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2/27 15:33:08瀏覽106|回應0|推薦3 | |
京都人相信,每天使用的器物,
決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與品味。
京都陶瓷是京都人引以為傲的日常風景,
京都人用古都自產的陶瓷來盛裝野菜與旬食,
從天皇到庶民,這樣的京燒器物,
在在傳遞出對美好生活的態度與堅持。
《色繪古都:京都陶瓷漫步》
近年因為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自己天然手做的風氣大興,不僅可以傳承前人的祖傳手藝,也會帶動相關器具的工藝製品。文化的確與生活的方式息息相關,本來要找鶯歌陶瓷博物館出的《飲食物語:陶瓷器皿與文化的日常》這本書,結果發現了這本《色繪古都:京都陶瓷漫步》,作者很清楚地介紹了京燒與流派,我最喜歡的是京燒生活中的料理與季節這個章節。
(圖片來源:《色繪古都:京都陶瓷漫步》P60) 17世紀時,京都的陶藝工匠運用當地的土壤燒製陶瓷器具,並以精緻的彩繪技巧打造出後來被譽為「京燒」的特色陶瓷。京燒因其雅緻的器形和巧妙的繪工而受到讚譽,更因其源自天皇居所而深受皇室貴族的喜愛,成為身份和品味的象徵。至今,京燒已融入一般生活,成為表現美感和品味的重要元素。 這本書不僅從實用的角度深入探討京燒陶瓷的製作、鑑別、審美,以及如何選購,同時揭示了多家歷史悠久的古董老店,透過深入訪談經營者,揭示各店的經營特點。同時,從美學的觀點切入,生動地敘述了京燒的發展脈絡、名家流派和歷史演進。透過這本書,讀者可以深入了解京燒,看到這種陶瓷藝術如何在京都的日常生活中展現實用之美。 (圖片來源:《色繪古都:京都陶瓷漫步》P59) 順便研究了一下台灣的陶業歷史,雖然從清末開始有零星的小型家庭工廠,日據時代才真正開始發展。苗栗陶源自岩本東作(1897)在苗栗西山開始築窯,北投燒從創業以來,松本龜太郎即邀請京燒支系「粟田燒」窯主「九代帯山與兵衛」來台,成立「北投陶器所」(1911-1912)。(北投溫泉博物館:https://hotspringmuseum.taipei/bib/articles/76)
(臺灣陶瓷的領航員:北投陶瓷發展史,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臺灣記憶 https://tm.ncl.edu.tw/) 從歷史發展來說,苗栗陶是台灣陶業的濫觴,也是全盛時期,故事有點長,有空再來整理,苗栗還有全台最早的油礦業跟第一條天然氣運輸管線(錦水到頭份)。有篇文獻標題說苗栗陶是蓬勃的靜默力量,真的很符合客家人剎猛打拚沉穩安靜的勤奮精神。 |
|
( 興趣嗜好|收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