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6/13 23:22:08瀏覽622|回應0|推薦1 | |
哦,何等喜樂,
能夠一無所有,一無所是,一無所見,
惟見在榮耀里活的基督;
並且一無所顧,惟顧祂在此地的權益。
Oh, the joy of having nothing and being nothing, seeing nothing
but a Living Christ in glory,
and being careful for nothing but His interests down here.
丟棄萬事如糞土
主後一八○○年十一月十八日,約翰.尼爾遜.達祕(John Nelson Darby)生於韋斯敏特(Westminster)。十五歲時全家遷居愛爾蘭,進入都柏林(Dublin)三一學院就讀。年僅十九歲就得到文學士學位,並榮獲古典文學金獎章。
之後他繼續攻讀法律三年。但是他在拿到律師資格的前一年,靈裏覺得律師的工作有時必須違背自己的良知,所以他取得執業資格後,就毅然決然放下工作全心事奉神。達祕的父親原本對這個天資聰穎的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對於達祕放棄律師之路的決定甚為不滿,不但宣告斷絕父子關係,還取消了他的繼承權。
一八二五年八月,達祕接受英國國教聖公會按立為執事,並積極參與英國國內宣道事工。次年,他被分派到愛爾蘭東部的曲區作副牧師。這是一個大而分散的教區,達祕忠心事奉,足迹徧及每一個角落,每晚也在農家殷勤的教導信徒,常常勞苦到深夜才回家就寢。
看見召會是基督的身體
才過了不到一年,一八二六年二月,達祕因着服事受到肯定,獲按立為牧師。雖然他年紀輕輕就受英國國教重用,但他卻開始對國教的存在和性質產生許多疑問。隔年十月,他騎馬摔倒受了重傷,就醫後留在親人家中休養。在這段期間,達祕經歷基督的真理在他裏面照亮,他也領悟幾項重要的真理,就是聖徒在基督裏面的新地位,神話語的權能,召會是基督的身體,主的再來,和建立地上的國度。
達祕康復後,從聖經真理中了解召會的元首不該是地上的君王,而是天上復活的基督;召會是祂的身體,必須與天上榮耀的頭相配,彰顯主的合一,不該像當時神兒女當中紛亂的光景,甚至變質成為世俗的社團。他更相信全召會都是弟兄,(太二三8,)凡是重生的信徒,都可以參與事奉,『聖禮』也不需由聖品人員來主持。因此傳統的『按立』和『聖職』,以及由來已久的教階制度,既然不合聖經真理,就應當廢除。達祕抱持這樣的觀點,就與英國聖公會的理念相違背,也不見容於獨立或非國教團體,因此他在公會中的事奉自然就走不下去了。
當時也有幾位青年人與達祕有相同的見解,他們是柏樂特(J. G. Bellett)、格羅夫(A. N. Groves )、克羅寧(Edward Cronin)、以及賀欽生(Francis Huchinson)。他們都因看見公會不合聖經,開始在家中奉主的名聚會,並且擘餅記念主。但他們並沒有立即脫離英國國教,有時也會到獨立團體聚會。達祕到處傳講、教導,有時也接受國教邀請傳講信息。達祕的想法以及這幾位青年人回到聖經的實行,後來成了十九世紀『弟兄會』肇始的雛型。
約在一八二八年,達祕正式離開英國國教,與一些弟兄們一同在都柏林奉主的名聚會、禱告、擘餅。後來,達祕覺得應當有一種見證,就開始建立弟兄們的聚會。由於人數增加,沒有一個家庭可以容納逍樣的聚集,都柏林的聚會就租了一個場地,作主日聚會之用。
分別為聖,蒙主祝福
一八三○年五月,達祕赴英格蘭與牛頓(Benjamin Wills Newton)會晤,他們一見面便十分投契。後來達祕也結識了魏格倫(George Vicesimus Wigram),這幾個青年人同心合意,開始了在普利茅斯(Plymouth)的聚會。不久,人數急遽增加。隔年,家境富裕的魏格倫買下了一間會所,同年也開始發行基督徒見證期刊(The Christian Witness),達祕是主要撰稿人之一。
普利茅斯的工作非常興旺,當地的居民每家都至少有一人參加聚會;據達祕估計,人數一時達七百人之多。信徒渴求分別為聖的屬靈生活,當地的戲院生意一落千丈,財務虧損,不得已只好關門。戲院老闆也參加了聚會,熱心事奉主。他們的聚會本來沒有特別的名稱,後來人們以『普利茅斯的弟兄們』稱呼他們,因此而得『弟兄會』之名。
在英國其他地區,弟兄會運動發展甚速;單在倫敦,就有五千信徒,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聚會。布里斯托(Bristol)的弟兄會人數也很多,以凱克亨利(Henry Craik)和後來憑信心辦孤兒院的喬治慕勒(George Müller)為領袖。他們聚會的地方稱為畢士大(Bethesda)會堂。
一八三○年,達祕到法國,初次踏上歐洲大陸。之後,從一八三六至一八七九年,他多次到瑞士、德國等歐洲各地,並至北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所到之處,都帶進弟兄會運動。
從合一到分裂
當一八四五年,達祕再到普利茅斯,但是他聽說那裏的弟兄們在牛頓的領導下,對於豫言和召會的真理,有不同的看法。經過多方的溝通無效,達祕決定與他們畫清界線,並斥責牛頓為異端。牛頓承認自己在基督的人性方面教訓錯誤,並發表聲明,改正了幾項觀點,盼望能恢復合一的交通;但達祕認為他缺乏實際的悔改行動,憤而革除他們。
後來有幾名從普利茅斯來的信徒,參加在畢士大的聚會。他們沒有隨從牛頓的錯誤教導,畢士大的弟兄們覺得應當接納他們有分於擘餅聚集。達祕得知這事,就要求畢士大的弟兄們必須要這些來自普利茅斯的信徒公開聲明反對牛頓,才可以接納他們。畢士大弟兄們未採取任何行動,達祕認為他們對真理的立場不夠堅定,便一併革除畢士大的弟兄,包括慕勒在內。因著達祕與牛頓的衝突,原本強調合一的弟兄們竟自此分為兩派,同情畢士大弟兄們的稱為公開弟兄(Open Brethren),反對他們的稱為閉關弟兄會(Closed Brethren)。與慕勒的決裂,成為達祕一生長久的遺憾,他晚年不斷迫切為基督身體的合一禱告,卻無法再挽回甚麼。
基督是生命中惟一的目的
雖然達祕在弟兄合一的事上並非完全得勝,但不可否認的,達祕的確為主所用,恢復了許多重要的真理與實行。而他最著名的貢獻之一,乃是他在文字工作上的成就,他將全本聖經重譯為德文和法文,並參考各種古卷原稿,將希臘文新約重譯成英文。他繙譯的時候,常犧牲文字的通順來保存字義的準確,因此他的譯文讓人覺得有些奇特。不過他忠實的譯文和難能可貴的註解,卻留給後世無上的參考價值。連後來修正聖經欽定本的人,都希奇他研究的透徹和工夫,因而採用他的新約譯文。達祕從二十八歲起直到八十二歲離世為止,期間不斷寫作,他最偉大的著作之一,乃是『聖經畧解』(Synopsis of the Books of the Bible)。此外尙有許多關於福音、實行、真理、豫言等各種性質的著作。
達祕的摯友紐曼法蘭西斯(Francis Newman)曾經見證,達祕所說的始終根據聖經,並且他能夠很熟練、很合邏輯的應用聖經。跟他在一起,常使人覺得無論是政治、經濟、倫理、哲學或各種科學,都變得毫無價值;因為一接觸他這個人,就自然讓人覺得應當將萬事當作糞土,惟以認識主基督耶穌為至寶。達祕也說時,『基督是我生命中的惟一目的;因我活著就是基督。』在這件事上,達祕言行合一。他的言行舉止和思想談吐都證明,他的話並非戲言,而是他竭力活岀的真理。
無終讚美
在一本名為『屬靈詩歌』的小册子裏,有二十六首寶貴的詩係出於達祕之手。其中一首曾讓倪柝聲弟兄大為讚賞;他說,我們所唱過的詩,難得有一首詩像這首這麼大的:
一 聽哪,千萬聲音雷鳴, 同聲高舉神羔羊;
萬萬千千立即響應, 和聲爆發同頌揚。
二 『讚美羔羊!』聲音四合,全天會集來歌誦,
萬口莫不響亮協和, 宇宙充滿救主頌。
三 這樣感激心香如縷, 永向父的寶座去;
萬膝莫不向子屈曲, 天上心意真一律。
四 子所有的一切光輝, 使父榮耀得發揮;
父所有的一切智慧, 宣告子是同尊貴。
五 藉著聖靈無往不透, 天人無數都無求,
圍著羔羊,俯伏拜叩, 稱頌祂作『自永有』。
六 現今新造何等滿足、安息、喜樂並穩固,
因著祂的救恩受福, 不再受縛,不再苦。
七 聽哪,天上又發歌聲, 讚美聲音又四震,
穹蒼之中滿了阿們! 『阿們』因是同蒙恩。
(詩歌一一○首)
這首詩是達祕於一八三五年寫的,帶我們進入一個蒙了救贖新造的景象,就如啓示錄四至五章和腓立比二章中所描述的光景。我們今日唱來,絕對無法想像那時達祕正患重病,眼睛不能睜開,無法見光,也不能吹風,只好躺在一間密不通風的暗室裏養病。雖然他當時視力不佳,但是他的心眼卻清明無比,透視屬天新造的榮耀,因而譜出這首氣勢雄偉、超脫屬地範圍,完全向神而去的讚美詩。在作這首詩時,達祕因為眼睛無法睜開只好請一位弟兄坐在牀前,由這位弟兄記載下來。原有十三節,後來達祕與魏格倫選唱時,一同決定删為七節。詩意充滿宇宙穹蒼中的高聲讚美,正如倪柝聲弟兄所說,『真是熱烈雄壯到了極點!如果能力稍為差一點,就不能寫出這樣的詩來。』
達祕的確幫助我們看見,有一天我們都要站在神和羔羊的寶座前,齊聲讚美神羔羊。那時,所有的疲累、苦楚都要過去,一切都要變成新的。既是如此,今天我們何不常常開口讚美,發出歌頌,讓我們因著對基督有這樣超絕的看見,而過一個得勝的生活。那日穹蒼之中必會滿了阿們,今日神的兒女中間豈非也該滿了『阿們』?
在地隱藏事主,在天同享福分
在達祕事奉主的一生中,每天清早即起,開始他的研讀和寫作,但是他並不把自己侷限在文字工作中,反而樂於接觸並寶愛每一位信徒,常在下午、晚上,跋涉於山野崎嶇小路間,前去看望教導他們。甚至當他年老體衰時,還樂此不疲。有一次,達祕外出作工,夜宿於一間簡陋的旅店,終日未進食,手中只有一位信徒送給他的白煮蛋與一杯白開水。他還是在主面前輕聲禱告說,『主阿,我還是愛你,我真愛你。』並輕唱宣信(A.B. Simpson)的名詩:『我今撇下一切事物,背起十架跟耶穌;甘受藐視、厭棄、貧苦,一心跟主走窄路。』(詩歌三四八首。)
一八八二年四月二十九日,道位堅毅的基督精兵結束了他在地上的日子。他的墓碑上刻著:『約翰.尼爾遜.達祕,似乎不為人所知,卻是人所共知的。』(林後六9。)還有一句達祕生前說過的話:『主,讓我專一等候你,我的一生僅是:在地隱藏事你,在天同享福分。』(Lord, let me wait for Thee alone, my life be only this: To serve Thee here on earth unknown, then share Thy heavenly bliss.)
雖然在晚年時,達祕臉上寫盡風霜,雙手滿是厚繭,年紀老邁而一無所有、一無所是,沒有家庭、也沒有兒女,也沒有成為一位知名的佈道家,但他卻毫無怨言,
沒有後悔。在他年邁之時,他的奉獻還是像起初奉獻給主的時候一樣,新鮮而不老舊。他的一生,的確顯明為一個見證,就是單單顧到神在地上的權益。他的心志,就像他寫的詩歌一樣豪邁雄壯。
(2006年1月發表於臺灣福音書房《唱詩人》第三卷第二期《詩人詩歌》)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