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17 22:40:23瀏覽1131|回應0|推薦0 | ||
【大紀元2011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為慶祝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台灣國防部軍事情報局將60幾年前的「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解密,並出版兩本書,除了記錄這段光榮歷史,同時還原被中共污名化的中美所史實,新書主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張力表示,這段歷史不該被遺忘,更不應該被扭曲、被污名化。
中共扭曲抗戰史實
儘管中美所在抗戰期間貢獻卓著,但因任務機敏,外界對中美所歷史所知甚少。鑑於中美所人員日漸凋零,且中共長期扭曲及污衊抗戰期間歷史,台灣軍情局在2009年解密相關檔案,延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教授張力對中美所美方人員進行口述歷史訪談,編纂《稻田海軍:中美所美方人員口述歷史訪問記錄》專書;並重新校訂及翻印1970年出版的《中美合作所誌》。 台灣軍情局10月6日下午舉行新書發表會,多位當年和中華民國並肩作戰的美國中美所成員自籌旅費來台,而這些8、90歲成員自1946年後幾乎沒有再去過中國大陸,並斷然拒絕中共的統戰,代表團領隊今年近90歲的蓋‧皮維斯表示,他們不喜歡中國大陸現在的政府,他們支持的是中華民國。 中美所美方成員支持中華民國反共立場 軍情局副局長姚祖德表示,在中華民國建國百年之際,有責任把這份核心與光榮的史實流傳記錄,做史實參考。1943年至1946年期間,中華民國與美國海軍因二次大戰任務需要,依照兩國協定簽訂「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Sino-America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ACO)」協議,成立「中美合作所」,兩國攜手對抗日本侵略,並在技術、情報等合作展開新頁。 他指出,中美所由軍統局(軍情局前身)局長戴笠將軍與美國海軍上校梅樂斯(Milton E. Miles)分別任正、副主任;中美所成立後至1946年結束,期間有 2500名美國海軍官兵到中國戰場,與軍統局人員合作。 美國在台協會(AIT)副處長馬怡瑞表示,二次大戰是人類近代歷史上最大的悲劇,中美合作共同抵抗日本的侵略,為勝利作出巨大的貢獻,中美所的美國成員主要來自海軍與陸戰隊,這也是美國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把部隊派往海外,接受外國軍官(戴笠將軍)指揮。他指出,大部分美國人對此段歷史理解極少,希望透過此次活動能彌補歷史遺缺,向這群國家的英雄致敬。 軍情局前副局長翁衍慶表示,中美合作所從成立到結束,只有3年,但中美雙方的情報機構卻維持長達67年的友誼,主要是美方成員一直支持中華民國的反共政策,中共邀請這些美方成員到中國大陸舉行年會,他們斷然拒絕。 翁衍慶說,軍情局可以將60多年前的機密資料解密,公開發行這兩本書的意義重大,最重要的是要讓大眾了解,中共過去幾十年刻意污衊歪曲中美合作所對國家的貢獻。 中共污名化中美合作所 張力說,中共在1950年到1970年間,因為美國支持反共的中華民國,開始用盡各種方式污名中美合作所,中共透過文藝創作方式,甚至電影、小說或話劇,醜化中美合作所在歷史上的角色。直到80年代後期,才受到大陸本身學者的質疑。一位大陸歷史學者來台訪問時,閱讀到早期出版的中美合作誌後表示,「中美合作所本來應該是中美關係上的一個亮點,值得發揚,可是卻被(中共)污衊為一個污點。」 張力也透露中美所另一不為人知的貢獻,他在訪談中美所老兵談飛虎隊時,有一位老兵就笑著說,「飛虎隊要不是中美所提供準確的氣象情報,這群空戰英雄大概也飛不上去吧!」 然而,中共宣傳部門一再把中美合作所誣衊為監獄集中營,近年來仍在老調重彈。 中美所美方成員拒絕中共統戰 「中美所聯誼會」訪華團由領隊蓋‧皮維斯率領11位會員,特地前來參加中華民國建國100年國慶,這些成員平均年齡為87歲,他們都是自1946年結束中美合作所後,就沒有再到過中國大陸了,儘管中共邀請他們到大陸參加年會,他們都拒絕中共的統戰。 1923年出生的理查‧魯坦(Richard Lee Rutan)是中美所聯誼會會刊編輯,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的成員都是站在是自由的中華民國這邊,他們都不喜歡共產黨,中共對於世界還是很有威脅性,他也積極遊說美國應該把在中國大陸的企業移回美國。 理查‧魯坦在中美合作所口述訪談記錄中表示,他的工作是攔截日軍密碼,不過他並不具有電工資格,當時他非常惶恐,但他激勵自己「必須嘗試」,結果成功了,他無法形容當時的成就感,他心想一定有人在幫他,也許是上帝的幫忙。 中美所歷史地位與貢獻不可磨滅 「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簡稱「中美所」(Sino-America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 SACO)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43至1946 年間所合作組成的軍事情報組織,由軍統局代局長戴笠將軍兼任該所主任,美國海軍梅樂斯上校擔任副主任,任務包含執行情蒐、氣象、電偵、心戰、游擊、運輸、祕密行動與通訊等任務,並開辦特警、攝影、醫療與外語等訓練班隊22個,提供先進美軍裝備技術,訓練中華民國人員執行相關任務。 中美所工作單位北自戈壁沙漠邊緣的氣象站、大青山別(人)動軍南至越南邊界,不僅協助美軍從海上擊潰日軍,也配合戰局,從陸上牽制日軍等任務,中美所主要偵照與觀測範圍包括上海至香港之間的海岸線,所蒐獲的地面情報及氣象、水文資料,提供美海軍水面艦及潛艦運用。 為了獲得珍貴的情報,幹員曾佯裝智障人士,在鐵路沿線遊蕩,伺機觀察日軍運補動態,再通報陳納德將軍所率領的美陸軍航空兵第14航空隊實施轟炸;其中,中美所提供美海軍有關日軍特遣艦隊挺進萊特灣的寶貴情報,更協助美軍獲取太平洋戰爭最大規模的萊特灣戰役大捷。 中美所聯誼會(SACO Reunion)則是中美所美方人員返國後成立的退伍軍人社團組織;延續戰時合作情誼,與中華民國官方、民間維持良好互動,成員曾高達3000多人。 經統計,中美所任務期間,平均每日截獲日軍電報450份以上,自1944年9月至翌年8月,總共截獲密電11萬5百37件;前後共計殲滅日軍2萬4千多人、擊沉日軍艦艇180餘艘、炸毀橋梁200餘多座(如浙東交通要道錢塘江大橋)、摧毀日軍倉庫貨站270處,並且救援遇襲盟軍飛行員70人。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