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16 23:11:08瀏覽1058|回應0|推薦0 | |
《中央廣播電臺 生日快樂》-2 五、構樹=鹿仔樹=鈔票樹 從北安路轉進電臺來,紅綠燈號底下那棵樹,盛夏時結滿滋味甜美的紅色果實,因而變成眾鳥的大飯店,那是構樹。古時候稱為「楮」「榖」。在生態上,它是植物演替的先驅樹種,《酉陽雜俎》說:「構,田廢久必生」。 我們台灣採構樹葉子養鹿,老一輩的人都稱它是「鹿仔樹」;構樹樹皮纖維質好,自古以來都是造紙原料;造的紙用來做鈔票,所以它又被稱為「鈔票樹」。 〈小雅‧鶴鳴〉「樂彼之園,爰有樹壇,其下維榖」。意思是說,園子裡有高大的青檀,大樹下也有矮小的構樹;而無論是青檀或構樹,都是有用的木材,比喻為國家需要各種人才。 在電臺生日的此刻,樹上仍有一些鮮紅欲滴的果實,跟我們一起道賀! 六、白千層、薜荔、爬牆虎、木麻黃 守候在北安路旁 鈔票樹對面北安路南側有高高的堤防,隔開了我們和基隆河,也讓我們無法看見飛機從松山機場降落和起飛。堤防旁的白千層壯碩成林,枝頭此時正掛滿瓶刷子一般的花。堤防上有兩種攀爬性的植物,一種是爬牆虎,另一種叫做「薜荔」;而緊依著馬路旁邊,最近還種了木麻黃,可能是迎接花博會的來臨吧。 近距離觀察白千層,總覺得它們是衣衫襤褸的一群,原來它們來自容易發生森林火災的澳洲,一層一層剝落的樹皮,居然是它們保護生命的絶招。 提到「薜荔」( Ficus pumila L.). ,大多數人對它都感到很陌生;但是,假若提起它的變種─「愛玉」,一定熟悉得多,尤其在炎炎夏日,我們台灣的愛玉冰,是令人猛吞口水、清涼舒暢的冰品。
在中國古籍中,也可以讀到吟詠薜荔或取材為比喻的作品,如《楚辭》〈九歌‧湘夫人〉有「網薜荔兮為帷」句子,所描述之景色與這扇堤防相似;而〈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於水中」來比喻會見湘君之不可能,因為薜荔多生長於比較旱的地方。 《唐詩》錢起的〈谷口書齋寄楊補闕〉「泉壑帶茅茨,雲霞生薜帷。竹憐新雨後,山愛夕陽時。」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周刺使〉「驚風亂點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古人觀景看物,都有感懷,而且都化為作品而流傳千古;在基隆河畔,如果放緩腳步品賞,或許能觸發詩情! 爬牆虎的功夫不讓薜荔專美於前,它們成串的新葉在石頭牆上繪出的圖畫,以及攀沿樹木所展現的旺盛活力,都令人懾服。 七、木麻黃Casuarina equisetfolia 身材修長的木麻黃也是出生於澳洲─夏季乾熱的地中海型氣候區,日本人看中它們抗風、耐旱、耐鹽鹼的特性,加上它長有根瘤,可以固定空氣中的氮,能在貧瘠的土地上生長,所以大量引進台灣,取代黃槿成為濱海防風林的主要樹種。
木麻黃是一種常綠喬木,樹型圓錐狀,皮膚呈淡褐色,我們看到的細細的嫩綠葉並不是它真正的葉子,而是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的莖節;木麻黃為了適應乾旱的環境以及水份大量散失的情況,葉子演化成細小的毛狀物,輪生於綠色枝條的莖節上,需用放大鏡才看得清楚。 種子成熟後被木質化的苞片所包圍,聚成毬果狀,常讓人誤以為是松樹。 文學大老吳濁流先生曾以木麻黃為題,寫了一首詩,於此再度跟諸位分享。 《木麻黃》 木麻黃 木麻黃 惹恨長 去年春風裡樹下別阿郎 阿郎因征戰 應召到南方 樹搖聲瑟瑟 瑟瑟割人腸 青春獨宿苦 苦難當 明月偏來照空房 想阿郎 想阿郎 木麻黃 木麻黃 惹恨長 ~吳濁流 仔細探索,中央廣播電臺除了傳遞許多珍貴的節目內容到全球各地之外,小小的園區週邊,所蘊含的自然風貌和人文風情,就跟縮小版的台灣一般:「從古老到現代、豐富而多元,兼而有之。」謹以這份探索的心得,祝賀電臺台慶,同時跟星羅棋布在四面八方的聽友共同分享。
完稿於 2009.07,25 播出日 2009.08.08 (收聽)
|
|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