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1/28 23:39:17瀏覽1494|回應0|推薦8 | |
【雪域宅男前篇】「夢‧旅人」與華梵大學教育學程第一位喇嘛楊豐榮 陳雪麗/華梵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兼主任 「幻影人生」、「幻化成真」、「夢‧旅人」是加拿大籍導演阿尼卡 (Anika) 的幻影三部曲。圍繞著宗薩欽哲仁波切、宗教學院與他的電影事業而開展。 阿尼卡因緣際會了一個好的紀錄題材,一路直追紀錄,開展了這一系列的作品。 好的紀錄片導演,在於其對人的關懷敏銳與當下立斷的聰明決斷力,才有可能一路直追,處理到被紀錄者的核心概念。 當然被紀錄者本身要夠精彩,導演也要夠明快敏銳,兩相激盪,好作品就會誕生。 即時閃現一種光明與亮點,引亮觀眾心中的幽暗,喚起內在的共鳴。 阿尼卡幻影系列之三:「夢‧旅人」乙片,紀錄楊豐榮 (原人) 成為喇嘛的歷程與如何告知家人的掙扎。 楊豐榮是我在華梵師資培育中心的學生,從來就是一身橘紅裝扮,我笑著稱他「喇嘛」,一叫就好幾年,沒想到一喊成真!他國中實習完畢,竟然去了西藏當喇嘛!因緣際會遇到阿尼卡正在當地拍片,因之成了她紀錄片的主角。 我在華梵師資培育引領原人入門拍攝教育紀錄片,他一學成癡,立志將藏傳佛教影像化,發願將來成為華梵教程的第一位喇嘛導演。阿尼卡將片中的美術設計與若干實驗性質的畫面交給他處理,他不負所託,真的有亮眼的表現。 -------------------------------------------------------------【轉貼】虛實相生,迴響「幻影人生」 --文山社區大學放映座談會後記 蔡傳暉/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任,現任華梵大學教務長 我們在獨尊西方文化的教育中,鮮少有機會接觸非西方的異族文化,社區大學的課程安排亦不免有這樣的缺憾。Anika的「幻影人生(Life as Cinema)」紀錄片,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窺見了藏族文化的深邃悠遠;非西方的、古遠的文明價值,是我們扭轉資本主義社會,邁向理想國度的重要資產。 四月二十七日晚間,在文山社區大學第九週的課程博覽會中,我們特別安排「幻影人生(Life as Cinema)」紀錄片的放映座談會;同時邀請導演Anika親臨現場,分享她的創作理念與想法。這場放映座談會的參加者,主要是文山社區大學的「音影遊世界」、「影片、閱讀與自我成長」、「畫文創作」、「性別文化與社會」等四門課程的學員,計有七十餘位學員參加。這四門課程的老師:賀照緹、王榮春、雷驤、林綠紅,也都參加這場放映座談會,同時擔任引言人,分別對這部片子提出評論與回應。 「音影遊世界」是透過音樂、電影與紀錄片來認識不同民族的文化,「影片、閱讀與自我成長」則是透過電影來了解自我、提昇自我,「畫文創作」是美學與藝術創作的課程,「性別文化與社會」則是性別、文化批判與社會觀察的相關課程。由於這四門課的學習內涵與「幻影人生」紀錄片都有很深的關聯性,因此這場放映暨座談會,展現了相當不錯的對話品質與討論氣氛。參與的學員老師,對於導演能親臨現場均倍感興奮;而且這部片子的論述精采、意義豐富,令人不禁咀嚼再三、難以忘懷。 「幻影人生」紀錄了「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的拍攝歷程,闡述了導演宗薩欽哲諾布仁波切的哲學思想:實相、虛妄、夢境,及其以電影來隱喻人生的表現手法。然而,「幻影人生」並不是「高山上的世界盃(The Cup)」這部電影的附屬品,也不只是一個電影的紀錄而已,它其實已有自己的創作成就與獨立生命。「世界盃」描述流亡印度的西藏喇嘛,迷戀世界盃足球賽,在寺院中所發生的真實故事。 「世界盃」表面上是描繪傳統藏族佛法教育面對新事物、新時代的挑戰與困境;還有小喇嘛們的調皮機智與樸實,溫馨感人;然而「世界盃」這部電影最引人入勝的張力,卻是在於相隔萬哩的世界盃現場與印度藏族遙遠的村落間,兩者究竟是實相還是虛妄?小喇嘛透過football雜誌,看到了遙遠的另外一個世界;透過電視,看到地球彼端如火如荼的足球賽事。世界盃足球賽,對於小喇嘛而言是真實存在,還是虛妄的幻影;足球賽事是小喇麼夜裡才有的東西,然道不也是一種夢。 Anika抓住了「世界盃」中實相與虛妄的這條線索,在「幻影人生」中深入追擊,鋪陳出精采的論證與分析。「世界盃」所呈現的虛實意像,在感性上給我們極大的震攝與喟嘆,而「幻影人生」的敘事論理,在理性上給了我們極深的沉澱與反思。 「幻影人生」探討的層次多樣豐富,導演Anika有條不紊的逐線演繹發展,層層鋪陳。片中說道:上師加持是很重要的,如此才能領會一切事物的真實自性;而上師其實就是你的自心本性,在你心中顯現。顯然「真實」是由心所創造,而心所創造的,不也往往只是一種幻影。佛性的展現,其實就是心的展現;心所創造的,既是實相,也是虛妄;而電影也是心的展現,同樣既是實相,也是虛妄。Anika以電影的本質(編導、演戲)作為論述的媒介,將實相、虛妄與夢境扣連,隱喻著「人生如夢、夢如人生」與「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而片中「夢裡我們都是剪接師」這句話,也巧妙地揭示了「戲如夢」與「夢如戲」的旨意。 我們每天都在導演自己的生活,包括:愛情、憤怒、快樂、衝突,由你自己編劇,你是演員,也是觀眾;生活就是這樣,人生如戲。很有趣的,喇嘛生活中很多的決定卻是問卦而來,就連拍「世界盃」要選用何種底片、什麼牌子,都用卜卦的;似乎是冥冥中有股力量,推促著人生。 「幻影人生」的英文原名是Life as Cinema,中譯名稱個人以為應以「人生如是電影」較精準;因為「幻影人生」之名意味著人生是一場幻影,然而顯然Anika並不這麼認為人生是幻影,毋寧說實相與虛妄是相生的,或者說既是真實也是虛妄。其次,人生中自有一股「導」與「演」的力量,「幻影人生」這個片名比較傳達不出這樣的人生動力;當然「人生如是電影」這個片名太沒有吸引力了,或許「人生如影」較為適切。 Anika的「幻影人生」確實是一部傑出作品,這部片子的放映,為文山社區大學第九週的課程博覽會活動,增添了光彩。這部片子所展現的人文關懷,及Anika本人所散發出來的理想與熱情,也鼓舞了社區大學「知識學習、實踐行動」的理想。 謝謝Anika的到來與分享。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