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寫我是月亮的時候,想到了天問。
今天,又從天問想到離騷。
我非常非常喜歡讀屈原。雖然,現在看起來楚辭有點晦末高深。但如果仔細的讀它,就會發現楚辭是詩人非常單純的表白。
離騷一開始,就屈原就說了自己的出身。
帝 高 陽 之 苗 裔 兮 , 朕 皇 考 曰 伯 庸 。 攝 提 貞 于 孟 陬 兮 , 惟 庚 寅 吾 以 降 。 皇 覽 揆 余 初 度 兮 , 肇 錫 余 以 嘉 名 。 名 余 曰 正 則 兮 , 字 余 曰 靈 均 。 紛 吾 既 有 此 內 美 兮 , 又 重 之 以 脩 能 。 扈 江 離 與 辟 芷 兮 , 紉 秋 蘭 以 為 佩 。 汩 余 若 將 不 及 兮 , 恐 年 歲 之 不 吾 與 。
簡單的說,詩人是古帝顓頊的後代,他還用了"朕皇考曰伯庸"這樣皇室的字眼來介紹先祖伯庸。接著,又用非常馨香的字眼敘述了自己的出世和修身。他說:我的父親因我生在正月的好時辰,所以就給我取了一個足以匹配的名字,叫正則。又給了我一個號叫"靈均"。我既得到這天成的內在美,就更加用心的修齊自己。我採江離和辟芷做成花環佩帶,又珍惜光陰努力學習,怕這韶光即逝,歲月不待。中國文人多少有些孤傲驕矜。但是從這破題的幾句話,詩人不著一絲驕氣。反而是因著這樣的身世,唯恐辱沒了先人,非常潔身自愛。也許從學者的角度來看,離騷裡面有很多比喻的手法,好像香草美人之類。但是我覺得屈原自始至終都是一個心思單純的人物,他一出生就是官宦之家,也一直被付以家國之任。他不需要擠破頭,考個科舉,也不必走後門,送個大禮。所以,他所想的無非就是救亡圖存。如果細查,更可以揣測,屈原對服裝衣著也非常要求,唯恐敗壞了門風。所以,他應該是個當代美型男。
過了第一段,離騷通篇都是詩人的哀嘆。雖然,很多學者認為這是有志難伸的詩作。但是,我讀到的卻是屈原對楚國深深的愛,愛之深,責之切,所以會覺得是抱怨。其實,屈原真正在要寫得是他對國家的耿耿忠心。 離騷通篇很多比喻,行文非常優美,簡直可以當成一首歌。但是說到傷心處,詩人哪能講究什麼韻緻,就直接抒發心中的哀痛。
"豈餘身之憚殃兮,恐皇輿之敗績。忽奔走以後兮,及前王之踵武。荃不察餘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餘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餘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
這一段中,既無芳草,也無美人,屈原說:我豈怕自己招禍呢?實在是怕國家傾覆。我小心視察先王聖賢的足跡,希望我們能緊緊相隨,你不察我這日月昭昭之心,反而相信讒言對我發怒。雖然,我知道在我眼前是一條荊棘之路,但是又怎麼忍得下心,不對我的國家盡忠。我指望我的君王修身齊家,清明有智,如有九天罡正之氣。原相約黃昏,你卻中途變卦。一開始的時候,你對我剖心瀝膽,但現在卻翻臉無情。我不是難過與君王分別,但是卻為了你昏昧不清而難過。"
"以一片為國為民心,求換一點值錢值金雨。"屈原不以自己的出入行藏為標地,一心拳拳事國。他在分訴情由的時候,不曾顧及楚王的顏面,直接說他昏瞶。這是癡也是勇,三千年後的我,一面捧讀,一面仍可以感受到他那種為國為民的愛,無私無我,非常震撼!離騷行文,一開始是典雅有序,詩人還能平心靜氣敘述自己的一片忠心赤誠。但是,到了中段,就會發現詩人的心,已經開始求死明志。
寧 溘 死 以 流 亡 兮 , 余 不 忍 為 此 態 也 。鷙 鳥 之 不 群 兮 , 自 前 世 而 固 然 。何 方 圜 之 能 周 兮 , 夫 孰 異 道 而 相 安 。屈 心 而 抑 志 兮 , 忍 尤 而 攘 詬 。伏 清 白 以 死 直 兮 , 固 前 聖 之 所 厚 。
意思是說:我寧願流放天涯致死,也不願學那奸臣小人的作為。老鷹不群,自古皆然,方圓怎為一家,正邪本就不兩立。我忍辱負重,為守清白正直之靈而犧牲,是先聖也嘉許的。
民 生 各 有 所 樂 兮 , 余 獨 好 脩 以 為 常 。 雖 體 解 吾 猶 未 變 兮 , 豈 余 心 之 可 懲 。
人各有志,但我獨以自好為圭,即便把我挫骨揚灰,我為此也不會改變。難道要為這一片天地可鑒之心來受罰嗎?
接著,詩人寫到家人的勸戒,以表明其金石堅貞的心。
女 嬃 之 嬋 媛 兮 , 申 申 其 詈 予 。 曰 : 「 鯀 婞 直 以 亡 身 兮 , 終 然 殀 乎 羽 之 野 。 汝 何 博 謇 而 好 脩 兮 , 紛 獨 有 此 姱 節 。 薋 菉 葹 以 盈 室 兮 , 判 獨 離 而 不 服 。 眾 不 可 戶 說 兮 , 孰 云 察 余 之 中 情 。 世 並 舉 而 好 朋 兮 , 夫 何 煢 獨 而 不 予 聽 。
姐姐一再告訴我,鯀因正直不群,身死荒野。你為什麼要持守中正的潔操。這些野草小花到處都是,你都不配掛。我們怎麼可能對所有人陳述我的情由,讓每個人都知道我的內心。世界上都互為朋黨,為什麼你要一意孤行,偏偏不聽我的話呢。屈原沒有寫別人的勸告,單單寫了姐姐的。雖然,我不治史。但度忖常情,屈原應該常常去向姐姐投訴心中的悲苦。一般男子,通常都把苦情說給朋友聽,兩三杯下肚,尤其是說個沒完沒了。但是屈原是說給姐姐聽,可見屈原真的是一個非常矜持自守的貴公子。甚至到潔癖的地步。
有人也許覺得屈原不過想求個名留青史。但是,如果仔細讀整部離騷,就會發現雖然屈原很為自己的名聲折損不平,但是他更擔憂的是老百姓生活的艱苦,與其看著老百姓吃苦,國家敗亡還不如流放身亡。 "阽余身而為死兮,攬余初其由未悔。"即使我面臨死亡,回頭看,我也不後悔當初的選擇。
後來,詩人藉著問巫,把自己的選擇交代清楚。並以美艷的遐想,說服自己進入另一個世界。 折 瓊 枝 以 為 羞 兮 , 精 瓊 爢 以 為 粻 。為 余 駕 飛 龍 兮 , 雜 瑤 象 以 為 車 。何 離 心 之 可 同 兮 , 吾 將 遠 逝 以 自 疏 。邅 吾 道 夫 崑 崙 兮 , 路 脩 遠 以 周 流 。 我以玉芝作為菜餚,以碧粒為粥,我駕著龍,坐著美玉象牙裝飾的車子, 乘風而去。已經見離的心,如何能在一起。我自己走了吧!遠遠的離開你。我要去崑崙,然後週遊四方。
屈原走上一條永不回首的道路。
離騷最後,詩人回首故鄉,卻不能回家。
明明一心都在郢都,卻毅然轉頭不再回望。
屈原投汨羅江自盡。
留下這部血淚斑斑的離騷。
PS.逯耀東教授說過中國的讀書人,沒犯什麼錯。不過是多講了幾句話,難道就要遭到如此大的患難。從來,中國人讀書,都是為民為國的。 且問今朝,讀書人滿地都是,但有幾個屈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