂嗎?

家庭中成員各懷有悲傷與懺悔的心情似乎在彼此之間築起了高牆
而在重逢的那一刻這許多假象築起的高牆開始崩解

家庭中一個成員的離去似乎常常帶來家庭成員角色的重組

父母親各自面對「創傷」的方式逼得孩子不得不提早成長
大兒子似乎搗蛋闖禍,卻也照顧著自己唯一剩下的妹妹

 


離去的成員帶著另一個家庭的成規回到原生家庭,又會掀起一陣波濤
面對重回家庭的小兒子,大家對接下來的未知家庭有著不一樣的心情

對父親而言,「理想中的家庭」似乎即將出現
對母親而言,失去的「重要」再一次重回生命之中
「一家團圓」是個美好的開始,似乎是個大家所期盼的結局

對大兒子而言,心中有著太多的矛盾與狀態,興喜、嫉妒、解放?
對小女兒而言,一個「哥哥」此時從傳說中踏入了現實

 


而面對小兒子回家時的不適應
年紀較大的父母親表現的似乎不如孩子們來得成熟

當回到家的小兒子一再地在半夜偷跑回養父家,代表的究竟是什麼?
當父母親第一次發現小兒子再次不見緊張不已時,大兒子卻已經去將小兒子帶回?
當父母親在掙扎著小兒子的未來時,孩子們已經用了自己的方法與語言解決了問題?

 

我想或許,有的時候,孩子們的力量並不是真的那麼小
即便沒有大人們導引,他們之間相互的牽連、相互的支持、也能帶來對整個家庭的救贖與解放

 

有幾個畫面,導演似乎可以再拍得矯情故意賺人眼淚,但他沒有
許多的眼淚培養橋段與畫面似乎都是點到為止

但我承認,這部電影害我在客廳的沙發中眼眶不小心紅了好幾次
不用特殊的安排與台詞,所有的角色都能讓人那麼地感動且心疼

 


我想,或許,這就是「家庭」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矛盾
這樣的心聲與這樣的矛盾,默默地成了「不理解」

當拿開了「不理解」、拿開了「指責」與「成見」
才再次真正地發現,原來其他人,依舊是那樣的「貼心」與「可愛」

呂小魔 發表在 痞客邦 PIXNET
http://ianlblt.pixnet.net/blog/post/21833762-%E5%A4%B1%E8%B9%A4%E6%99%82%E5%88%BB--the-deep-end-of-the-ocean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