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07/24 03:24:43瀏覽291|回應0|推薦1 | |
她說自己腦子笨,考不上大學。高中畢業就去紡織廠當工人,是家裡唯一留在上海的孩子。
她的哥哥姊姊在上海上大學,畢業時正逢文革,都被分配到邊遠地區,離開了上海。
父親去世後,只有她和母親相依為命。外地的哥哥姊姊已經在當地成家立業,不會回上海。於是母親說,如果她不嫁人,把母親養老送終,家裡的房子就歸她。她那時還年輕,乖巧地順從母親的意願。
母親體弱多病,她悉心服侍。但是母親對她百般挑剔。如果看到她稍稍打扮,就對她大罵,說她風騷,要去勾引男人。
母親去世後,兄弟姐妹念及她多年照顧母親,都一致同意家裡的房子由她繼承。她那時已經年過三十,從來沒有男朋友,也準備心如止水過一輩子了。
這時經人介紹,她後來的先生出現了。他是醫學院的老師,家在農村。她說,正常情況下,他是不會看上她的。但是他一看到她的房子,眼睛就亮了。那時上海住房很緊張,很多人因為沒有房子不能結婚。他是農村來的,在上海沒有家人。結婚的房子更難解決。
嫁給大學老師,她覺得很有面子。婚後生了個女兒。兩人愛女如掌上明珠。八十年代,先生又被公派出國,到哈佛留學。兩年後,她也陪讀來到美國。當時上海出國熱,但是她說一輩子也沒想到自己會出國。
到美國的第一天,先生就告訴她,他每月會給她家裡一個月的生活費,但是不會給她銀行帳戶。反正她也不會用,也不會花什麼錢。她沒有反對。
在上海時,家裡的經濟大權是掌握在她手裡的。因為家裡的房子是她的。她比較理直氣壯。現在她知道在美國,先生才是理直氣壯的人。而且在上海時,因為她掌權,他有時想給農村家裡寄錢,都不方便。所以現在他更是不會放權。
最初她在美國的日子,就是照顧女兒和當鐘點工賺點零花錢。從來沒有過自己的銀行帳戶。
九十年代中,她隨先生工作搬到硅谷。在一家生產光纖設備的start-up公司上班,在生產線上工作。她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銀行帳戶。1998年公司上市,股價像沖天炮,她忙著賣公司股票,當她股票賣完了,銀行帳戶裏滿坑滿谷, 股市開始下跌。科技泡沫破滅。公司收緊,她退休了。先生在學校做研究,銀行帳戶存款還沒有她的多。
她說,幸虧當年先生不給她銀行帳戶,現在兩人帳戶分開,她覺得很自在。每天忙著健身。還在做鐘點工,幫人做晚飯,看孩子。先生每次都體貼地開著Lexus 車接送她上下班。兩人一起下館子一起旅遊,各花各的錢。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