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2/04 10:17:18瀏覽444|回應0|推薦1 | |
主題: 讓對方知道他想要的果其實是個苦果,而且是另一個痛苦的開始,如此,順著這脈絡勸下去,就比較容易達成目標。 文言: 「王若負人徒之眾,材兵甲之強,壹毀魏氏之威,而欲以力臣天下之主,臣恐有後患。詩云:『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易曰:『狐濡其尾。』此言始之易,終之難也。何以知其然也?智氏見伐趙之利,而不知榆次之禍也;吳見伐齊之便,而不知干隧之敗也。此二國者,非無大功也,設利於前,而易患於後也。(……後略)今王妒楚之不毀也,而忘毀楚之強魏也。臣為大王慮而不取。詩云:『大武遠宅不涉。』從此觀之,楚國,援也;鄰國,敵也。(……後略)王既無重世之德於韓、魏,而有累世之怨矣。韓、魏父子兄弟接踵而死於秦者,百世矣。(……後略)韓、魏之不亡,秦社稷之憂也。今王之攻楚,不亦失乎!是王攻楚之日,則惡出兵?王將藉路於仇讎之韓、魏乎!兵出之日而王憂其不反也,是王以兵資於仇讎之韓、魏。王若不藉路於仇讎之韓、魏,必攻陽、右壤。隨陽、右壤,此皆廣川大水,山林谿谷不食之地,王雖有之,不為得地。是王有毀楚之名,無得地之實也。(故事:頃襄王二十年三段) 白話: 黃歇認為秦國大王如果仗著人多,用武力征服天下,日後會招致禍患。他先以詩經「沒有好的開始,很少會有好的結果」與易經上「開始容易結果難」的未濟卦舉例,然後再用智伯當年只看到攻趙的好處卻沒想到榆次的殺身之禍;夫差看到攻齊的好處,卻沒想到在干隧的敗戰之役,來驗證他向秦昭王說明貪圖眼前利而最後又失敗的理論是正確的。他並提醒昭王,別急著要摧毀強大的楚國,而沒考慮到此舉反讓魏國強大起來,成為尾大不掉的後患。為此他又舉詩經「大軍不宜到遠地打仗」為由,告訴昭王楚國才是秦國的後援,韓、魏才是秦國的敵人。 他告訴昭王,說明秦國跟韓魏並無交情,只有仇恨,因為當年大破韓魏兩國殺人無數,拆散不少家庭人倫,如果不消滅韓魏兩國,未來必會替秦國造成禍患。之後他又站在昭王攻楚的角度分析,說明攻楚是錯誤的決定----如果向韓、魏借路,到時候被他們斷了後路,部隊不僅有去無回,同時也幫他們攻下楚國這個心腹大患;如果不想跟韓、魏借路,那只能攻打隨水一帶的不毛之地,即使打贏了,奪取那塊鳥不生蛋的地也無用!(故事:頃襄王二十年三段) X X X X X X 小丌的想法: 一、把對方的果說成是另一個禍患的因,是遊說他人的不二法門,但在說人錯誤前要多舉對方能理解的實例,才不會造成「我最笨」的錯覺,而讓話題就此打住。 二、當對方產生認同時,你的「建設性」意見就容易讓對方奉為圭臬,自然,你的目的就達到了。 備註: 有關應用的訣竅,在第二窩的白話職場版內https://city.udn.com/v1/blog/index.jsp?uid=shawshin2,藉由故事性的對白,讓您在揣摩時提供一個參考。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