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認識月經
2008/12/18 14:48:24瀏覽869|回應0|推薦3

原來我的頭會痛到爆點來就是大姨媽的原因喔!
剛剛去看中醫,醫生說我是逆經造成的頭痛和頭暈,難吃的中藥可能要吃上很長一段時間了。
 
作者:許博欽醫師
 

 經 前 症 候 群

  早在西元前六世紀,西洋即有一篇短文如此記載……她有兩種不同的情緒,某一天心情愉快,面露微笑,充滿幸福感;但另一天卻變得暮氣沈沈,難於接近,且易被激怒;就似大海一樣,平時安詳和氣、風平浪靜,但不久卻風雲變色,波濤洶湧,快速的變化令人措手不及;女性的情緒和氣質傾向若以海洋的情況來比喻,可說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上述描述的女性可能是一個經前症候群(Premenstrual Syndrome)的案例。認識經前症候群與經痛


  經前症候群,簡稱為PMS,是發生在月經來之前的一些症狀的總和。女性月經周期可分為卵泡期、排卵期及黃體期,月經來潮第一天起即可算為卵泡期的開始,這個時候腦下垂體分泌卵泡刺激素(FSH),可刺激卵泡的生長,卵泡生長至成熟的時期即為卵泡期,若月經周期為28天,則第一至十四天為卵泡期,接著即進入排卵期,約在月經後第14~15天間,排卵後的卵泡受到黃體刺激素(LH)的影響而形成黃體,並分泌助孕激素,因此稱為黃體期,黃體期的時間也大約14天,到月經來時結束。PMS是發生在黃體期的一些症狀,這些症狀在卵泡期是沒有的,若卵泡期也有這些症狀,則就不能算是PMS。據文獻的報告,從初經到停經年齡之間,多多少少會受到PMS影響者大約在20%~30%,而有5%的女性,症狀嚴重到影響學業、工作、日常活動與人際關係。

如 何 定 義 經 前 症 候 群

  所謂經前症候群,是指發生在女性月經周期的黃體期中,出現有周期性身體不適及情緒、行為上之改變,並影響其日常生活,社會活動及人際關係者。症狀可能有多種,例如情緒方面可能較易激動、沮喪、疲勞;身體症狀有腹脹、水腫、乳房疼痛、頭痛等。症狀上至少要包含有一種情緒上的變化,及一種身體上之不適才符合PMS。
以下列出的是美國精神科醫學會所整理出的重要PMS症狀,至少要有五項才符合PMS,且必須要包括情緒行為(第一至九項)及身體不適(第十項)兩者中之症狀。茲說明如下:

  1. 感情變得很脆弱,例如無緣無故的,突然覺得悲傷,想哭或流淚。
  2. 持續地感覺容易生氣或激動。
  3. 易生焦慮感或覺得壓力沈重。
  4. 明顯的沮喪情緒,無助感。
  5. 對日常生活提不起興趣。
  6. 容易疲倦,缺乏能量的感覺。
  7. 覺得自己的注意力不能集中。
  8. 食慾改變,例如吃得太多或渴望食物。
  9. 過度的嗜睡或反而睡不好(失眠)。
  10. 身體的不適症狀:胸部脹痛、頭痛、水腫、關節或肌肉疼痛、體重增加等。

經 前症候群的可能原因

  有關經前症候群的原因,有各家的說法,大致認為卵巢荷爾蒙的變化:黃體素低、動情素高、動情素濃度下降、動情素濃度和黃體素濃度比例之改變等是主因。其他有關的因素包括荷爾蒙、抗利尿激素、甲狀腺素、生長激素、腦下腺促性腺激素變化或泌乳激素分泌太多,以及缺乏維他命,例如維他命B6或缺少礦物質,例如鈣質、鎂、鋅等。

如 何 診 斷 經 前 症 候 群

一位醫師如何下診斷說誰有PMS呢?有無經前症候群,可參考下列幾點診斷依據:
症狀重複地,周期性的發生在月經周期的黃體期,尤其是在月經來之前的一星期左右。
這些症狀在月經來後明顯改善或消失(或至少要在月經來後四天內),之後有一段完全沒有症狀的時期。
至少三個月經周期有症狀的時期。
症狀的發生不是由荷爾蒙藥物治療所引起,且非由酒類或使用其他藥物所引起。
其他精神科的鑑別診斷,例如沮喪症、焦慮症等,可請精神科醫師幫忙會診。
有些內科疾病可能引起身體和情緒方面的變化,可能被誤以為PMS,鑑別診斷也要注意,例如下列疾病:

  1. 甲狀腺機低下時會引起嗜睡、沮喪、體重增加、水腫等症狀。
  2. 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會有易激動、焦慮、情緒不穩定、渴望食物、冒汗、心悸等。
  3. 血糖過低:會有渴望食物(疲倦或沒疲倦)、暈眩、冒冷汗。
  4. 高泌乳素血症。
  5. 糖尿病患者。

減 輕 症 狀 的 建 議

  1. 正確的飲食:少吃太精緻食品,可以少量多餐,盡量減少喝酒或抽煙,多吃蔬菜、水果及全穀類,低碳水化合物(低醣類飲食),高蛋白且低脂肪之食物,低鹽類(低鈉)飲食。
  2. 適度的運動,例如散步、騎腳踏車、游泳等。
  3. 在醫師指示下,適當的補充維他命、礦物質。
  4. 放鬆自己,自我調適。
  5. 和先生或家中成員溝通,使他們了解經前症候群對妳生活的影響。
  6. 平衡心境,下班後充分休息減少上班時所累積的壓力。

治 療 及 預 防

  由於經前症候群可能是由體內正常生理周期的激素變化所引起,消除體內這些激素變化將有幫助,使用黃體素Provera,每天10~30毫克,或長效性150毫克三個月一次,也是預防其發生的一種方式。對一些精神壓力大的病人,抗沮喪和抗憂鬱的藥物Prozac及Xanax能呈現良好的效果。昂貴的腦下腺激素促釋素GnRHa會造成的一種假性停經狀態,是最後一道有效的治療,此種治療仍需補充動情素及黃體素,以防止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所有的治療,或治療後的預後,以及如何防止PMS的發生,和女性本身的積極主動自我調適等是息息相關的,也只有在醫護人員和PMS女性良好互動及關係之下,共同去克服PMS,才能使這個困擾女性的問題得到適當的解決,並預防其發生。

經 痛

  經痛(Dysmenorrhea),指的是月經來臨前或來潮時,下腹部痙攣式的疼痛,有時還伴有頭痛、惡心、心悸、拉肚子等症狀。它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種。大約有75%的婦女會有原發性的經痛,而其中約有20~25%需要服用止痛藥,而約有15%的人甚至會因為經痛而無法工作。

原 發 性 經痛

  雖然,至今原發性經痛的原因不是非常清楚,但一般相信與局部前列腺素PGF2α有密切的關係。臨床經驗顯示,阻斷前列腺素產生的非類固醇抗發炎劑(NSAID),如Brufen、Indocid、Naposin等,就有很好的治療效果,可以治療90%以上的原發性經痛。但非類固醇抗發炎劑的使用,對有阿斯匹靈過敏者,可能引起鼻塞、血管性水腫,甚至支氣管收縮等等症狀。即使沒有過敏體質,但有胃病或大腸功能不佳者,也要小心使用。如果不能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劑,那麼口服避孕藥將是另一個選擇,約有90%使用者可改善症狀。又像一般的止痛劑,如普拿疼等等,雖然也可以止痛,但應該是非類固醇抗發炎劑與口服避孕藥的輔助治療。

次 發 性 經 痛

  次發性經痛,一般都可以發現骨盆腔中病灶,通常引起的原因是子宮內膜異位症與子宮腺肌瘤,這兩種基本上都屬於子宮內膜組織異位。另外像子宮頸狹窄或阻塞,骨盆腔發炎或粘連,也會引起次發性經痛。

子 宮 內 膜 異 位 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內膜組織長在「異常位置」上。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生的原因有數種說法,目前以月經逆流說最為大家所接受。月經頻繁且多量者,初經來得早,或生小孩晚的人,子宮內膜異位症機率高。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診斷方法,首先想到的是超音波,尤其是陰道超音波。巧克力囊腫的超音波檢查,有典型的沙粒狀內容物,並不難以看出,有時一些較小或散布型病灶,就要依賴腹腔鏡這種侵襲性檢查,直接在目視下,詳細檢查腹腔內子宮、輸卵管、卵巢、子宮薦骨肕帶侵犯及粘連的嚴重度,並且可以用來治療,也可經由腹腔鏡切片來證實。有經驗的手術者,可以正確判斷病變位置,並且精確地處理它。
血液的CA125檢查,也是一個臨床常用的方法,但是必須注意的是CA125值的升高,常與幾種生理與病理情況有關;例如月經來臨、妊娠、腹腔發炎、內膜癌、乳癌、肝癌、肺癌……等等。其敏感性只有15%左右,尤其一些早期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幾乎都不升高,所以當篩檢工具,實用價值不大;但對於術前就已升高的案例,倒是可以作為追蹤的參考。
  近年來,由於手術性腹腔鏡在技術與器材上,不斷翻新進步,已大有取代傳統開腹手術的趨勢。可以在診斷的同時,做手術清除,也可大大減少住院期間,增快病人術後恢復的速度。如果是沒有生育問題,只是痛經,可以做子宮全切除及兩側輸卵管卵巢切除,減少復發的機會;另外一種,手術解決疼痛的方法是LUNA,即是用電燒或雷射燒灼子宮薦骨肕帶內的神經,達到止痛的效果。
  非手術的藥物療法,如NSAID,立即症狀緩解,但對疾病無治本功能,疾病可能繼續變嚴重,只適合第一期或第二期的子宮內膜異位症。其次,是使用男性素 (Danazol,200-1200 mg qd),可治療細小病灶,可改善症狀,減少術後粘連,增加懷孕機會,但是費時久,病灶大或已形成之黏連較無效,並有男性素副作用,但太胖、肝功能異常、心臟病危險性高者皆不適宜。第三種是類性促素(GnRHa),可治療細小病灶,但是費時久,病灶大或已形成之黏連較無效,並有停經症狀、骨頭疏鬆、偏頭痛、憂鬱等副作用。黃體素與口服避孕藥,簡單有效,可緩解症狀,但有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異位症診斷不確定的人則不宜。

子 宮 腺 肌瘤

  子宮腺肌症(Adenomyosis),有散布性與局部性(又稱腺肌瘤,adenomyoma)兩種,除了經痛外,就是月經量比較多,而且其經痛在生完小孩後反而比較痛,這點與一般子宮內膜異位症不一樣。性交痛是另一個症狀,而且腺肌瘤越大,疼痛越嚴重。診斷上除了靠內診時,子宮變大,超音波可見子宮壁肥厚,或形成腫塊,但確定診斷要靠病理切片,確定有腺體組織在裡面。
  治療上,也沒什麼特別有效的方法,因為它通常在經產婦發現,所以子宮切除並不少見,如果是不孕的年輕病人,因為多次流產或月經過多而來,保守性手術困難度較高,有時無法完全除去病灶。而非手術的藥物療法,如NSAID、Danazol、GnRHa、口服避孕藥或黃體素都有人用,效果差強人意。至於神經阻斷性的手術,都有報告可以改善疼痛症狀。至於一般的子宮肌瘤(myoma),有時也會因快速長大,增加子宮內壓力,引起前列腺素增加,而引起疼痛。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enqics&aid=2483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