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引用評陳儀深的書評—評黃彰健二二八考證稿內文
2009/03/01 15:13:14瀏覽649|回應0|推薦2
用評陳儀深的書評—評黃彰健二二八考證稿內文

一、處委會在中山堂每次開會人山人海的旁觀民眾,林獻堂、黃國書等一開口就被噓被罵,後來都不敢參加處委會(本人研究處委會有一專文),處委會事實上只有鷹派參加,最後淪為叛亂團體,對長官公署步步進逼,請問處委會的要求就算刪掉所有過激的主張,處委會跳過省議會、內政部、立法院、行政院,陳儀有權同意嗎?

二、國史館出版之《二二八檔案彙編》共十八大本。其中有大量學校甚至孤兒院被打、砸、燒、搶之檔案。既然二二八是「革命」!為什麼搗毀學校?學生絕大多部份是本省人呀!所有事業單位都被騷擾,這又是為什麼?辛亥起義有人砸商店嗎?

三、台中公賣局職員劉青山被暴徒打個半死,被送醫院急救,第二天暴徒聽說劉青山未死,衝到醫院割去劉青山耳鼻、挖去眼睛,再予重擊,劉青山才死掉。對一個基層公務員如此殘暴,為什麼?

四、當年在台的大陸記者包括唐賢龍有大量暴民打殺外婦孺,強暴、輪姦婦女,甚至刀剖孕婦,挑出嬰兒記載,這又表示什麼?

五、二二八研究者郭譽孚等發現許雪姬在《高雄二二八相關物訪問錄》,在一九九三年再版時動手腳,被民間研究者汪用中先生以偽造文書罪告上法院的事,後來許雪姬等雖然判無罪,但這件事已成學術界之笑談。口述歷史本來只是史料的一種「素材」,不可全信,何況二二八的口述歷史工作者多有政治立場,違背學術規範的毛病甚多,豈可不加考證任意採用。

六、論者多蔣介石寬大處理的指示是「官語」,陳儀及其部下陽奉陰違。但是你知道,陳儀在收到蔣介石電報後將「不得報復」之電報批交三十餘部下傳閱。為何如此?陳儀藉蔣介石之威望,確實執行不准報復之命令(《中研院資料選輯一》,頁381-386)。

七、陳儀在二二八前與台灣士紳最大的糾紛,是陳儀不承認三十四年八月十五日之前捷足先登強佔之日產。非法佔有日產者組織「台北市日產房屋聯誼會」與「日產互助會」參加者多達三千餘戶,籌得會費五十多萬元,擬於二十五日舉行大規模遊行,後因市長游彌堅下令取消(《省文獻會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頁224-225),才作罷。

以上資料筆者認為都屬重要而被陳儀深忽略者,希望陳儀深有空再看看,我相信會影響陳儀深對二二八事件的解讀。

陳儀深在文章結語中又說:「何況二二八對台灣人肉體心靈的傷害早已造成,此時若仍處心積慮為加害者行為的正當性辯護,豈不與各方關切的族群和諧背道而馳。」這話不錯,但是請問在三月九日國軍登陸前,誰是加害者?誰是被害者?請問死亡的幾百個外省人,他們難道是該死?
多年來從綠色學者到李總統、陳水扁、馬英九,沒有人為他們講過一句話,沒有一個外省人得到賠償,這是那一國的公道?

在陳儀一年二個月的治台期間(至民國三十五年底),也已提拔簡用不少台籍人士,超逾日據末期良多。以簡任級的高級公務員來說,日據末期台省人士只得1位,陳儀在三十五年底,即任用台省人士27人,薦任級的中級公務人員,日據末期台省人士只得51位,陳儀在三十五年底,即任用台省人士817人。實際上增加的比例皆以十倍計。台籍人士對本省人任高階職位公務員比例少於外省人不滿,可以理解;但以實務而言,有職等的公務人員任用,必需按其任用辦法晉用晉昇,怎可任意破格提升職等?一年二個月的治台時期,能依規晉升多少台籍公務人員,實在也不能太過要求,更不能用這個理由來認定是二二八發生的原因之一。

以上這些狀況如果不詳加解釋,不注重公務人員任用實務上的困難,只引用單一資料片面說明:「大陸人壟斷權位」[3]恐怕流於主觀。

官方的指控我們可以不信,但是近年來政府檔案的解密,我們赫然發現,上訴罪行的原始資料,從縣市政府到鄉鎮公所、地方警察局到派出所、各公民營事業單位、各級學校、甚至軍事單位,遭強佔、遭毀損、遭搶劫、人員遭攻擊、拘禁等等一手資料數量之龐大、單位之多,可以證明資料本身不可能作假,資料不假可見當時情況之嚴峻,可證一般所謂的「官逼民反」,事實上可能是「民逼官反」。當時混亂的情形在任何一個政府都不可能不用武力鎮壓。醜化國府官員,把暴民說得跟一張白紙一樣無辜,都不是歷史的原貌。

二二八是悲劇,撒謊、曲解歷史都不能撫平歷史的傷痕。我們希望陳儀深先生研究二二八的目的,不要像政客一樣:是為了撕裂族群、製造仇恨、以取得政治利益,但是無論研究者的政治立場,研究二二八的目的,無論如何都不能背離史學方法跟學術良知。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hamejudge&aid=269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