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紀曉嵐閱微草堂灤陽消夏錄1-8
2007/06/25 20:54:20瀏覽604|回應0|推薦6

【故事大綱】

    獻縣一位周姓人家,家門一個名叫周虎的僕人被狐仙所誘惑,共同生活二十多年,猶如一對夫妻,這隻狐仙跟周虎說她修練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因為跟他有緣分要續,緣分未滿之前無法修得正果而升天,等緣分盡的時候也是她修練得道升天的時候。這段話讓周虎既喜又悲,喜得是能與狐仙共眠原是前世既定緣分,悲的是無法白頭到老。

    有一天她跟周虎說,當月的十九日是緣分期滿的日子,為讓周虎日後不孤單,除替周虎找到一位良家婦女外,也幫他出聘金的費用,讓周虎更是不忍離開狐仙,但是當月十五日狐仙卻要先跟周虎道別,狐仙告訴周虎提早離開的原因,是讓日後可以再續良緣,果然隔了數年後狐仙與他再續良緣,纏綿三日後終於又要離去,狐仙離開前還語帶哽咽的說:「這次一別就是永別了!」

    周虎的艷遇傳出後,陳德音認為狐仙懂得知福惜福,所以才選擇二次相遇,可作為知福惜福之人的榜樣;但劉季箴卻認為既然終需一別,又何必兒女情長暫留三日,況且這隻狐先修練了四百年怎不會不知懸崖勒馬的道理,應該當機立斷才對。但紀曉嵐則認為角度不同,看法自然不同,並沒有絕對的道理。

【人生觀趣】

    古人說「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這句話用在這故事裡似乎挺貼切的,因為同樣的「號角」(周虎的故事)讓不同的人看在眼裡,卻能解讀出不同的答案,而且似乎都有道理,小丌的觀感與紀曉嵐較為相似,因為理性與感性相較,沒有誰是,也沒有誰非。

    年輕時,小丌比較認同劉季箴的看法,只差三天就可以得道成仙,又何必浪費許多年的光陰,只為日後三天的纏綿,而且也不會因為多浪費幾年的時間而讓際遇有所改變,實在不合成本效益;但隨著年紀與經驗的增長,頗能體會慢活的道理,如果小丌是狐仙,也會採用故事結局的做法,雖然只是三天,卻能回味無窮(就像廣告CF結尾回馬槍的片段一樣)----因為既然都修行了四百多年,又何必在乎多個三年才能得道呢,而在得道前還有一段甜美回憶,何樂不為!

    有時候腳步放慢一點,更會挖掘到生命中暗藏的樂趣!

 

 

 

 

 

 

 

 

 

 

( 創作散文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wshin5&aid=104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