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還原歷史真相 白崇禧之子談二二八事件新書
2014/05/21 02:48:02瀏覽352|回應0|推薦1

【大紀元2014年03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新書發表會3月17日在臺北中山堂舉行,白崇禧將軍之子、文學家白先勇表示,1947年臺灣發生228事件後,蔣中正特派國防部長白崇禧到臺灣宣慰,他3月17日抵臺,4月2日返回南京覆命。「白崇禧在臺16天密集旋風式的宣慰工作,穩定民心,恢復秩序,有止痛療傷的正面巨大效果,對二二八事件的後續發展,起了關鍵性的作用。」

新書《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由白先勇與歷史學者廖彥博合作,集結各種檔案、電報、函件和相關當事人的日記,並訪談二二八事件見證人蕭錦文、家屬楊照、白崇亮、陳永壽、彭芳谷、粟明德等6位訪談記錄,「還原歷史真相」,重建白崇禧來臺的關鍵16天。

白先勇在書中的序寫到二戰日本投降來得突然,接收工作,國民政府措手不及,東北、華北平津一帶、華東京滬區,是接收計畫重中之重,一流軍隊人才都遣派前往。


1946年7月1日,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右)將正於東北督戰之白崇禧(左)調回,頒授白氏國防部長印信。抗戰勝利後,白崇禧出任中華民國第一任國防部長。(翻攝:鍾元/大紀元)

「臺灣在當時接收計畫中,重要性排名後段,來接收的軍隊及人員當然也屬二、三流了。」白先勇表示,臺灣經過50年日本殖民,情況更加複雜。而二二八事件發生的時間點,亦正是國共內戰的尖銳時刻,中國大陸從東北到華北,遍地烽火。蔣中正正忙於調動胡宗南部攻打延安,剿共是國民政府當時全力以赴的首要目標。

他認為,對於228事件應該全面了解真相,才能諒解,進而真正止痛療傷。他表示,事實上當時臺灣的氣氛相當肅殺,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长官陳儀手下有一派人,以警備總部參謀長柯遠芬為首,主張嚴厲制裁、大開殺戒。白崇禧對柯遠芬濫殺鎮壓的主張,完全不能認同,徹底反對。他以國防部長的身份,三番四次下令「禁止濫殺,公開審判」。

白崇禧回到南京後,即向蔣中正彈劾黃埔軍校出身的柯遠芬:處事操切,濫用職權,對此次事變,舉措尤多失當,且賦性剛愎,不知悛改,擬請予以撤職處分,以示懲戒,而平民忿。


知名作家白先勇說,二二八事件發生期間,他父親白崇禧曾下令臺灣全省軍警情治單位停止濫殺無辜,救回許多人命。圖為1947年二二八後,國防部長白崇禧(前右2)來台宣慰。(中央社)

白崇禧來臺宣慰 安定民心 對二二八事件止痛療傷

他說,今天選在臺北中山堂發表新書具有特別意義,因為當年1946年3月17日白崇禧一到臺灣下飛機後,當晚6時半便在中山堂向臺灣全省廣播,宣布政府對「二二八」善後從寬處理的原則,除共黨分子、煽動暴動、圖謀不軌者,予以懲辦外,其餘一律從寬免咎。「父親恐怕自己也沒料到,他發布這道命令,會改變多少人的一生,以及他們家屬的命運。」

 

白崇禧把18位判死刑的,呈報上去有蔣中正總統批的認可,他們通通批改成徒刑,改變他們家庭的命運。白崇禧來臺宣慰,安定民心,救了許多被捕、被判刑的民眾,對於二二八事件對臺灣所造成的傷害,發揮了即時的止痛療傷作用。台灣作家吳濁流在《無花果》中記載:「白崇禧將軍在廣播中發表處理方針。於是秩序因此而立刻恢復了。」

3月20日,白崇禧在台北行政長官公署大禮堂(今行政院)召集台北公務員講話,其間特別安撫遭受毆打的外省公務員:「余今仍盼諸君繼續留台工作,勿稍灰心。須知中國不能離開台灣,台灣亦不能離開中國,諸君留台服務,實與前往內地服務無異。且台灣乃新收復之領土,即就教育而言,吾人之工作必須五年至十年始可完成。日前侮辱諸君以及傷害諸君者,僅為極少數之不良份子,極大多數之台胞仍極愛國,且願與諸君精誠合作,二二八事件,純係意外之偶然事件,余信今後決不致再有此事,余並保證今後中央亦絕不容許再有此事。」

同日下午6點半,白崇禧向台灣全省青年學生廣播,除了保證復學學生人身安全外,並呼籲青年學子:「切望你們放大眼光,不要歧視外省人,破除地域觀念,……。我們要本親愛精誠,如手如足,互助合作。」

二二八見證人蕭景文出席表示,他在228事件時擔任《大明報》實習記者,該報對當時的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時有批評。他當天在報社值班,軍警找不到他的舅舅、社長鄧進益,他被刑警帶走囚禁在警局地下室裡遭刑求。一天他被拉出去載往刑場槍決,可是卡車走到一半又折返,後來才知道白崇禧將軍是救命恩人。


作家白先勇(右4)17日發表新書《止痛療傷:白崇禧將軍與二二八》,公開父親白崇禧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在台灣的關鍵16天。(鍾元/大紀元)

白崇禧見證民國誕生 一生與中華民國共存亡

白先勇說,白崇禧晚年選擇到臺灣來,「父親是為了向歷史交代,他參加過辛亥革命武昌起義,見證東亞第一個民主共和國—— 中華民國的誕生。到了1926年北伐,蔣中正總司令邀請白崇禧出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從廣州領軍一直打到山海關,打敗了吳佩孚、孫傳芳等北洋軍閥,於1928年完成北伐統一中國。


1945年9月9日,南京,冷欣中將代表將日本降書獻給中國戰區統帥蔣中正,前排中央由左向右:軍委會馮玉祥、程潛、白崇禧(右側內三);前排中央由右向左:孫科,于右任,戴傳賢(戴季陶)。八年抗戰勝利,事實上中國已經國困民貧,可說是一次慘勝。(翻攝:鍾元/大紀元)

「對日抗戰父親當副總參謀長,蔣委員長號召全國抗日,他是第一個響應的地方軍事首領」。1937年8月4日,白崇禧從廣西飛赴南京,與蔣中正共赴國難。日本的報紙寫了頭條,「戰神蒞臨南京,中日大戰不可避免。」八年抗日時期,父親指揮和參加過很多重大戰役,最有名是徐州會戰台兒莊大捷、桂南會戰崑崙關大捷、武漢會戰、長沙會戰等戰役。


1938年3月24日「台兒莊大戰」開戰前夕,蔣中正攜副參謀白崇禧飛抵徐州,與第五戰區司令官李宗仁(左)三人視察隴海前線合影。蔣中正當天離開,卻命令白將軍留下,協助李宗仁作戰。此張相片富有歷史意義,三位國軍領導人正站在中日戰史轉捩點的重要一刻。(翻攝:鍾元/大紀元)


1939年11月《良友》畫報: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右)任湘北大戰(第一次長沙會戰)最高統帥,指揮第九戰區代司令長官薛岳(左),大敗六路來犯日軍。薛岳右邊為霍揆彰軍長。 (網絡圖片)

他說,父親白崇禧一生幾次打敗林彪。到了國共內戰,父親任華中剿匪總司令,最後指揮國軍跟共軍從湖北武漢、湖南一直打到廣西南寧,他為保衛中華民國打了一輩子仗,與百萬林彪共軍戰至最後一兵一卒。父親為保衛民國奉獻一生,他離開大陸到臺灣,因為他的信仰就是「民國」,他要跟中華民國共存亡。白先勇提到,白崇禧過世的那一年,他寫一封信託人帶到香港給昔日同僚、廣西省主席黃旭初,「弟待罪臺灣,十有七年矣!日夜焦思國軍何時反攻大陸,解救大陸同胞。」

抗戰期間,軍委會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上將統轄顧祝同、張發奎、薛岳、余漢謀四個戰區和第九戰區长沙會戰作戰序列。(網絡圖片)

白崇禧在臺被監視的一段秘辛


1939-1940年,軍委會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上將任桂南會戰總指揮官,指揮國軍消滅日本鋼軍,獲得崑崙關抗日首場攻堅戰大捷。圖為桂南會戰軍事作戰圖。(網絡圖片)


抗戰期間,軍委會桂林行營主任白崇禧上將統轄顧祝同、張發奎、薛岳、余漢謀四個戰區和第四戰區桂南會戰作戰序列。(網絡圖片)

廣西同鄉粟明德在白崇禧晚年時常和他聊天,粟明德教授在記者會上說了一段秘辛,他首先表示,白將軍對他來講從來就是英雄,他推崇白崇禧將軍氣度很大,幾乎都是先講別人的優點,有為有守的地方。

對於在臺灣17年遭到監控,粟明德提到「吳石、張寶倉兩個人都是匪諜,他們到臺灣後,共產黨要他們呈報有哪些是可以拉攏的,結果他們寫了兩個名字中有寫到白崇禧,被保密局發現簽報給老總統。」

粟明德表示,匪諜吳石和張寶倉後來被槍斃了,但白崇禧被拖累了,從此以後被情治人員監視,白崇禧曾寫封信向蔣中正詢問,「老總統要(副總統)陳誠轉告白崇禧,我是保護你,並不是監視你。」

最後,白先勇表示,「我希望這本書出來後能止痛療傷,二二八事件已經過了67年,我們在這個島上的2,300萬人,不管你什麼立場,只有一個共同命運:跟臺灣共存亡。」他強調,臺灣的前途很艱難,只有大家一條心,才能度過去。如果大家還因為67年前發生的一項不幸歷史悲劇,彼此繼續猜疑仇視,那麼臺灣的命運前途,將是坎坷的。寬容諒解,是唯一的選擇。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uchi101025&aid=13495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