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8/15 22:52:24瀏覽203|回應0|推薦0 | |
本週四我在教會上完了關懷訓練課程,就趕回家打開視訊,參加每月一次的大學同學線上聚會。週五教會舉辦長照據點的「孝親月活動暨長者服事同工感恩餐會」,並頒發感謝狀給同工。我覺得與旺得福的同工們每週二上午服事長者,貢獻己力,邊做邊學,真心付出,非常喜樂!週六,我們在家為Vito慶生,祝福Vito學業精進、身體健康!我忙了一天,體力尚佳,晚上還和兩兄弟玩跳棋,小贏機靈的兩兄弟。祖孫同樂樂,感覺很幸福!小Vic下完跳棋,還自動回到和室把板子和紅黃綠棋子收拾妥當,真是乖巧懂事! Vito隨後也有來幫忙,好棒!我各發獎勵金二百元,舅公除了給 Vito豐厚的生日賀禮,也沒漏掉給Vic一份獎賞金,女婿幫他們三人拍照,老小笑得樂呵呵,都很開心! ※以下訊息轉貼自【奇蜜育兒資訊】 本期特選主題: 做好心理建設,準備升上三年級! 寶貝要升三年級了,不僅課業變多,還要適應新老師和新同學,但家長和孩子也不必太緊張,只要做好幾項心理建設就能順利迎接新學期。 在小學階段,中年級不像低年級孩子,所有常規要從頭建立,且不停地反覆叮囑;又不像高年級孩子荷爾蒙作祟,為反抗而反抗。如果以水果來比喻各年段孩子,低年級孩子就像草莓一樣鮮嫩,要小心翼翼呵護;中年級孩子就像蘋果一樣芳香,老少咸宜;高年級孩子就像榴槤,有著特殊氣味,對味很重要。而老師扮演的角色,低年級時老師像媽媽,中年級時老師就是老師,高年級時老師則是朋友。對老師而言,教中年級的孩子比較得心應手。 孩子升上三年級,雖然因為重新編班,需要適應新老師和新同學,但家長和孩子不必太緊張,只要做好心理建設即可。那麼,家長可以為孩子做哪些心理建設呢? 了解低年級和中年級有哪些不同 先了解低年級和中年級有哪些不一樣,就更能協助孩子適應學校生活。其中,最大差異是上課時間、課程、科任課及參與學校活動都增多了。 1.上課時間:低年級是每星期二上整天課,但是中年級就是每星期上三天整天課,只有星期三、五讀半天。 2.課程:除了低年級原有的課程外,還加了社會、自然、書法、資訊等課程。 3.科任課:科目變多,科任課和科任老師當然就變多。 4.活動參與:低年級時,孩子只要管好班上的事情,但是到中年級,參與學校的活動就變多了,如增加外掃區(低年級孩子只要負責班上的掃區,到了中年級還要分擔學校的外掃區)、參加學校校隊等。 和孩子討論、回顧低年級生活 了解低年級和中年級的不同後,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從一年級到目前,除了體重身高外,自己還有哪些變化呢?讓孩子回顧低年級學了什麼,並討論升三年級後會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期許孩子未來要更好、更獨立 和孩子回顧、討論過去低年級有哪些事情做得很好,鼓勵他繼續保持;有哪些是需要再修正努力的,為什麼沒做好?怎樣可以做好?時間的規劃也是不可少的,低年級和中年級上課時間不一樣,功課不一定會更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校讀書的時間變多了,孩子做的時間規畫要比以前更有效率,而且要更獨立。 利用暑假複習國字和九九乘法 還有,暑假這段寶貴時間不要白白浪費了,二下國語課本不急著丟,有時間就複習一下國語和九九乘法。因為現在課程時間被壓縮,要教的內容又很多,孩子對國字和九九乘法的熟練度不如以往,很多孩子放了個暑假就都忘光光了。但是放暑假還要好好複習功課實在不容易,所以要建立規律性。九九乘法就是要自動化,熟練再熟練而已,每天可以固定時間請孩子順背、倒背兩遍或抽背一遍。國字的複習方式,可以讓孩子每天「聽寫」國字或寫小日記,聽說讀寫,要寫出來才算數。每天複習時間不用多,養成複習規律就能達到效果。 總而言之,孩子從二年級升三年級,就像是小毛蟲蛻變成蝴蝶。三年級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只要孩子做好心理建設,培養時間規畫、獨立的好習慣,相信一定可以順利迎接並適應三年級的生活。 本期特選主題:暑假近視高峰,請叮嚀孩子養成用眼好習慣 上小學以後,視力的維持變成是一項挑戰。坐在教室的時間多了,寫作業的機會也增加。而暑假更是近視高峰期,該如何保護好孩子的視力?眼科醫師叮嚀,養成這幾種用眼習慣很重要。 後天近視的發生,雖然目前尚未完全清楚詳細機轉,但是太長時間的「連續近距離用眼」絕對是重要的關鍵之一。因此,要保護好小朋友的視力,重要的關鍵就是八字口訣──多遠少近、時間中斷。 兒童調節力強,看遠看近都清楚 小朋友的睫狀肌調節力特別強,可以配合當下的用眼方式,改變水晶體的形狀與曲率。即使眼球處於遠視的度數下,小朋友仍然可以輕輕鬆鬆看清楚很近的東西。舉例來說,對遠視100度的大人來說,如果讀書看報時靠得太近,就會相當吃力,但是對遠視100度的小朋友,即使把書拿到眼前10公分,也能看得一清二楚。 這是小朋友與成年人眼睛重要的差異之一。因此,大人會因為老花、太近看不清楚,而自然地把東西拿遠一點看;相反地,小朋友因為遠近都看得清楚,如果沒有適度的保持距離並養成習慣,很容易就會靠得太近。 兒童「人小手短」要小心越看越近 再者,小朋友與大人的用眼習慣還有一個差異來源,就是身高的因素。以大人的身高與手長來說,就算有點彎腰駝背,眼睛與書本的距離都能輕輕鬆鬆地超過35公分、甚至40公分。但對小朋友來說,由於「人小手短」,就算是用力的挺直身體、雙手伸直,都只能勉強達到30~35公分。這種用盡全力的姿勢自然不可能維持太久,一定會漸漸放鬆變成「懶骨頭」而「越看越近」。 充足燈光、適當桌椅加上正確姿勢 要如何避免這種情形呢?燈光和桌椅的選擇就很重要了。 燈光照度必須適中,照度太低容易因看不清楚而拉近距離,照度太亮也會容易產生眩光與反光。依據CNS國家照度標準以及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寫字讀書時,照度要在350~500 lux之間(註),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自己準備一個簡單的照度計,測量家中小朋友在各種活動範圍的照度是否足夠。 其次,書桌跟椅子的高度也是關鍵。書桌過高或椅子過矮,眼睛離桌面自然太近;但書桌過低或椅子太高,則容易彎腰駝背、後背懸空。那要怎樣的距離才適當呢?爸媽可以把握另一個口訣「腳踏實地、往後靠背、手肘平放」。第一,椅子的高度要讓小朋友能踏地,若椅子太高,建議要擺個椅凳,而且坐椅子時一定要正坐、往後靠椅背。第二,桌椅的相對高度,要讓小朋友的前臂能自然平放在桌面上,不宜過度懸空或彎曲。如此才能使小朋友的閱讀寫字保持30公分以上的恰當距離。 書籍字級要夠大,握筆姿勢要正確 現在大家都在鼓勵孩子多多培養閱讀習慣,這是非常好的,但是我們要幫小朋友盡量選擇字級大小適中的書籍。因為字級過小的書籍,小朋友常會不自主的拉近閱讀距離。 當小小孩慢慢長大,開始學寫字時,又會有另外一個問題出現,就是握筆姿勢。小朋友握筆通常都會握得太低,或者筆太垂直,使得眼睛無法從正上方看到寫字內容,所以就會很容易出現歪頭的動作,如此也容易導致近視、甚至視差。 用眼距離越近,持續時間就要越短 另外一個重要關鍵就是:時間中斷。特別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因為身高不夠高,就算盡力挺直身體,也沒辦法離書本太遠,因此連續用眼的時間一定要越短越好。打個比方,近距離用眼就像烤肉一樣,書桌像炭火,眼睛像肉。當肉離火越遠,就算烤一陣子都可能只有溫溫的;但肉離火越近,兩三下肉就焦了。因此距離越近,時間就要越短,絕對不可以用一樣的時間標準,應用在不同的近距離活動上。 保護視力原則:多遠少近、時間中斷 綜合以上的各個細節,都是環繞「多遠少近、時間中斷」,通常我會建議每30分鐘,要往遠凝視5~10分鐘,只要能把握這個重要觀念,相信就能夠好好維持小朋友寶貴的視力。 我在門診中,常常會花時間討論一下小朋友有哪些近距離用眼行為,比如說:看手機、用平板、閱讀、寫字、剪紙、畫畫、拼豆或玩積木(這項家長最常疏忽!)等,都是要特別注意小心的,反而保持距離、適當地看電視,對控制近視是有幫助的。此外,研究發現:適當的戶外活動,對於控制近視也有相當的幫助,鼓勵爸媽假日時多與孩子到戶外踏青,增進親子感情又能保護視力,一舉數得! |
|
( 休閒生活|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