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8/05 06:39:28瀏覽165|回應0|推薦0 | |
環境工程 環境工程為應用科學與工程之方法來改善環境(包括空氣、水、土地資源),進而為人類之居住以及其他生物體提供對健康有益的水、空氣以及土壤,亦包括污染場址之復育。可經由教育大眾、保護環境、訂立規定以及應用工程範例來減輕與控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在大多數國家裡,環境工程師的一般教育背景需求為學士學位。 關於環境工程,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環境工程分會發表了如下聲明:[1] 環境工程通過健全的工程理論與實踐來解決環境衛生問題,主要包括:提供安全、可口的公共給水;適當處置與循環使用廢水與固體廢物;建立城市與農村符合衛生要求的排水系統;控制水、土壤和空氣污染,並消除這些問題對社會和環境造成的影響。而且,它涉及的是公共衛生領域裡的工程問題,例如控制通過節肢動物傳染的疾病,消除工業健康危害,為城市、農村和娛樂場所提供合適的衛生設施,評價技術進步對環境的影響等。 環境工程學之發展 自從人們了解到他們的健康與安寧與居住之環境品質相關時,便應用許多方法試圖來改善其所居住之環境。羅馬人興建渡槽來預防乾旱並為羅馬帶來乾淨的、對健康有益的水資源。十五世紀時,巴伐利亞訂定法律來限制形成其水資源供給之高山地區的發展與剝蝕。 環境工程這一領域於將近20世紀中期時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環境學科,其目的是在於回應多數民眾對於水資源和環境污染的憂慮以及大規模的環境惡化。然而,環境工程可以追溯到早期公共衛生工程所作的種種措施中。[2] 現代環境工程於19世紀中期在倫敦誕生,當時工程師Joseph Bazalgette設計了第一個大規模的汙水處理系統,而此系統也減少了例如霍亂等水生疾病的發病率。飲用水以及污水處理措施在工業化國家的引入減少了水生疾病的威脅,讓其不再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因素。[3]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許多的案例都可以看到,為了給社會創造收益的各種舉措已經對環境產生了長期的影響,降低了環境質量。一個典例便是殺蟲劑DDT的大範圍使用,其最初目的在於減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幾年時間內的農業害蟲數量。儘管農業收效可觀,收割產量亦年年攀升,大大緩解了全球饑荒,瘧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控制,但由於DDT對於生物繁殖週期的影響,有許多物種亦因此到達了滅絕的邊緣。在作家Rachel Carson的作品「寂靜春天」中他對DDT的歷史進行了生動的敘述,而這本書也標誌著現代環境運動的興起以及「環境工程」現代領域的進一步發展。[4] 環境保護運動以及限制人為破環環境的法律在近千年來於不同社會中得到了發展。其中的典範則是19世紀頒布的在倫敦以及巴黎建設下水道的法令,以及20世紀早期美國國家公園系統的成立。 環境工程學分支 空氣污染防制 •大氣污染控制工程 水污染防制 •水資源處理與供給 •排水工程 •水污染控制工程 廢棄物污染防治 •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與處置 毒性化學物質污染防治 •毒性化學物質 資源回收再利用 •資源回收再利用 其他 •綠建築 •環境影響評估 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zh-tw/%E7%8E%AF%E5%A2%83%E5%B7%A5%E7%A8%8B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